Wenson的隨筆網站
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麥克克萊頓與《恐懼之邦》
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如果有人還不知道他是誰,
那只要說是《侏羅紀公園》的作者,以及「急診室的春天」的編劇,那應該馬上就會有一聲「喔」了。
雖然以上的電影和影集我都看過,但是麥克克萊頓的書我卻一直未曾閱讀過,
直到2006年我才買了第一本來看,那就是《恐懼之邦》(State of Fear)。
以時間來看,《恐懼之邦》已經算是一本「舊書」,但卻是我對麥克克萊頓印象最深刻的作品。
坦白說,這本書的結構鬆散,描寫人物方面也沒有什麼特別值得談的,雖然開頭寫得頗有多角度的懸疑味道,
但是過了前五分之一後就開始陷入冗長的科學解釋;基本上,這本書的情節很沒有「必要性」,
故事的發展和橋段的設計幾乎都是在為作者的科學論點服務,換句話說,這只是一本有劇情的科普書而已。
《恐懼之邦》最大的特點(或賣點),當然就是它對全球暖化的全面性否定。
我想,絕大多數的人,在這個禮拜因為新聞告訴我們「全球暖化可能有問題」之前,
應該都是認為地球一定在暖化、人類害慘了我們居住的星球、再不有所作為的話我們即將自食惡果等等,
畢竟每個禮拜都可以看到電視不斷在替節能和綠化宣傳,還有可愛的北極熊快被我們害死了之類的消息,
而且我們從小就學過地球有嚴重的「溫室效應」(以致於多數人都把它當成負面的現象),
也一直知道人類不斷地濫墾濫伐、破壞自然,全球暖化似乎就是集大成的大自然反撲。
最可怕的是,這個現象是漸進式的,就好像大家常比喻的溫水煮青蛙一樣,現在我們還沒怎麼樣,
但未來海平面會上升、氣候會遽變、疾病會流行等等,我們動不動就會聽到電視或網路上說:
「科學家預測,在20XX年時OO將會被淹沒」,然後我們感到恐懼,雖然,那也往往只能持續三分鐘。
然而,三分鐘的恐懼還是恐懼,而且恐懼會累積,最後會成為一種信念,甚至是信仰。
《恐懼之邦》的主旨就是在處理這些「成見」,並且是以科學對付科學,
作者提出了一套完全不同的科學見解,針對我們對全球暖化常見的幾個概念予以反駁,
其中包括了某些人如何在數據解讀上「作弊」,尋求對自己有利的解釋,
以及利用某些模糊的概念來支持暖化論點(例如說氣候遽變都是因為暖化)等等,
詳細的論點我在此不欲一一說明,因為那些討論還挺細的,要讀者自己看才有用。
重點是,在麥克克萊頓的筆下,「真正的」科學界似乎對於全球暖化抱持著相當否定的意見,
這跟我們的印象非常不同,但作者在註腳中援引了一篇又一篇的科學論文資料,證明自己不是在亂講。
由於裡面有非常多見解實在很「顛覆」,因此這就成了本書最大的賣點,
例如DDT其實很安全(安全到可以吃)、海平面沒有在上升、氣溫也根本沒有在暖化等等,
甚至還說南極的冰一直在融化沒錯,但是六千年來一直如此,反而是融化有停止的現象才令人憂心。
可想而知,一個善於操作議題的暢銷作家出了一本乍看之下很有科學論據的書,
馬上引起了兩極化的反應,一群人看了這本書以後覺得發現了科學界的大陰謀,從此排斥暖化說法,
另一群始終相信暖化的人則反過來大力攻擊和嘲諷這本書,其中最有名的當然就是靠暖化拿諾貝爾獎的高爾,
他曾經暗示性地酸了一酸《恐懼之邦》,說「地球發燒了,如果你的小孩也發燒了,你會帶去看醫生…
…如果你的醫生告訴你要做點什麼事,你不會說:『嗯~可是我讀過一本科幻小說,裡面說沒關係耶!』」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高爾的說法其實不公平,但麥克克萊頓自己也一樣,他援引的資料被罵得亂七八糟,
有的人指他誤用、濫用,甚至誤導、扭曲,國外有不少網站在討論《恐懼之邦》的錯誤,
隨隨便便google一下就可以看到一堆,甚至還有一個「混淆之邦」(State of Confusion)的討論網頁,
甚至還有一些被他引用到資料的科學家跳出來說麥克克萊頓曲解了他們的說法。
雖然,如果從陰謀論的角度看,我們可以說這些科學家是迫於壓力之下才出來否認的(有人這樣認為),
但是對於不是專家的人來說,採信論文原作者才是比較正常且正確的態度。
這情況有點類似《達文西密碼》,雖然作者開頭就告訴你「所有的內容都是有所本的考古與歷史資料」,
但是這畢竟是一本小說,目的在於娛樂性和賺大錢,所以也別信《恐懼之邦》「作者的訊息」最後一句話:
「別人在跳出來大聲疾呼時都有他內在不為人知隱藏的目的和動機,只有我沒有。」
(除非麥克克萊頓的意思是「我的動機一點都沒有隱藏,就是為了名與利啊!」)
雖然《恐懼之邦》的內容可能有許多錯誤和偏頗,但也許是個性使然,我還是很喜歡這本書,
因為其中充滿了一種論調,那就是「懷疑論」(事實上,很多人把麥克克萊頓當成「環境懷疑論者」)。
想想看,我們從小對於環保相關的議題都幾乎是毫不考慮地就接受了,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因為如果有人告訴你「你把XXX害慘了,他的一生都被你毀了,你要補償他」,那我們理都不想理,
但是現在有人告訴我們「你把遙遠的國度的一群人害慘了,你要補償他們」,我們卻為此內疚神明;
幾乎每個人(包括我)都相信人類害慘了地球,而且人家怎麼說我們就怎麼信,
環保在這個時代成了不容質疑的「絕對正義」,跟人權、平等之類的概念一樣不容質疑,
很少有人會像麥克克萊頓一樣去對抗普遍流行的環保概念,只不過他反對的是某些環保知識和教條,
而不是環保本身(就像他舉的例子:反對死刑不代表反對犯罪控制,反暖化也不代表反環保)。
所以,《恐懼之邦》對我來說,其重點不在具體的科學內容討論,而在於對環保的態度及懷疑精神。
舉個例子,大家常討論物種滅絕的問題,有人說全球暖化會讓物種消失一半,
但麥克克萊頓卻問:「一半?你先告訴我現在有多少物種。」結果是沒有人知道,
可是「如果你不知道皮包裡有多少錢,你怎麼知道你被偷了?」而這是一般人在看環保新聞時不會想的問題。
氣候也是一樣,我們以有限的科學技術,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觀察、模擬與推估,
當科學界獲得的結論大致上是相同的的時候,我會願意相信這個說法,因為科學本來就是不斷地在「猜」,
但確定某個方向不代表就同意了所有相關的子項目,暖化尤其如此。即使我認為地球應該在暖化,
但為什麼八八水災就是全球暖化造成的?為什麼今年冬天比較冷也是因為暖化?
在非專門科學家的口中,人們往往很便宜行事地把一些現象直接連結,媒體也往往如此,
這種現象的極端化,會導致「全球暖化」脫離科學而成為信仰,反過頭來成了最不科學的東西。
雖然很多人批評《恐懼之邦》,但這本書卻真的說中了許多事情,有的還像是預言一般。
其一就是科學界和媒體對於暖化議題的反覆態度,二三十年前大家擔心冰河期快來了,
最近十幾年擔心暖化,結果這幾個禮拜又開始擔心冰河期了(但這不是科學的錯,科學本來就該如此),
更妙的是,書裡把很多上流社會的環保人士寫得很醜陋,自己花大錢過好日子,卻要大家落實環保,
結果高爾過不久就被發現跟書裡的描寫幾乎如初一轍,一邊反暖化,卻一邊大力製造暖化。
事實上,就跟書中所說的一樣,很多環保團體其實都是另一種「企業」,別只把他們當神看。
但《恐懼之邦》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就像我在前面說的,麥克克萊頓不是一個講究公平的人),
最大的一點就是書裡把激進的環保人士寫成了恐怖份子,為了提倡全球暖化而不在乎人命,
這種寫法基本上就是污衊,因為暖化的支持者也可以反過來寫一本書講反暖化的恐怖份子,
這種作法跟本書想要以科學證據打倒暖化派的理想可以說是背道而馳。雖然,這樣寫會有戲劇張力許多。
除了懷疑精神,我喜歡麥克克萊頓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對「現實」的描寫非常實際而殘酷,
他的書裡面充滿了好萊塢的誇張橋段,但是卻沒有好萊塢的偽善,
包括小孩子可能非常該死、女性未必就是受害的弱者等等,以及在各個領域裡面,大家如何為自己著想,
這個社會如何以非常有條理、容易理解卻毫無感情的方式在持續運作與前進,
不只是《恐懼之邦》,其他包括《奈米獵殺》、《危基當前》等等也都充滿了類似的描寫。
很多人說麥克克萊頓書裡的科學想法都是有所本的,並非全然胡扯,這是對的,
但他對這個社會也一樣,書裡完全不存在不切實際的浪漫幻想,別人要殺你害你,你只能想辦法自立。
這些東西別人未必寫不出來,但是要像他這樣見聞廣博又觀察入微就非常難辦到了。
隨著他的過世,我喪失的不僅僅是閱讀科普或知識小說的機會,更少了一個可以帶我見識世界的人物。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舉個例子,大家常討論物種滅絕的問題,有人說全球暖化會讓物種消失
回覆刪除一半,
但麥克克萊頓卻問:「一半?你先告訴我現在有多少物種。」結果是沒有
人知道,
可是「如果你不知道皮包裡有多少錢,你怎麼知道你被偷了?」而這是一
般人在看環保新聞時不會想的問題。」
我不需要知道班上有多少學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知道有一半的人被當
啊,只要抽樣統計就好了。
版主回覆:(01/14/2010 09:39:00 AM)
你說的方式類似「民調」,或該說做抽樣調查,但這不是在做意見分析,而是問「存在與否」,
抽樣調查的時候我們的確不必要知道確切的樣本數(事實上大致都知道),只要調查樣本的特性即可,
但是在物種滅絕的問題上卻不能抽樣,因為「一共有多少樣本,少了多少」正是我們想問的問題,
假設今天我們已知的樣本中有90%會滅絕,我們仍然不能說「所以有90%的物種會滅絕」,
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剩下的物種有多少,而這些物種會不會以同比例滅絕。
根據麥克克萊頓的說法,全球的物種估計有300萬到1億種,這個範圍太大,
因此每年都有上萬個新物種被發現,我們要怎麼知道剩下的物種還有多少?會死多少?
我也有許多的「信仰」,例如「地球是圓的」。因為一般人如同我,是很難有精力去一一質疑所有幾乎是「定
回覆刪除論」的觀念。我覺得一般人只要做到,在聽到違反一般認知的論點時,想著「他或許是對的」,能夠聽下去消
化,再自己判斷就夠了,容許自己的信仰可被挑戰就夠了。否則,事情永遠會有兩種以上互相背逆的觀點,極端
的懷疑論者,最後可能會成為最無力的行動者。
PS:恐懼之邦我也覺得不是很好看,另一本書科幻小說「群」,你有看過嗎?就把科技知識跟情節結合得非常
精彩,力推。
版主回覆:(01/14/2010 03:59:03 PM)
在前一篇文章的回應裡我提過,不論是怎樣的懷疑論者,事實上還是相信絕大多數的資訊,
你說的態度我是贊成的,也覺得其實能這樣就很好了,不過我總還是希望能夠多一點敏銳度和問題意識,
這或許是哲學家常見的毛病,也是有信仰的人令我羨慕之處,因為這樣的信仰可以產生巨大的動力。
至於《群》,我也看過,我也喜歡這小說,雖然其中滿佈了許多對於海洋的知識,
不過其性質比較像是《奈米獵殺》這種科幻小說,談論的都是某個領域的科技,
相較之下,《恐懼之邦》直接探討的是「科學到底是什麼」和「什麼是科學態度」的根本問題,
像這樣的小說一般不容易看到,因此還是在我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
一樓的意見很有意思,統計學上抽樣檢定的意義,就是因為母體太大難以普查,所以才用抽樣的方式,用有限的樣本來推估母體的概況。
回覆刪除儘管這樣,對於物種滅絕的問題,克萊頓的說法也無法完全被推翻,因為我們不知道新物種增長的速度。如果十年前鎖定一百個物種,十年後
發現這一百個物種滅絕了九十個,那我們的確可以推論說「『十年前既有的物種』中,有一大半以上滅絕了」。如果這樣的調查做了十次,一
百年來每次都滅絕了九十個甚至更多,那確實可以做個簡單的推論說這樣下去地球的物種會死光光。
不過一旦引入物種增長的速度做考量,結果就可能不是這樣了。如果每十年來抽樣的一百個都死了九十個,可是同一時期內新物種卻增加了一
百個,那上面的推論效力就變得薄弱了。會出現這樣的可能性,是因為我們對母體的瞭解太過有限,所以所有的推論都變得只有區域性,如同
瞎子摸象一樣:每個瞎子說的話都是真的,可是沒法拼湊出大象的全貌。
版主回覆:(01/14/2010 04:19:44 PM)
除了物種增長的問題外,取樣方式也有很大的問題,因為我們沒辦法一次對全球進行普查,
生物離開了A地,可能是死光了,也可能只是到了B地去,這種調查本來就有問題。
請問版大怎麼看書裡面講的政治+法律+媒體複合體呢 我是覺得很有道理
回覆刪除也是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
版主回覆:(01/18/2010 09:23:10 AM)
以社會觀察的角度看,我贊成這個「複合體觀察」,不過我不認為這其中的每一個份子有那麼邪惡,
大家存心「結盟」來影響社會,壟斷資訊,這還是小說家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結論而已吧。
感謝分享,將本身的錯誤想法改正了!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1/18/2010 09:25:49 AM)
一般我看到這種實際上是廣告的留言都一定會刪除,但是這個廣告的「客製化」真是做得挺周到的...
您好,不知是否有榮幸轉貼這篇精采的文章呢?
回覆刪除將轉貼的網址如下:
http://blog.ylib.com/crichton
是遠流為了克萊頓書迷所設立的部落格,
希望能得到您的應予,
屆時也會註明作者與原出處網址連結,
謝謝!
版主回覆:(01/18/2010 02:06:17 PM)
沒問題的,請自便。
您好,
回覆刪除非常感謝您的應予,
文章已轉貼至以下網址:
http://blog.ylib.com/crichton/Archives/2010/01/21/13451
實在非常感謝您的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