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一
朋友失業了,打電話給我...
高中勉強畢業,大學也是吊車尾
最後輾轉換了幾個工作以後在便利商店裡當店長
也許因為他一路都不順遂,所以特別關心人群
他常常參加社運團體的活動,也總是替勞工發聲
但一直以來都全力支持各種勞工權益的他在電話裡哭了...
今天早上,他一如往常的到店裡上班
老闆先給了他一句:找工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請Call我
之後告訴他店要收起來了,因為基本工資又漲了經營不下去
要他做到這個月底就好,其餘的7個兼職人員也一樣...
給我堅強印象的他一邊哭一邊說抱歉,抱歉他之前因我在說調漲基本工資可能會害到一些勞工而生氣
他還在網路上嗆我:「你們這些既得利益者當然不想要我們也多賺一點!」他很自責自己只看到眼前的數字增減
根本沒想過到底什麼叫總體經濟概念。他說:「我懂了...今天起我會多用更寬的視野來看待事情...」
不喜歡這則故事嗎?沒關係,因為那是我編的,目的是為了對照下面這一則網路貼文:

又差不多一個月沒寫新文章了,而且我這次更過分,連回應都懶,前一篇談旺中的我後來都沒繼續回應了。
工作忙是忙,但那不是充分理由,真的我似乎越來越貪圖自由的時間,而我幾乎每篇文章都一大堆字,
說實在話寫起來挺累人的,但繼續這樣空窗下去,恐怕這裡有關門大吉之危。
與其每次都光只想而不寫,也許多些隨便寫寫的東西還會讓這裡更有生氣一些。
所以,我希望以後多寫一點短一點的文章,也可以多一點生活記趣,起碼7月底的墾丁求婚之旅就非補上不可。
閒話表過,這篇要講的是我的Kindle Touch。從去年底買入至今,可是說是我出門一定要帶著此君,在外吃飯、搭車都少不了它。
有一回載女友去搭車,等她上了車之後,我收到一通簡訊,她傳給我短短的六個字~~「我偷了你的Kindle」,讓我哭笑不得。
一開始我常常得跟她搶,有一回她帶著Kindle Touch出門,先是碰到有人有人問她那是什麼,
後來在捷運上又有三個男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有一個更是連珠炮提問,包括問是什麼、怎麼用、哪裡買、多少錢等,
最後順便問:「我可以要妳的電話嗎?想請教妳一些問題。」拜託,明明我也常常帶著Kindle上街,怎麼從來沒人問過我問題?
好吧,女友已經聲明:「這是我男朋友買的,我也不太清楚」,但是對方還是想問電話,就這點而言我也承認人家很有毅力。
不過,後來不知道女友是可憐我沒得看還是用膩了,我漸漸可以獨佔Kindle Touch,等到一個多月前,
她買了三爽Note後,就再也沒想過跟我搶Kindle Touch了…(不過她說是因為裡頭沒什麼中文書可看)
咦?不知不覺又寫了一堆閒話。我要講的是這個Kindle Touch申請維修的經驗。其實也說不上有什麼特別的,
不過我發現網路上有些人有碰過類似的問題,但卻沒看到解方,而我上次寫的Kindle Touch開箱文閱讀次數也已接近兩萬,
顯示其實很多人是對Kindle Touch有興趣的,所以我決定把這次跟Amazon「報修」的經驗放上來,讓大家參考參考。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George Orwell如是說。
而今我們是否該開始擔心,這位蔡大哥也在看著大家?
這陣子我收到幾個網友陸續在FaceBook上邀請我加入反旺中的多項活動,尤其是「我是學生,我反旺中」,
不過這第一個命題我就已經宣告失格,本人失去學生身分已經很久很久了,看到邀請不禁莞爾一笑。
目前為止,我一個邀請都沒有答應,一方面是因為我不愛加入臉書活動,另一方面也是思考後的決定。
我跟旺中集團並沒有什麼關連,雖然的確有朋友在裡頭當記者,不過那並不會對我產生實質影響。
我樂見這次有那麼多人自發地站出來譴責旺中、抵制旺中,我也覺得這個活動如果可以成功應該算是好事,
但是從理智上來看,我覺得反旺中活動還有很多要進一步討論的地方,因此還是決定要「政治不正確」一下,談些我的想法。
雖然反旺中的行動是在最近兩個禮拜才成為熱門的公眾議題,但是背後的成因卻醞釀已久,直至此次槓上NCC後更引人注目,
但真正產生能量大爆發,我覺得反而是在旺中媒體開始指控黃國昌、威脅控告陳為廷後才出現的,因為手段實在是太髒了,
引起了許多公眾人物的圍勦,其中甚至不乏有些以往被認為政治立場比較親藍的人士。在這樣的義憤底下,反旺中成了新潮流,
大夥兒看起來目標一致,都要打倒這「媒體巨獸」。然而目標真的一致嗎?我不認為如此,反旺中的動機最起碼可以分成三個,
也就是我的標題:反蔡、反中、反旺中,這三個動機不僅層次不同,而且應該採取的行動也不同,有的人只有其中一兩種,
有的則是三者兼具。這點容後慢慢細述,先看看網路上常見的反旺中理由:

畢竟我的骨子裡還是個哲學人。
所以我也決定要哲學一點,因為我真的這麼感覺。
「我是一個什麼都不相信的人,我不相信鬼神,不相信真理。
相對地,我也覺得對什麼都不確定,不確定當初沒有去德國唸書到底對不對;
不確定當時是否該去萬海上班,我現在幹這行是無意間的機遇,我不確定這個行業還能撐多久,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該多接點工作,趁著有能力有時間快多存一點錢。
我是懷疑論者,什麼都不相信,什麼都不確定。
但是,
我很確定一件事。」

我實在是太懷念希斯萊傑了。
昨天下午,終於騰出時間找王老先生一起去看了期待已久的《蝙蝠俠:黎明升起》。
由於我實在太喜歡第二集《黑暗騎士》,也非常喜歡《全面啟動》,因此免不了期待很高。
結果看完電影後覺得有些失落,倒不是不好看,只是「沒那麼好看」而已。
這三部電影的主要演員大多是同一批人的排列組合,甚至有的三部都演了(如米高肯恩)。
其實當初也沒有特別想看《黑暗騎士》,只是剛好HBO要播(倒數一分鐘),我打算泡杯咖啡邊隨便看看電視,
沒想到從開頭三分鐘之後我就再也沒有想起要泡咖啡的事,乖乖待在電視前一直到看完整部電影。
因為實在是太吸引我了,所以我看到《全面啟動》的預告,同樣的導演和說故事手法,便決定要去電影院看,結果也很滿意。
嚐過兩次甜頭後,這次胃口被養大了,滿心歡喜地去電影院,還要想盡辦法不要先踩到網路上的雷。
將心比心,我以下要寫的心得有很多雷,還沒看過電影的人請自行迴避,不要再往下看。

昨天在電視上瞄到了這則新聞,留上了神,上網看了報導之後,順便也瞧瞧網友們的反應。
評語似乎挺兩極化的,有的人大讚明道有骨氣,有的依舊毒舌,說什麼槍會拿不穩是因為以前私生活太亂所以早掏空了。
為什麼我會特別留意這則新聞呢?因為前幾天跟王老先生與乃妞吃飯時,東扯西聊也講到了這個。
王老先生提出了一個很特別的觀點,他認為藝人這種「緩兵之計」不應該受到譴責,我以前並未想過,但聽了覺得有道理,
因此把討論後的想法補上一些細節,在這裡系統化地呈現出來,讓大家想想「藝人的緩兵之計真的應該被譴責嗎」。
藝人為了賺錢而想盡辦法留在學校拖延當兵早已不是新聞,但是我印象中似乎直到去年才被連續性地大幅報導,
記者們甚至追著明道跑,一直想逼問他到底什麼時候才要去「盡應盡的國民義務」,罵完藝人還不夠,連學校也被罵了進去:

轉眼又快一個月沒發文了,這陣子挺忙碌的,過幾天還要出門玩,補今年過年沒進行的「我們還年輕」系列旅遊。
眼看著整個七月都沒新文章(其實有好幾篇寫到一半存著的草稿,但是都懶得寫完),我今天在噗浪和臉書上發願,
出門玩前的這三天一定至少要一天一篇新文章。雖然本部落格的寫作計畫早已不是第一次失信於人,但是這次我會更努力。
現在,我人坐在辦公室裡,偷著校稿和改稿之間的時間差來寫部落格,打算用最混最隨便的方式先應付過第一篇…
話說我這人還挺愛不時看一下電視購物頻道的,不過看歸看,大多還是不動心,我只是想看看那些購物專家怎麼扯而已。
不過我今年以來一直受到一種商品的嚴重誘惑,那就是韓國的不沾鍋。我看了不同電視購物頻道的幾個產品,
什麼CERACOAL、HappyCall…都好像很厲害的樣子,雖然我這兩三年越來越少下廚了,但是血液裡的主婦因子還是沒有冷卻。
我曾經考慮要委請住在韓國的女友表姊帶回來,不過後來想想帶著好幾個鍋子跑也不太方便,所以還是作罷。
到了五月,我終於受不了誘惑,把生平第一次的電視購物經驗獻給了韓國的不沾鍋具-Coo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