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on的隨筆網站

Wenson的隨筆網站

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不國際的台灣@台北國際書展



年關將近,也到了台灣書市一年一度的大拜拜活動時間,今年一樣又去晃了晃,感受一下台灣書市沒落的模樣。

今年跟前幾年有什麼不同呢?比較明顯的其中一項是電子書攤位變多又變大了,但是跟電子書相關的論壇或活動卻少了,
這也許是「正常化」的徵兆,也就是大家不把電子書當成是一種值得談的新話題,它就是一個客觀的存在。
雖然如此,中午和出版同業聚餐的時候,大家才在講電子書和電子雜誌,即使好像眾家出版社都把這個視為未來的大商機,
可是看看實際情況,我們周邊非常少會看到有人在看電子書,甚至其中還有人對我說,她周遭只有我這傢伙一人如此。
其實我不認為這是電子書的問題,應該說這是「不看書」的問題。即使身在出版業,但是我看過業界有很多不太看「書」的人,
大家多少都會看雜誌,可是要說從頭到尾老老實實啃光一本書,只要你出了社會,困難指數就會立刻飆升。

雖然我們的書市每一年好像還是一直出很多的書,也一直多多少少都有暢銷書,但是買書回家看的人確實在逐年下降。
這也是為什麼我不看好台灣電子書市場的未來,因為我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 會買電子書的跟會買很多紙本書的是同一批人,
而對這種人來說,電子書只能當做紙本書的替代品(例如出門時攜帶比較方便),他們還是優先會想買紙本書。
相反地,不看紙本書的人根本不會買電子閱讀器,更不要說花錢買電子書了。而且台灣的市場基數又那麼小,盜版風氣也盛,
雖然最近看到好多篇文章說台灣應該加強電子書市場的開發力與豐富性,可是我卻對結果感到悲觀,畢竟這是閱讀式微的時代。

在書展裡東逛西晃,經過群學出版社的櫃位,我走了進去,仔細挑了兩本書,《我的涼山兄弟》、《哲思之樂》。
前者我翻看了一分鐘就決定要買;後者則讓我在書櫃前站了十五分鐘以上,像是個只想白看書的小氣鬼。
我問了問工作人員,《我的涼山兄弟》賣得還不差,其實光看裝幀與簡介我也覺得這該會是本可以產生點小話題的書。
結帳時,因為消費超過五百元,還拿了個抽獎箱給我,結果抽中一件T-shirt,於是我多撈到了件台灣勞工陣線的衣服。
順著書的話頭,我與一旁的劉總編不知為何也開始聊了起來,他聽到我也是出版人,而且是做雜誌的,
忽然拿出一本名為《陽光時務週刊》的雜誌給我看,直接問:「你覺得這本刊物在台灣要怎麼推才能賣?」
這本刊物是隔壁允晨文化的一位劉小姐給她的,稍晚我也過去看了,其實這也不是允晨自己出版的刊物,
這是一本在香港發行的「時政雜誌」,也就是批評時事與政治的刊物,而且主題專重於中國與香港的民主事務。
這次書展他們沒有櫃位,於是跟允晨商借了一個空間來推銷,也給了劉總編一些(大概是因為群學一向很關心社會議題)。
我拿起來從頭至尾翻了一會兒,直言道:「我說得直接點,沒辦法。這樣的刊物,在台灣是推不動的。」
劉總編聽了有點訝異,我接著解釋,這刊物主軸講的是香港和大陸的民主議題,而台灣人對此普遍是不關心的,
台灣人談到香港,首先是講旅遊,哪裡可以吃可以玩可以買,再不然就是談香港的競爭力、國際化如何勝過台灣,
至於中國統治對於港澳的影響,雖然我們偶爾會談「台灣有沒有可能會香港化」,但是我們並不真的關心發生了什麼事。

也許有人會質疑我:「哪會不關心?我們媒體不是都有報導南方周末的事件嗎?甚至連伊能靜被打壓的事件也都有報導啊。」
的確,南方周末事件每家新聞台多多少少都有報導(包括旺中亦然),然而只要仔細看就會發現,相關報導大都只有兩個來源,
一個是翻拍網路(微博上的言論),一個是使用外媒報導畫面(CNN、NHK等),沒有電視台會想要派記者實際去採訪,
想當然耳,這樣的新聞不僅長度很有限,連訊息內容也都是抄來的,如果觀眾不再去找相關資訊的話根本搞不清楚來龍去脈。
為什麼大家不深入採訪和報導南方周末的情況?我認為不是因為媒體不敢報導,而是因為不會有收視率,
正因如此,媒體反而還比較關注伊能靜的消息,因為她是台灣人熟悉的對象,還有緋聞八卦效果,當然就有報導的價值。
雖然台灣人一直談民主和自由,但是我們並不關心中國與港澳的民主自由現況,我們只關心跟台灣有關的中國新聞,
看看我們的媒體和書刊就知道,大家有興趣的是「經濟的中國」,但「政治的中國」在台灣是沒有市場的,
尤其弔詭的是,藍營的人比綠營的更加不關心,我每次在網路上看到會傳播像烏坎村、陳光誠、南方周末等訊息的人,
幾乎明顯都是偏綠、偏獨派的朋友。為什麼呢?我不認為偏藍的人是鴕鳥所以不想聽到中國的負面消息,起碼多數不是如此,
他們多只是認為「反正中共很不民主,很霸道是大家都知道的事,那跟我們的生活又沒有關係」,所以懶得關心。
結果是我們沒有什麼「中國新聞」,大都是「兩岸新聞」,再不然就是報導中國又有什麼黑心貨或是山寨品了。
在這樣的風氣底下,你要怎麼推一本內容大都是在講中國大陸和港澳民主進程的刊物?更別說要拉廣告了!

為什麼台灣人對於中國與港澳的民主事務不關心呢?我自己並沒有答案,但是我覺得也許可以把視野再放大一些來看,
我們常常聽到大家說台灣人沒有國際觀,我認為的確如此,然而我們缺乏國際的相關知識與資訊只是「結果」而已,
真正的問題是我們對跟台灣無關的事都沒有什麼興趣,咱們是個不想往外頭看的小海島,要看也只喜歡看別人怎麼賺錢而已。
雖然我們有很多菲律賓的外勞,但是很少人知道菲律賓的國語不是英語,是「塔加洛語」,但名字大多是西班牙文;
很多人以為沙烏地阿拉伯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同一個國家,當然也就搞不清楚阿布達比跟杜拜之間的關係。
凡此種種多不勝數,雖然看起來只是個別的知識,但是重點是我們並沒有想要獲得對於某個外部國家或事件的完整資訊,
我們可以對某些國家不熟悉,這未必叫做沒有國際觀,但是當我們對其他所有的國家都沒有好奇心,這就成問題了。

說完了我的看法,劉總編又問我這種雜誌要怎麼走通路,例如放便利商店怎麼樣呢?我直接說:「當然不行!」
不要說門檻較高的超商通路了,連一般連鎖書局恐怕都很吃力,真正要賣得動的恐怕只能走獨立書店一類的管道,
因為會逛這種書店的人、會開這種書店的老闆,本身都是比較有可能喜歡這一類刊物的人,然而這樣卻又有佈點太少的問題。
我後來也過去允晨那邊,跟《陽光時務週刊》在台灣的市場推廣主任相談,又說到這本刊物在香港一定比在台灣吃香很多,
雖然台灣的人口比香港多很多,但是這刊物放在架上,就算封面是自焚的藏人,也一樣不會有太多人想主動翻閱,
而「主動探尋」與「被動接受」,便是台灣人和香港人對於中國民主化在關心方式上的差別,也決定了這本刊物在兩地的銷路。
果然,這位劉小姐告訴我,在台灣這本刊物的銷售量只是香港的零頭,在香港是期期熱銷,在台灣卻連通路都不太上得去。
現在唯一還肯放《陽光時務週刊》的通路是金石堂,當然位置都很差,不時還會放在其他刊物後面,甚至要用問的才會提供。
其實我不用問也知道結果會如此,就跟允晨文化推出的幾本「中國暢銷書」一樣,都是香港人和大陸人(到香港去)買,
我問過很多出版同行,像是鐘祖康的《來生不做中國人》、劉曉波的《大國沈淪》,完全都沒有人讀過,很多人連聽都沒聽過,
就連劉曉波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期間,前一年出版的《大國沈淪》該會成話題書吧?也沒有,這些都不干台灣人的事!

告別允晨的櫃位之前,我買了本《陽光時務週刊》,搭車回家的一路上細細閱讀,直到在家中從頭到尾看完每個單元。
我要說,人家在香港會熱賣是有道理的,這不是一本堆砌時事資訊的刊物而已,像我買的這本第38期,談的正是南方周末事件。
我算是很有在網路上關心這個事件的人了,還會自己去google資訊、找論壇來看,但是這一期裡頭很多細節卻是我不知道的。
而且我要稱讚他們的執筆者,雖然反共的立場鮮明,但是下筆都能盡量不用情緒化的字眼,而是把事件的來龍去脈告訴讀者,
讓讀者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如果有一些口號標語式的文字出現,甚至還有讀者會投書來指責不應該流於煽動性作風。
再說到單元內容,我沒有看到任何一篇稿子是為了填版面而寫的(幹過出版的就知道這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當然更不要講會有廣編(也就是置入性行銷)。國際篇花了六頁,找了三個人來寫緬甸改革,深入淺出的程度讓我訝異,
其中有許多一般媒體不可能看到的面向,例如翁山蘇姬踏入國會後如何瞻前顧後,甚至也開始挑媒體發言,不願面對少數民族。
我要說,這是一本「有大視野、有好奇心」的刊物,但是很遺憾的,我想不出來台灣有什麼類似這樣的刊物。

跟我相熟的朋友或許會知道,我這人其實很多時候立場是很偏右派的,甚至政治立場上常會被認為比較偏藍一些。
我不欲在此為這種粗略的劃分多做解釋,我要說的是,即使是我,看這本刊物也覺得有不少收穫,亦不致於感到不耐。
事實上,我認為不論你認為自己是左派是右派、是藍的還是綠的、台灣該不該獨立…都應該好好正視中國這個國家,
不要以為北京和上海就是中國,不要以為全中國的人民都充滿奴性,不要只看我們媒體所報導的「經濟的中國」。
像是《陽光時務週刊》這一類的刊物或訊息,我們可以看了以後講些不同的意見(尤其台灣和香港情況不同),
但是如果連基本的好奇都沒有,那麼就不是左右或統獨的問題了,照我前頭說的,甚至可能是根本不想關心這個世界。

可嘆的是,我想起在書展時,我對劉小姐說的話:「這本刊物想要在台灣多賣,可能無法直接用香港的版本。
你們得要重出一個台灣版的,找漂亮一點的圖,放大一點的圖、放少一點的字,然後刪掉幾篇文章,讓內容簡單一些。
畢竟我們很多人沒有辦法一次吸收太多的資訊,一次給太多東西會難以接受,所以你們最好走『文青風』,
圖要美美的、篇幅要寬鬆,讓人覺得拿著就可以『有感覺』,最好能有『看這個感覺好有人文素養』的質感。」
聽來很誇張嗎?但是即便我現在仔細看過了這本刊物,肯定它的內容,我還是會做一樣的建議。

記得前頭我說過,在群學出版社的櫃位我買了本《哲思之樂》(The Joy of Philosophy)嗎?
作者Robert C. Solomon是我之前就聽過的哲學家,雖然風評不錯,不過我之前沒看過他的書。
這本書讀來頗合我脾胃,作者言之有據而旁徵博引(但不會陷於賣弄),而且不論是分析或歐陸的哲學人應該都讀得下去,
書後還有一篇談「分析哲學毀了哲學嗎」,觀點挺有趣的,譯筆也是穩健清晰,顯然下過不少功夫。
好奇之下,我翻開版權頁,這本才一版一刷。我問工作人員是否有再刷過,是否剛好只是我拿到第一刷剩下的那批。
答案當然是沒有,出版了兩年多,就是一版一刷,我心裡猜,搞不好以後也沒有再刷的必要了。

然而我走到另一家大出版社,《超譯尼采》依舊放在最顯眼的位置,翻開版權頁看看,出版才滿四個月,四十五刷。

歡迎光臨真實世界,這裡是台灣。

41 則留言:

  1. 看書的人減少,有沒有可能是不少人改看部落格的關係?

    回覆刪除
  2. 我是香港人。《陽光時務週刊》這本雜誌,倒是最近登了好幾篇很爆的訪問,就在民間紅起來了。

    一直以為台灣人的閱讀量遠比香港人多,因為台灣的出版業比香港的大得多,所以讀博主所言,即感詫異(當然博主或許只是比較舊時台灣人和新一代台灣人的讀書量)。讀書量銳感,是全球風氣。

    至於好奇心,香港人似乎對其他地方很有興趣,尤其是政治上走前好幾步的台灣。上屆台灣總統大選(馬英九對蔡英文),有位香港人製作了短片,借台灣大選,反諷香港的小圈子選舉。

    短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xfSI3EPcjw

    回覆刪除
    回覆
    1. 的確台灣的出版業比香港的大得多,其實我不並認為一般人一定得要讀多少書。重點是從書本的銷售量與出版趨勢來看,台灣的出版業的確越來越扁平了。

      刪除
    2. 台灣人對政治其實是很冷漠的,媒體也很愛亂餵,通常都是片面的台灣狀況,然後國際沒了。

      刪除
  3. Wenson說的內容感覺跟這個很像:
    書名:《台灣會不會死?》
    作者:范疇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73084

    回覆刪除
  4. 這本周刊看兩個月了
    幾乎每期都買,相當欣賞編輯水準
    只可惜知名度太低。

    記得誠品;五南;墊腳石都有賣
    每周都翻遍書店只求一本wwwww

    令外亞洲週刊也不錯,但意識型態明顯些。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一次訂個半年似乎算是方便的。另外其實不知道為什麼,他網站上明講訂閱電子版也要收費,但是我卻每一期都可以從ipad的程式裡下載到,也沒有被扣款。

      刪除
  5. 好文章,但是看完覺得好難過,充滿無可奈何的悲傷

    回覆刪除
  6. 四個月四十五刷@@.....寶島啊

    回覆刪除
    回覆
    1. 雖然還趕不上當年《野火集》的熱銷程度,但是也有個五分樣了。
      如果考慮到閱讀市場的萎縮的話,可以說《超譯尼采》庶幾是咱們這時代的《野火集》呢!

      刪除
  7. 陽光時務不是如文中所說祇有金石堂才買得到,根據陽光時務fb上的訊息,現在至各大連鎖書店(誠品、金石堂、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和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等)都可以購買到最新一期《陽光時務週刊》(網路書店上架時間可能會稍晚)。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10007359050221&set=a.224896500894643.71117.222385381145755&type=1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只是忠實轉述聽到的情況,據說一開始是所有連鎖書店都上,但是市場是很現實的,賣不好就會收起來了,連金石堂都維持得很辛苦。至於現在到底有多少通路有這本刊物,我不是該刊物的編輯或通路商,無法判斷。

      刪除
  8. 台灣人不是不看電子書啦,而是不看要花錢的電子書。你看一堆人買平板跟手機所要求的點幾乎都是,APP免費,最好資源也免費,事實就是很多海盜的能看。

    回覆刪除
  9. 對於你提到台灣人對香港甚至國際事務的不關心,我覺得你是倒因為果了,並不是台灣人不關心香港民主自由的現況,而是台灣大眾媒體操縱在少數人手上,很多人是根本不知道有這些事,尤其非常多3、40歲以上民眾仰賴大眾媒體,他們不像年輕一輩會在網路上搜尋新聞,或是看外電,我不相信如果新聞台用報導八卦的方式報導香港發生的事情,我不相信台灣還會漠不關心...

    這絕對是大眾媒體被操控的結果...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絕對是大眾媒體被操控的結果」~~我不敢像閣下那麼有把握說這麼斬釘截鐵的話。要說媒體被操縱所以不關心,那為什麼所有報導中國和香港民主現況的書(我文章裡舉的那些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全部都賣得奇慘無比?這不正是資訊管道嗎?而且這些書籍和刊物不是中年以上的人不買而已,是連年輕人也不太買!我們當然可以很輕鬆地把事情怪給媒體,說他們都不報導,所以沒有培養風氣,但是沒人看的東西要怎麼報導?難道要政府出錢贊助嗎?

      我文章裡頭說過,台灣跟香港在關心這類事務上的差別,在於香港人會「主動探尋」,而台灣人頂多「被動接受」,光是這樣的差距就會決定媒體的報導內容。當民眾不願意自發性地去關心,光講媒體如何如何,其實是不切實際的。

      刪除
    2. 應該是惡性循環吧?
      我們從來不被教育主動去學習,所以我們也容易不主動去探索求知其他議題。
      台灣需要的媒體是能給予資訊的,但是報導八卦比較能收到效益,因此互相養壞對方的胃口。
      再者,我們常常看書名或封面去決定要不要翻閱,如果不是有人推薦,像"陽光時務週刊"這樣的名字我根本不會知道他是個甚麼樣的書籍,更別說去網路上尋找這本書了。(大家都是圖像的視覺動物吧?)

      刪除
    3. 樓上匿名的網友說的惡性循環雖然是因素之一, 但是我想Wenson說的是台灣人就算不知道某某周刊的名字, 卻也不會上網主動去找尋相關的訊息. 台灣的網路也不像大陸那樣有金盾綠壩, 要找到很多國際上的資訊是很容易的, 但是大家都沒興趣的話, 這塊市場自然地萎縮了, 你可以說這是國民黨愚民教育的結果. 但是這就跟你怪罪你的中學老師沒把你教好, 所以你對知識就完全沒有興趣了一樣. 怪罪別人總是最簡單的...

      刪除
  10. 說實的台灣人對國際間事情冷漠程度的確叫人驚訝,
    而最諷刺的是,偏偏台灣搞活動就是愛用國際XX當活動名字…

    至於南方事件
    陽光和南方有血緣上的關係,自然能從相關人脈中得到一般人不知道的資料
    陽光雖然在香港發行,說的其實主要是大陸的事,賣的目標也是大陸人
    頂多是比較會說大陸政府如果影響香港("港共"政權當道…)
    對本土議題不是理解過淺就是根本不想理

    回覆刪除
  11. 劉曉波得獎那一陣子誠品和金石堂都進了很多他的著作
    不過那一陣子之後就沒看到了

    回覆刪除
  12. 這一本我訂了半年,每週六才會收到...南方週末這一期,我有次手提袋就這本雜誌,吃羊肉爐忘記帶走,一小時後只剩裝著它的手提紙袋...迄今仍想不透為什麼會不見

    回覆刪除
  13. 像這樣很niche 的雜誌應該要以訂閲為主要通路,可以在各學術機構、大專院校中推訂閲專案,從校園中培植出長期閲讀的讀者群才是。

    在台灣的大眾刊物通路去推,會推得很辛苦,而且內容容易會因為需要刺激銷量而偏向迎合大眾口味。

    訂閲則不同,讀者是因為認同刊物的方向而訂閲,並非受到某個題材吸引而衝動消費。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很有道理。會主動訂閱的讀者,才是比較有可能購買的消費者。

      刪除
    2. 要學校訂閱我當然贊成,不過我覺得執行上有難度,畢竟多數學院都希望放的是比較沒有爭議的刊物。至於「訂閱優於零售」這件事,那是一種理想,但是絕大多數的刊物單靠長期訂戶是活不下來的(事實上多數刊物真正最大的財源根本不是實際銷售,而是來自廣告收益),尤其在近年網路興起後更是如此。

      刪除
  14. 我想不看書還在其次,應該是擁有書籍購買力的人大量流失。書籍並不便宜,而過往能夠支撐出版業的閱讀人口在近二十年都已遷出台灣工作,留在這塊土地上的更沒有時間與金錢好好讀完一本書。

    至於大眾導向的出版,我認為應該支持,人人因他的處境各取所需,我就覺得二館中的蓋亞很好,他讓我感覺到有很多書沒那麼沉重、可以休息。

    回覆刪除
  15. 我是會買書的台灣人,可是我快要沒空看,也快沒力氣看。
    去年我買的書粗估十幾本(不含雜誌),可是除了工作上要用到的專業書籍必須看完外,
    我沒有一本休閒或半休閒讀物有看完,大概有幾個原因:
    1. 工作用的書籍佔去大半「閒暇」時間
    2. 其餘時間用於網路閱讀
    3. 發覺越來越難專注在閱讀休閒書籍這件事上,很多書都是跳著看的,大概跟長時間使用網路有關。

    回覆刪除
  16. 我認為現代台灣人對中國人完全不關心也是有其好處...
    少了很多xx來這邊鬧、駭、破壞啊...

    回覆刪除
  17. 任何人只要關心、評論中國的任何事物便是國外反華仇中勢力、台獨份子、境內叛亂恐怖份子、意圖暴力顛覆政府、威脅咱們祖國英明政府的領導統治...
    君不見最近紐約時報才發生什麼事???
    還不注意一點...你已經被盯上囉!!! (認真狀)

    回覆刪除
  18. 關注中國的新聞本身便已經是犯罪...
    自由就是奴役!! 無知便是力量!!!

    回覆刪除
  19. 我必須說一句話:

    "超譯尼采"賣得好,一點都不能說"不國際";相反地,這是一個"國際性的現象"。

    簡單說,超譯在日本好賣,在台灣也好賣,這算不算是一種"國際"呢?

    如果台灣和大陸是國際,那麼台灣反映日本的書市,也是一種"國際"啊。

    同樣在台灣、日本都很暢銷的書,比方說祕密、力量、魔法系列,
    為什麼能夠達到這樣的成績呢?

    是不是因為台灣和日本的讀者,對於這方面有著共通的需求呢?

    還是說作者所謂的"國際",就只有"對港澳中國大陸局勢了解"才叫"國際"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國際化跟有國際觀是兩件事,滿街的人都拿著唉鳳這叫國際化,但是花時間了解蘋果的全球化現象這叫國際觀。為什麼你會覺得買跟別人一樣的東西就叫做有有國際觀呢?這是我比較好奇的

      刪除
    2. 有道理,人家賣得好的東西在台灣也賣得好就代表我們有國際觀了。可是照這樣的說法,我必須說閣下還是小看了台灣人,因為我們那麼愛看《後宮甄嬛傳》,所以當然我們對於中國大陸也是很了解的,甚至不只如此,君不見《秘密》裡頭最重要的名言嗎:「當你全心全意追求一個目標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既然這本書在台灣賣得那麼好,那我們何止有國際觀?我們擁有的是整個宇宙的宇宙觀!

      刪除
    3. 我的意思只是說,不是關心港澳民主就叫做"有國際觀".

      作者你說:

      "凡此種種多不勝數,雖然看起來只是個別的知識,但是重點是我們並沒有想要獲得對於某個外部國家或事件的完整資訊"

      我前面舉祕密或許有點引喻失義,那我舉一本去年度的暢銷書"我們最幸福"為例好嗎?
      台灣人想去了解朝鮮發生了什麼事,這叫不叫有國際觀?

      我想問作者的是,為什麼一定要去了解港澳的民主進程,才叫有國際觀?
      或者更進一步說,我可不可以透過臉書去了解港澳的民主進程?
      (我有在看張鐵志的臉書,但卻沒有買實體書啊)
      ~~~~~~~~~~~~~~~~~~~~~~~~~~~~~~~~~~~~~

      我是覺得這篇文章太過武斷,很多東西其實不是這麼單面相的.

      刪除
    4. 我多少會閱讀一些跟國際有關的網路讀物,也有接觸日本文化,但我一點也不認為自己這樣就有了國際觀。
      更何況台灣人不是只有我自己,看看其他人,就算他們買了幾本有關其他國家的書,我也不認為他們就有了國際觀。
      或許有國際觀對台灣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達成的事,也不見得是一件必要的事,至少大多數台灣人沒有國際觀也是過得很好。

      刪除
    5. 必要的事情!? 就連財米油鹽醬醋茶都不是樣樣必要了, 如果只要談生存上的必要性的話, 那何必這麼辛苦呢? 我覺得手機/網路什麼都可以不必了, 人類都這樣過來幾千幾萬年了...有什麼現在你生活中的事物真的是必要的?

      刪除
  20. 嗯...好奇想問一下,
    "超譯尼采"有什麼問題嗎??
    跟不國際又有什麼關係?? o_o?

    回覆刪除
    回覆
    1. http://wensonyeh.blogspot.ca/2012/11/blog-post.html

      刪除
  21. 因為本文而去買了《陽光時務週刊》來看(乍看之下活像陽光特務週刊...)
    真真是本好刊物!決定先訂半年了,不然在台灣,只要媒體不報,我們就什麼都不知道

    回覆刪除
  22. 問題的徵癤點小弟覺得還是在於陽光畢竟是以香港為中心出發的雜誌
    許多議題並不會是台灣人所關心或切身體會的

    但要這樣就解讀成台灣有沒有國際觀也有失公允
    如同前面網友所講,或許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很「國際化」,如香港、新加坡甚至東京、上海
    (因為跨國人才的流通跟政經往來,這些台灣卻實比不上)
    但「國際觀」是個很個人的東西,很難一句話就定義一個族群比另一個族群更有或更沒有國際觀
    同樣是台灣人,有些人很有國際視野,但有些人確實較注重原鄉情懷
    我想這個不管到哪個國家都一樣,舉世皆然而且也合情合理

    再說「國際觀」本來就是個很模糊,很難定義的名詞
    人的生活中本來就是對自身週遭的事物先有所觀察
    就像台灣人對中國、日本文化很熟悉
    新加坡人對馬來西亞、印尼的馬來文化很熟悉
    美國人對拉丁美洲的文化很熟悉
    這些都是地緣關係
    相反地要叫一個在俄羅斯長大的小孩認識、了解並體會非洲剛比亞每個部族之間的文化差異算不算國際觀?
    那如果這個俄羅斯小孩沒有這個認識,難道又因此代表他/她沒有國際觀?

    而且話又說回來,之前也有網友提到
    就算台灣有中國觀,有港澳觀,也不等於國際觀
    因此雖然我承然台灣或許不是很國際化(從小地方如清真餐廳的數量等等)
    但有沒有國際觀
    這很難用一本香港雜誌的銷量來做便宜的衡量。

    回覆刪除
  23. 想問一下超譯尼采怎麼了?有什麼缺點嗎?我正想要開始看這本書說

    回覆刪除
    回覆
    1. http://wensonyeh.blogspot.tw/2012/11/blog-post.html

      刪除

1.請不要對我用敬語,例如「您」、「Sie」等等。
2.我尊重任何言論,但請諸位至少留個代稱,否則回覆時很不方便。
3.有時候留言會被系統誤判為垃圾廣告而封鎖,我會定期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