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偷懶罷工,沒寫稿子,也不做事。打開電視,恰好同時有好多可看的東西,三部我早已看過卻願意再看的電影,
《魔戒首部曲》、《阿甘正傳》、《棋王》;幾個政論節目也不約而同地討論這兩天台灣最熱門的話題,陳為廷與禮貌。
平時要我選,我可能會好奇瞧瞧後者,不過或許是對排山倒海的議論喧囂厭煩了,所以選看電影。畢竟,從Makiyo事件起算,
2012真的是充滿情緒的一年,好像每一陣子我們就會湧上一股集體情緒,而且一定要推到極限,非有二元對立不可。
有幾個人問我對陳為廷和清大的看法,我倒覺得現在意見夠多了,我也畢業太久,沒必要湊一腳,
而且我對這兩者的意見都未必中聽,說了只是在風頭上煽火。不過,看到網路上有人把當年清大的王水命案又拿出來講,
我倒願意爆個八卦給大家聽聽,據說那時開校務會議,討論要怎麼處置命案的男主角,以投票來表決是否要開除學籍,
結果列席的人只有兩個反對,一個是曾男的指導教授,另一個是當時我們哲學所的所長。所長投反對票不是因為兩人有交情,
而是於法無據,殺人犯法的不是曾男,而劈腿和玩弄感情並沒有違反校規;今天只是因為討厭這個人,只是害怕輿論,
於是便硬要他滾蛋,這是不對的。當年,我聽完老師的理由後,感到相當贊同。這次,我的觀點依然差不多。
每當新聞和網路上激情燃燒的時刻,我卻喜歡回過頭來讀書、看電影。不論世道如何,我還是覺得文學可以給人平靜的思緒,
我甚至認為,能讓人有勇氣面對不美好的人生。所以我要談的是今晚的選擇,隔了好多好多年,又再看了一遍的電影《棋王》。
《棋王》是1991年的電影,現在看看影片最後的Cast,乖乖不得了,有許多當今的大牌影人隱身其中,當年卻無甚名氣。
這部電影最特別的一點,是改編自兩本風格迥異的同名小說,分別是中國的阿城,以及(算是)台灣的張系國,
當時不知道是誰出的主意,把兩本在不同地區各自頗受歡迎的文學作品放在一起,合成一個故事。
我高中時便看過這部電影,記得是老哥租回來的,他也喜歡,我還記得某幾處他看了以後哼哼著發笑。
然而當年我沒看過這兩本《棋王》的小說,對其他文學的涉獵也較為有限,今晚再看到時《棋王》時便多了許多想法。
我在網路上看到不少人批評這部電影的「湊合」太過牽強,畢竟阿城的《棋王》是用寫實手法描繪文革底下的人生,
而張系國卻是走懸疑說理路線,談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人性,放在一塊不免怪異,好像把莫言和村上春樹送作堆一樣。
然而,我認為這部電影改得極好,而且不只劇本改得好,導演也懂得拿捏,幾個重要演員又演出了魂魄,
所以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懂得捨短取長,懂得彼此呼應,在我看過的華人電影中,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
首先,我認為不論是張系國還是阿城的《棋王》,都非常難拍成好電影。為什麼?因為小說比起電影有個優勢,
電影不論採用什麼敘事手法,插敘、倒敘、雜敘,敘事當下的時間都必須不斷前進,但是小說卻可以任意「暫停」,
而這兩本小說用了很多的心理側寫,甚至不時會插入作者或第三人對主角心理的評論,這樣寫在文學上好不好見仁見智,
但是對電影來說肯定是一大難題,因為編劇得煩惱怎麼把複雜的心路與思路化成觀眾可以看得出來的劇情,
最常見的作法是把內心的想法轉成對白,但是這種方式用多了就會讓電影變得枯燥。然而,電影《棋王》卻反過來運用這點,
編劇在阿城故事裡多加進了一個小孩子,就是張系國故事裡的主角程凌,用同一個人的不同時空串起兩個故事。
光是這樣還不夠,編劇還把張系國原本的故事做了不少刪減(也有修改),只保留與阿城版故事主題相呼應的內容,
於是乎,我們交錯看到了兩個天才棋手的故事,而導演和編劇利用類似情節的重複出現來凸顯人物個性與主題,
雖然兩條故事的路線一開始看似沒什麼共通點(除了天才棋手之外),但是到了故事最後居然是彼此呼應的,
兩個不一樣的故事,不同時代的棋王,都抓住了僅有的一次機會,要真正向世人宣告他們的天才。
也因為這樣的呼應,所以故事到了最後,當王聖方看著莫名其妙出現的王一生,牽著手離去,才一點都不讓我感到突兀。
如果只是單一本《棋王》拿來拍成電影,都很難有這樣的流暢敘事,更無法有福樓拜最喜歡強調的對比張力。
講到這種平行式敘事、螺旋式行進,最後又交會在一起的故事,很多熟悉華語電影的人應該馬上會想到《暗戀桃花源》。
的確,《暗戀桃花源》看起來也有類似的手法,但是我覺得它毋寧更像另一本文學名著《大師與瑪格麗特》,
都是有戲中戲、劇中劇、故事裡的故事,但最後不同的故事和不同的現實卻又彼此呼應,說起來比《棋王》的電影複雜。
但是單純有單純的好處,《棋王》的電影只是交錯描述兩段現實,裡頭用一個共同的人物程凌來連串,
卻可以讓人看到程凌的變化,用同一個人來對照兩個時空背景;文革時的程凌保有純真,而現代都會裡的程凌卻不免市膾。
我認為編導是有意如此的,這也可以從片末刻意加入了一段頗長的兩個時代的剪影,以及羅大佑的《愛人同志》歌曲裡看出來。
照我的說法看來,《棋王》的成功好像都要歸功於編劇,其實不盡然,導演和演員也很重要(即使不是人人都演得好)。
電影劇情裡免不了會有些灑狗血的橋段(其實往往是原著就已經這樣灑了,不見得是編劇嘩眾取寵),
但是最打動我心的卻往往是表情特寫,梁家輝演的王一生很好,頗見原著小說裡的三昧,那副饞相讓我20年來印象深刻至極;
不過我認為演得最好的乃是金士傑,恰好他也演了《暗戀桃花源》,裡頭演得最好的我也認為是他,果然不愧為戲精。
今晚細看過Cast名單後,讓我最好奇的人物卻是編劇兼導演嚴浩,是否他便是成就這齣改編好戲的「幕後才子」呢?
我不知道。然而上維基百科查看他之後的作品,發現要不是我沒看過聽過,就是沒有特別覺得好的。
這不免讓我有些遺憾,因為即使我讚賞《棋王》電影的成功,卻不知道該向哪一位致敬,讓這兩位故事裡的天才相遇。
電影裡最讓我震撼的一幕,不是王一生力敗八敵,老棋王親身相見,也不是王一生接過無字棋喊媽媽,
而是大夥兒蜂擁聚到大會場,搶著看棋賽,人多到門口都給堵住了,無法對外傳遞棋步,
鐘阿城(故事裡的人物,不是小說家阿城)拿起梯子爬上高牆,硬撬開封死的天窗,
從外頭看,那處恰好是毛澤東畫像的臉龐。鐘阿城打開天窗,光透了進來,人群在外呼喊,渾然忘了毛主席是誰,
這是原著小說裡沒有的細節,當然也是故意加進去的,充滿了圖像化的隱喻與象徵,但在那環境裡多麼可貴。
相較之下,在小說裡頭,這個「鐘阿城」看著王一生對著九個人下盲棋,心裡頭想的卻是這樣:
我心裏忽然有一種很古的東西湧上來,喉嚨緊緊地往上走。讀過的書,有的近了,有的遠了,模糊了。平時十分佩服的項羽、劉邦都目瞪口呆,倒是屍橫遍野的那些黑臉士兵,從地下爬起來,啞了喉嚨,慢慢移動。一個樵夫,提了斧在野唱。忽然又彷彿見了呆子的母親,用一雙弱手一張一張地折書頁。
小說寫的也沒什麼缺點,但這次電影反過來運用了它的強項,讓畫面來說故事,那卻是文字沒辦法辦到的了。
不談"禮貌事件"反而更調人胃口 感覺是WENSON的策略 以退為進
回覆刪除感覺每個網路名人部落格都會想沾點光 衝點擊率 EX 彭XX.....
WENSON這樣的做法就是算"明哲保身"還是"出淤泥不染" 這就不為人知了
只是這件事 到頭來感覺也會被河蟹掉 還蠻無奈的...想聽聽一些新穎的觀點~~~
棋王 樹王 孩子王 三王 這我上課有聽老師提到
感覺都是很玄的書 因為背景設計在大陸文革後
感覺自己很難與這三本書有所聯結
只能當奇聞軼事來看
想聽些不一樣的觀點+1
刪除目前看到的多方觀點大多非藍即綠,或多或少都有受到政治因素而影響。但不管哪方的說法都無法完全讓我肯定。因此也想看看Wenson的想法。不過若Wenson不想發表或沒有特別的想法的話,自然也是不能勉強。
話說回來這篇影評倒也跟這事無關,在這裡問到這種令人不快的問題實在抱歉!若有造成困擾的話煩請自便刪除我這一篇留言。(因為沒有使用帳號,就算我突然想自行移除也是做不到的呢。)
+1
刪除現實情況是,抓住陳為廷事件發表言論,人氣一定都高,不論有沒有新想法都搶著發言,彭神那篇轉載更是破紀錄,我也想聽到不一樣的觀點,而且不是只有反XXX、反反XXX之類,這是版主的特長,等到風波平息後要不要來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