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on的隨筆網站

Wenson的隨筆網站

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高捷,只能虧下去



我和高雄及台北兩個城市有很「亂」的淵源。小時候家住台北的永和,但我卻是在高雄出生的,
然後回到永和居住了幾年,接著又搬到了高雄,十幾年後為了上大學又回到台北,一住跟著又是十幾年,
在兩個城市的居住時間算起來大概是一半一半,也因此我對兩邊的生活模式之差異有很深切的感受。

這幾年,不斷在新聞上看到高雄捷運營運不善的問題,我回高雄時偶爾也會搭搭高捷。
還記得第一次搭高雄捷運,是為了要從高鐵站回家,當時車上還挺擁擠的,一點也不像是沒人想搭的樣子,
後來我才知道,拜高鐵之賜,這一段算是「黃金路線」,所以搭的人特別多。


當時我在車上,聽到旁邊一個30來歲的女生在跟朋友聊天,聽起來應該是台北人到高雄來玩,
只聽到那女生不斷嫌東嫌西,一下子說「車廂好小,我們台北的捷運都…」,一下子又改為嫌棄車廂不夠多,
當下我很想請她搭回頭車直接回台北就好,沒必要到高雄來。如今想想,這樣的小規模每個月都得要虧兩億了,
萬一真掛了那麼多大容量的車廂,那不曉得要虧本虧成什麼樣子?


到底高捷的問題出在哪裡?或者說,做什麼事可以讓高捷增加運量,甚至不再虧本呢?
我的答案是沒辦法,因為這是都市結構上的問題,並不是幾個政策可以解決的。
或許有人以為我在講的是人口數的問題,並非如此。我的問題很簡單:高雄有多少人是跨縣市通勤的?
除了鳳山,高雄縣市之間通勤的人口數並不多,跟台北縣市相比可以說只是零頭而已,
台北有太多人是住在北縣而每天往北市跑的了,土城這邊每天早上九點以前,從永寧站開始位子就已經坐滿了,
到了海山、過了新埔更是擠到人人僅有容身之處的地步,但高捷的岡山站卻沒有這樣的盛況,為什麼?

第一個原因是台北的房價極高,例如我,以前在台北東區上班,卻寧可住到反方向的板橋、土城去,
一般的上班族住在台北市是很奢侈的行為,所以只好靠通勤來解決這個問題。
反觀高雄,即便連陳致中王子殿下居住的豪宅,其每坪的價位連台北市的一般公寓可能都比不上,
更不要說其他地方了,在高雄市,一個家庭一個月花一萬塊租房子,已經算是很充足的預算,但這在台北根本不可能。

難道高雄人都不通車的嗎?會,但那是第二個問題,高雄人通車不需要靠捷運。
由於跨區通勤的人數不多,所以高雄人的通勤大多只在市內或鳳山之間,但是這麼一來腹地就變得很小,
人口最多的三民區夾在中間,不論往哪邊去都不會太遠,而且上班的地點大概都只要半小時內的車程就可以抵達,
像我以前住三民區,跑到鹽埕區打工,這在高雄已經算是遠距離的了,騎摩托車也不過20多分鐘,
所以除非通勤的地點剛好就在捷運站附近,否則多數的高雄人都會選擇直接騎車或開車,反而比較節省時間。
換成台北,從板橋到台北市政府,騎車的話有多遠、要多久?40分鐘大概跑不掉,上下班時間恐怕還要將近一個小時,
搭捷運卻只要20分鐘,所以能搭捷運當然就搭捷運,就算要再轉公車或走一小段也沒關係,因為還是比較方便。

說到公車,那是高雄捷運的另一個問題。台北的公車多,路線也密,因此轉乘上比較方便,
高雄的公車真的有點難搭,路線少是一回事,很多車子的班次也間隔太長了,等個公車動不動就要半小時,
當然會讓影響大家的搭乘意願,而這個問題也會影響到捷運,如果搭完捷運轉車那麼難,那何不自己開車或騎車算了?



還記得幾年前的一次三三一大地震,台北捷運忽然宣布停駛檢查,正要搭車的我只好改搭公車,
一上車後發現每個人都拿著手機在打電話,講的話幾乎也都一樣:「現在沒捷運,我改搭公車,會慢一點到。」
就是這種景象,讓台北人一天都不能沒有捷運,讓台北車站每天都是滿滿的轉乘人潮。
而這樣的規模是需要時間的,試問台北捷運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擁擠的?是從一通車就如此嗎?
一開始的木柵線有現在這麼多人搭乘嗎?其實沒有,一直到淡水線和板南線通車後,台北捷運才串成一個大路網,
如今更加上土城、內湖,不久後更有蘆洲、三重,搭乘台北捷運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那麼,如果高雄捷運的路線也多蓋幾條呢?情況會不會有改善?我覺得會,但是卻會虧更多,
因為前面我提過的那些因素並沒有改變,所以搭乘的人數不會呈現大幅的成長,支出卻會呈現等比的增加。

其實,台北捷運也並非沒有這樣的問題,雖然現在台北捷運是賺錢的,但卻很難一直賺下去。
我看過一份有趣的資料,全世界各個規模龐大而完善的捷運系統,幾乎全部都是虧錢的!
唯一例外的是香港,而原因不是因為運輸系統賺到錢,而是他們很會賣廣告來擴充財源。
這道理其實不難懂,想想看,蘆洲和三重的人在三重線、蘆洲線還沒通車前會搭捷運嗎?其實會。
因為捷運已經有基本的路網了,所以即使不住在捷運站附近,還是會有很多人搭公車去轉捷運,
就像以前土城還沒通車時,板橋新埔站外的公車站牌總是有一大群土城的通勤族在等車,
等到捷運通到土城後,「新增」的捷運搭乘人數裡有很多都是這些原本就有在搭乘的人,
所以其實總體運量並沒有增加太多,但每一條線的興建和維護成本卻是一樣的。
因此,只要捷運不斷興建和擴張,成本就會呈現等比增加,但搭乘人數卻不會增加那麼多,最終便會導致虧錢。

話說遠了,高捷虧錢是現在進行式,跟北捷的未來可能性不同。我並不相信高捷會倒,因為沒有政府敢讓它倒,
捷運蓋了就是要一直維持下去,不論是否要燒錢來養都一樣,我相信未來台北捷運如果開始虧錢也是如此。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實在不認為高捷面臨的結構性困難在幾年內有解決的可能,不論是誰來當市長都一樣。

除非有人能讓高雄在短短幾年內變成台北那樣擁擠、高房價、停車困難、公車密集,否則高捷就註定要繼續虧錢。
當然,變得跟台北一樣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一坪老公寓動輒三四十萬起跳、大家被逼得逐捷運而居,
高雄沒有變成如此的城市未嘗不是好事,我也寧可高雄繼續當一個不像台北的都會,因為那正是它可愛的地方。

8 則留言:

  1. 我覺得你分析的很透徹.
    雖然我不是高雄人, 也沒有搭過高捷, 但是光看新聞一直爆高捷燒錢問題, 總是很好奇到底高雄捷運是出了甚麼問題. 今天看新聞, 高捷局長說虧損的問題是路網不夠密, 中央應該多投資. 其實現在高捷指有兩條線, 說實在的還無法形成所謂的路網, 虧錢是很自然的.

    不過我也很贊成你說的, 捷運蓋到最後應該會虧錢. 舉例來說, 我現在住三峽, 如果要到台北的話, 通常是騎車到土城, 從永寧站上車到台北, 未來就算捷運連接到三峽, 我也只是改從三峽上車. 所以總運量並沒有增加, 但一條線的興建和維護成本卻很驚人。

    回覆刪除
  2. 興建捷運最好的理由是「總有一天油價會漲到現在的10倍。」另外,其實也不是沒人建議過,在擁有捷運的都會區一律禁止騎機車,畢竟在歐美日本先進國家,除了那種比汽車還貴的重機車之外,機車已經是落後城市的象徵。

    yangwl@plurk&無名

    回覆刪除
  3. 看了你的分析,突然有種「已經看到台中市捷運的未來」...
    真不懂堅持建設捷運的父母官在想什麼。

    sugarfree

    回覆刪除
  4. 從逃離高雄到回歸高雄
    在這裡待愈久就愈愛高雄

    因為你們都在台北
    剛開始常常有因為寂寞想回去找你們的念頭
    這幾年我終於在高雄有了歸屬感
    反而更堅持在這裡生活
    我愛這個鄉土氣息的高雄

    雖然草根了點
    但我愛這裡人與人的互動
    這裡生活水平平易近人
    我不用汲汲營營就可以擁有還不錯的生活品質

    我家住在橘線
    每次去信義國小站搭車
    除了一個站務人員跟清潔阿嬤
    幾乎只有我這麼一個乘客
    偌大的車站
    這樣的乘量不虧是不可能的

    但我壓根不希望高捷跟北捷一樣
    我愛的高雄就是步調慢一點、風土民情多一點
    如果整個城市變成另一個台北
    .....不敢想....
    那我就要再次逃

    回覆刪除
  5. @Jen-chieh
    禁止騎機車是不可能的,且不論落不落後的問題(腳踏車為什麼就比較「先進」?因為歐美人又開始流行嗎?),更重要的是這有侵害自由與剝削的問題,我明明靠著騎機車可以用比較省錢省時的方式通勤,政府卻叫我犧牲利益,只為了養那個我根本不會搭的捷運,這不是不能討論,但目前在民主國家裡應該都不會通過。

    @匿名
    「真不懂堅持建設捷運的父母官在想什麼」~~想選票啊!

    其實,我沒資格說台中捷運一定會如何如何,因為我對台中沒有那麼深的認識,也許那裡能有不同的契機亦未可知,只是我不太看好就是了。

    @whitney
    適應是好事~~三不五時也要上來走走,我煮東西請妳吃。

    回覆刪除
  6. 以台灣都市發展的經驗來看
    過個十年二十年,高雄應該就會變得像台北一樣
    到時候捷運就是相當重要的大眾運輸
    現在先蓋好放著等也好
    不然等到高雄人口多了之後再來蓋
    就會像新莊線一樣,那個交通實在讓人苦不堪言
    我就是輔仁大學的苦主之一

    回覆刪除
  7. 等油價漲到現在十倍之前,捷運應該會先宣告破產。都會區之所以需要捷運/地鐵,不是什麼石油能源短缺的因素,不然捷運用的電還不一樣是燒石油發的嗎?捷運最主要的優勢在高運量高密度,高運量的定義是每小時4-5萬人以上,哪裡找這麼大條的路讓車子每小時運5萬人?

    但反過來說,在相同道路容量下,機車的運輸能力是比汽車大的,它佔用的道路面積更少、可及性更高、成本更低,所以在全球各大都會無不充斥著機車--只要巿政府沒有頒出歧視性禁止法規的話。要不是機車對天候的要求較高,一些溫帶國家也會機車四處跑了--近年來重新設計機車的風潮再起,說不定有機會改變這個狀況,如此機車的優點就更加全面,汽車留在都會區裡的理由也就更少了!

    回覆刪除
  8. 真的就像您說的!
    之前去高雄玩時,本想靠高捷+公車趴趴走,結果我高雄的朋友們一致勸退我,原因是:
    1. 公車要等很久
    2. 部分捷運站離熱門地點有段距離,而我那些高雄朋友們覺得走路超過5分鐘他們就不想走了!
    再加上高雄路大條、天氣好,停車成本也不高,自己騎車開車方便多了!當然沒什麼意願搭捷運了...

    回覆刪除

1.請不要對我用敬語,例如「您」、「Sie」等等。
2.我尊重任何言論,但請諸位至少留個代稱,否則回覆時很不方便。
3.有時候留言會被系統誤判為垃圾廣告而封鎖,我會定期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