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分析哲學,很多人還是喜歡名頭多過於思想。」
「除了學院以外,哲學真的沒別條路好走了嗎?」
週末夜,我與王老先生鼓腹而行,吃得太飽了,所以去逛百貨公司,從SOGO復興館一層層走完後,又走了一整棟忠孝館。
不過兩個人純粹只是想在有免費冷氣可吹的地方走路而已,而且邊走邊瞎扯,幾乎完全沒注意身旁賣的是什麼東西。
我向王老先生提起近來碰見的幾則哲學趣聞,又講到雞蛋糕老闆邀我去他的課堂喇賽。
說起最近這群班底似乎開課頗勤,而且場場額滿,看來有興趣於哲學與思辯者並不少。
話鋒一轉,又說到看了幾次活動的照片,好像參與者以年輕學子居多,裡頭看起來很少有社會人士,
這又不免讓我感嘆,「社會」真是哲學最強大的對手,果然「一入江湖歲月催」,看不見多少人還會想著碰一點哲學。
然而,只要沒法突破這個難關,哲學終究就只是走不出校園的學問;而要大步邁出校園,恐怕非得先變形不可。
歐陸哲學或許還能靠著哲學家好聽的名頭胡混出一大票「愛好者」,分析哲學呢?想發利市,出社會,入江湖,
招牌上應該主打什麼商品?怎麼才能吸引「社會人士」,尤其是「有錢的社會人士」上門?
我們兩個人共同的答案是「詭辯」,還有「話術」。起碼在台灣如此。
說來也真巧,這兩天我在網路上就看到了活生生的例子。
我一向不愛公開批評書刊,一方面是自己多少也算同行,二方面我常覺得講個別的書好壞,還不如講市場出書的趨勢。
去年從Michael Sandel的書大賣之後,市場上出現不少跟風的書,甚至硬扯胡攀也要跟Sandel拉一點關係。
這本書就是把Sandel的授課方式歸因於蘇格拉底的辯證法,且讓我們先看看書籍簡介是怎麼談這個辯證法的:
蘇格拉底抱持著「真理越辯越明」的強烈信念,成為以辯證法探究真理的創始者。藉由詰問的方式,用一個問題回答一個問題來催生智慧,他的詰問技巧因而稱為「蘇格拉底的助產術」。
請想一想你面對客戶作簡報或進行談判時,你是怎麼談話的?
你是否經常拼命地說明,或是過度熱衷於自己的提案,導致雙方並未進行真正的對話?像這樣的情況,就需充分運用蘇格拉底辯證法,善用邏輯思考及提問方式,就能掌握主導權,產生很大的成效。
蘇格拉底辯證法可加以歸納,簡化為下列三項:
1.不是喋喋不休地說個不停,而是傾聽對方說什麼,從其中發現關鍵字。
2.利用巧妙的發問技巧,喚醒對方沉睡的智慧。
3.遵守對話技巧,促進邏輯性思考,探究解決問題的提示。
唉,說真格的,一開始那一段的幾句話還真像點回事,只是從導入「客戶」之後,馬上一切都走樣了。
好像是在說:「看吧,這個東西很棒、很厲害對不對?好,那這麼厲害的東西可以為你帶來什麼樣的利益呢?」
我們的社會喜歡的是梁惠王,「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這在此書的「本書特色」上也看得出來。
★從哈佛大學「正義講堂」學習對話技巧
★圖解蘇格拉底辯證法的流程
★利用蘇格拉底的「助產術」催生智慧,讓潛伏的「問題本質」浮上檯面
★以辯證對話技巧改變商機
★善用提問的技術,將問題發現與問題解決委託對方
★抓住「關鍵字」,進行「接投球」的對話練習
★訓練思辨、邏輯思考的技術,培養快速準確的答話技巧
★提供腦力整理術──「三點思考」
這是社會的現實,看久了也習慣了。但這次真的引起我寫這篇文章的念頭的,其實是25/35雜誌上的一篇文章:
中國人壽業務副總羅志宏說話技巧大公開
羅志宏將「說服」定義為「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想法」,而非以權勢或武力等方式強迫對方接受。「說服其實不是靠『說』的,重點要放在『問』對方的想法,以『問』取代『說』。」
蘇格拉底的啟發:問的人必須是知道答案的人
啟發羅志宏「透過問話說服別人」的另一個老師,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蘇格拉底是許多哲學學派的始祖,雖然本身未留下文字著作,但他與學生的對話和事蹟卻被後人記錄流傳下來。蘇格拉底經常透過問話訓練年輕人思考(甚至用 問題讓學生學會畢氏定理)。他曾經問年輕人:「什麼叫美德?』年輕人答:「不偷別人的東西就是美德。』他又問:「如果是打仗的時候,潛入敵人陣營偷取對方的地圖呢?』年輕人說:「打仗的時候例外。』蘇格拉底又說:「有一次,一個朋友遭逢生命的重大打擊,每天悶悶不樂,憂鬱到在枕頭下藏了一把尖刀,打算晚上用它結束生命。我知道之後,就溜進他的臥室把尖刀偷了出來,這樣的行為是美德還是惡行呢?」蘇格拉底透過提問,讓對方整理自己的想法,達到教育的目的。「重點在於,問的人必須是知道答案的人。他有insight,先看到事情的本質,才能透過提問,引導對方自己找到解答。」
我不知道這些人是去哪裡讀來的蘇格拉底辯證法,怎麼會連基本的蘇格拉底精神都跟一般的認知不同?
是看到了最新出土的獨家考古文獻,還是他們的古希臘文能力特別好,所以解讀出不一樣的意思?
唉,我非常懷疑他們到底有沒有看過任何一篇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或贊諾芬對蘇格拉底的記錄,
其實也別說是《對話錄》了,我甚至不認為這些講話的人都有好好看過英文維基百科上怎麼描述蘇格拉底的。
對於他們來說,蘇格拉底辯證法的「奧義」就是「讓別人講不過你,讓對方俯首稱臣」,所以對事業可以很有幫助。
而且他們可以舉例給你看,蘇格拉底如何詰問他的對手,如何難倒對方,如何讓對方放棄自己原先的立場,
的確,《對話錄》裡蘇格拉底真的一直在幹這樣的事。所以嘛,學會蘇格拉底的辯證法,就是學會了怎麼講贏人家。
當然不對。這不是蘇格拉底,因為蘇格拉底有一句最重要的名言,就是「我無知」。
沒錯,蘇格拉底喜歡詰問人家,但是為什麼他要提問題?不是因為「他有insight」,更不是「問的人必須是知道答案的人」。
他在發問的時候,並非只是想要打倒對方,然後證明我對你錯,而且蘇格拉底自己也不知道對話的結果會是如何。
換句話說,蘇格拉底發問是因為覺得自己不懂,而不是覺得自己比對方懂,只是他的問題卻往往難倒了那些認為自己很懂的人;
他不是事先知道「正確答案」,而是不相信別人眼中的「理所當然」,所以用一個又一個問題來挑戰對方,
希望「逼」出兩個人都同意的答案,但也不是每次都能獲得共識的,而此時蘇格拉底也不會覺得這樣算是失敗。
然而,反過來看看這些打著蘇格拉底旗號的人,他們不但不會認為自己「無知」,有時甚至覺得自己「就是比別人懂」,
所以他們只是想用蘇格拉底的話術來擊倒對手,說實在話,這不僅很不蘇格拉底,甚至根本就不算有求知精神。
真要說起來,這些人要說自己跟蘇格拉底有關的話,那像的也不是蘇格拉底,而是其他跟蘇格拉底論辯的對手。
看了這些打著蘇格拉底旗幟,實際上卻違反蘇格拉底精神的例子,再想想我跟王老先生的對話,
我對哲學要走出學院之外實在沒什麼樂觀的理由。記得當時我提到了以前好像有企業找哲學教授去傳授倫理學,
但我們都覺得那其實只是玩票性質,老闆不會認真的。王老先生講得更狠,要讓老闆高興的話,
那麼受邀去上課的人最好講一些「看來無意義、無未來、機械化的人生為什麼仍然值得過下去」之類的題目,
這樣老闆們肯定龍心大悅,因為可以「順便」替他帶來一些好處,讓員工們少計較一些老闆們不喜歡的事情。
講得這麼絕望,不過市場上也不是完全沒有好好講哲學的書籍或刊物,只是目前大都是國外出版的,
而且有幾本能暢銷?又有多少真的讓讀者更了解哲學呢?這我也說不準,不過國外真的有成功案例,
一樣是講蘇格拉底,幾年前我在《經濟學人》上頭就看過一篇有意思又不失深度與正確性的文章,
有興趣、通英文的看倌們不妨去讀一讀,看看我們跟人家的水準落差有多少,在此僅擷取其中一段讓人感嘆的文字:
Socrates's alternative was “good” conversation or dialectic. To converse originally meant to turn towards one another, in order to find a common humanity and to move closer to the truth of something. Dialectic, in other words, is decidedly not about winning or losing, because all the conversants are ennobled by it. It is a joint search. Unfortunately, as Mr Barr put it, it is also “the most difficult” kind of conversation “especially for Americans to achieve”.
把「美國人」改成「台灣人」好像也一樣正確,而且可能更正確,因為我們有那麼多梁惠王。
有人辯論是為了要輸的嗎?求勝本來就是正常的,哲學如果連這點都辦不到,不被社會接納也是剛好而已
回覆刪除錯在他不應該用蘇格蘭拉底做例子
刪除寫多了個"蘭"字
刪除我覺得辯論不是為了要讓辯論的雙方較量出究竟哪方好,而是雙方因為不瞭解對方,想求得一個新的平衡點,這當中是沒有「輸贏」的。
刪除蘇格蘭拉底 GJ!
刪除你的 Fucking Thinking 本身就沒有理解哲學
刪除因此只能在下面Murmur「哲學如果連這點都辦不到,不被社會接納也是剛好而已~阿達~」
標準的梁惠王
哲學的辯論是為了探索自己不知道的東西而產生的,比如小孩子與大人討論同性戀婚姻
C:為什麼哥哥不能結婚
A:這不正常,違反正常的人體結構
C:為什麼不正常?下面沒有洞,上面還有阿
A:你只是在強辯而已
可是 Fucking Taiwanese 會把A當作是辯論的真理方
現在 Fucking辯論社 就是在搞這種東西
可是他們很討厭哲思社的,why?
「你只是在鑽牛角尖,少跟我虎爛你連[公然猥褻之類]的定義都要釐清!」
學弟好嗆..
刪除抱歉...請刪掉它吧Orz
刪除w9898775566:
刪除我同意你覺得辯論社不喜深究定義,是一件討人厭的事情。
可是你設計了一段AC兩人的對話,然後把那個顯然是白癡的A歸類到辯論社,聲稱他們就是在幹這種事,倒是十分不公平。
辯論社之所以這麼令你討厭是因為他們玩的是辯論比賽,是幾分鐘內申論質詢決勝負的競技,所以他們會省略一些無關場上爭點的定義。但是你將他們場上的行為,無限上綱到他們日常生活乃至在整個社會就是這麼機掰,那你顯然是在打稻草人而已。
Nah,段落是這麼分的:
刪除1.~梁惠王
2.~真理方
3.清!」
我之所以說「可是 Fucking Taiwanese 會把A當作是辯論的真理方」是因為:
如果類似論點的持有者都不願承認自己是你所謂的「顯然是白痴」,這種辯論顯然不會是哲學辯論
而很可悲的是:這個社會就是這麼機掰(找找網路上的《反同志的十大理由》)之類的東西即可見一斑
(P.S:社會之機掰Part2:把辯場的辯技與哲學思考混為一談,讓人分不清哲學與辯論的差異~)
而至於日常生活的部分我沒多做啥說明嗄~
當然或許你覺得「不喜深究定義」這件事是我的主要論點並沒有錯
因為我結尾就是這麼打的
不過我結尾仍舊可以打成千千萬萬種的形式,例如有個傢伙曾這麼宣稱:
「請相信,我們(辯士)終將改變社會」、「學辯論的目的本來就不在改變社會~」
可是偏偏怎麼樣呢~熱血的OS超人們就是這麼相信的
於是他們開始插手國家政策啥的(記得ECFA跟總統大辯嗎~),用的不是哲學,而是辯論
即使推了一個尾~還有千千萬萬個尾~
抱歉事隔多時才聲明這點:
刪除以上打的還不算是最好的理由,如果你(張)依舊不認同也是情有可原
因此如果你覺得我講得還挺屁的話,可以說說沒關係
對我來說,辯論的目的不是為了輸贏,而是為了求知。贏了當然不錯,但也有點可惜--因為我沒有更新自己知識庫的機會。
回覆刪除對於辯論目的明顯是贏,而不是求知的人,我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贏了。畢竟,各取所需的世界一定是最美好的了。
(不過,如果是在網路上,直接對謬論服輸也不太妥當,畢竟會影響到後來者的觀點。在這種狀況下,如果真的很確定對方只是單純想贏,而不是我自己的想法有問題,想來冷處理還是不錯的。)
辯論是為了求勝,哲學是為了求知。明明是不擇手段的辯論,卻打哲學招牌,這就是說謊。
回覆刪除辯論比賽是為了求勝;但生活中與工作上的辯論應該是為了找出雙方都能接受更好的觀點,即使自己輸了,但是藉由對方找到自己思想上或邏輯上的缺漏,也是好事一樁,甚至可以因此避免許多無謂的浪費或錯誤的做法。
回覆刪除我是一個高中辯論社社員,我身邊沒有像W所說的討厭哲思社的人,甚至我們指導老師就是哲學系的,我們超愛他,就算W身邊真有那群人,也不應該以為所有打校園辯論的人都是這樣,這是以偏蓋全。再者我們也沒有認為討論定義是不重要的,了解對方說的東西是什麼是進行比賽的基礎(例如對方說的化學去勢什麼?有包含閹割嗎?),當然我可以想像某些定義在打辯論比賽的人眼中可能因為無關勝負而不重要,但這也僅限於在辯論比賽場上。辯論比賽、日常生活中的辯論和哲學本身的目的就不同,打辯論比賽的不會覺得自己在做哲學,拿哲學的標準套在辯論比賽上批評是非常不公平的。W我不知道你身邊的辯論人是哪些,但他們一定不是辯論圈的全部,甚至你說的某個傢伙也是(我也會看他的部落格,也看過你的留言),我很遺憾你這樣曲解辯論比賽。
回覆刪除我不清楚你的論辯能力,但是擔心你的閱讀能力。同學,這篇文章哪裡在批評哲思或演辯社團與行為了?這是在罵有人曲解蘇格拉底!不過如果連這樣的理解能力都沒有,我也很懷疑辯論時是否能夠抓到對方的重點。
刪除我指的w是w9898775566,讓你誤會是我的錯。
回覆刪除我是不是應該回在灰色區域?這是我第一次留言,不太會用。
刪除嗯,是我誤會了。
刪除每個留言底下都有「回覆」的選項,要針對該留言回話,按下去以後就會跳出留言欄來。
不知這裡有沒有求知的人? 可以做交流呢?
回覆刪除說實在我很不喜歡辯論,普遍辯論搞到好像一定要贏或輸才甘擺休
我有很多很多問題想問,但是大多數回答似乎都一定有贏或輸作為結論
我雖然沒學過哲學,也不懂哲學,但是我就是喜歡哲學而己.
我還滿欣賞蘇格拉底的求知精神:)
會信你這篇的人才真的沒讀過書吧!
回覆刪除「子入太廟,每事問。」
難道真的相信孔子什麼都不懂?
"我無知"和"每事問"一樣只是一種態度,將它當作實然也太過天真。
你批評的對象還有舉對話錄中例子為佐證,你憑一句"我無知"就想推翻整本書?也太超譯了吧!?
若真的為無知,想從討論之中探究答案。一開始就不該有預設。而蘇格拉底的問法不是直接問對方對這問題是什麼看法,而通常是自己先做出預設問對方同意與否。
舉斐多篇的例子:
克貝,諸神是我們的看護,我們人類是祂們的一種財產,你認為為如何?
克貝:「我也這樣看。」
62-b
死亡只不過是靈魂從身體中解脫出來,對嗎?
64-c
再者蘇格拉底在斐多篇中已經預設了自己要去死的立場,並不是討論出結論之後才決定要死的。
從他對西米亞斯和克貝的對答完全可以看出。
這位同學你將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搞混了,又把蘇氏的「我無知」解釋成了赫拉克利圖式的「我什麼都不可能知道」。讀書很好,但是背景要弄清楚,《對話錄》裡講話的雖然都是「蘇格拉底」,但裡面有很多是柏拉圖的偽託,Phaedo篇已經是很後期的對話錄,一般認為是柏拉圖的哲學,不是蘇格拉底的。至於蘇格拉底到底主張什麼,說實在話並不是一般人(包含一般哲學系學生)有能力考究清楚的,這是專家的工作,建議你去找一兩本哲學史好好讀一讀,比較詳細的都會告訴你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差別。
刪除最近跨級打怪的人變多了,Wenson樹大招風啊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