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on的隨筆網站

Wenson的隨筆網站

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現在怎麼想讀書




先從前陣子發生的一件小事講起。

到某大出版社跟幾個人開會,會後主管級的人物剛好看到我的公事包裡塞著一本書,好奇之下問我那是什麼,我拿了出來,是Jared Diamond的《昨日世界》。不知為何,對方居然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問我這書在講什麼(大概以為是科幻或歷史小說),我想了想,單談這本書有點不好說,因為主題雖然簡單,就是談一些原始部族的生活模式,可是Diamond的寫作目的要跟他其他的書放在一起談才有意義,而且講得太粗略也難以讓人知道這書好在哪裡,我已經看過兩遍,還是不時可以透過比較參照而獲得啟發。於是乎,我改成跟對方講比較適合獨立看待的《槍砲、病菌與鋼鐵》,用倒述的方式回推強勢文明的環境條件,對方聽完覺得好像還挺有趣的,可是冷不防補上一句:「聽你講這些好像回到學校聽課喔。」不禁讓我聯想到,約莫在一年前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我跟兩個友人在台北車站二樓的美食街吃飯聊天,大長桌上用餐的人來來去去,認不認識都得比鄰而坐。那次我聊的書是《21世紀資本論》,以及在國外(那時台灣還沒出版)引發的一連串效應,講著講著發現旁邊坐著的一對約莫三十歲上下的情侶,男的也側耳在仔細聽,待我說得差不多了,那男生竟轉過頭去跟女友說:「好像回到大學裡在上課喔。」

也許有人以為我講這些是想炫耀顯擺。真的不是,我是對於他們的用字感到興味。「像是回到學校聽課」是他們聽到我「說書」之後的共同反應,然而我都是順著對方的問題在回應,甚至是在對話,我相信絕大多數的老師都不是這樣在上課的。我甚至可以倒過來說,如果我真的像是一般老師在講課那樣照本宣科,他們也不會聽得饒富興味,與其說那是在講課,倒不如說像書評。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子說呢?我想了想後,不禁懷疑原因就在他們並沒有其他類似的經驗,所以只能拿上學聽課來類比。講得更白一點,我懷疑他們都沒有讀書或談論知識議題的習慣,所以「學校老師」是他們腦子裡最快想到(甚至唯一能想到)會這樣說話的人。這樣講可能會讓有些人質疑,我前頭談書的對象不是出版社的人嗎?我怎麼會懷疑對方很少讀書呢?這說起來有些悲哀,別忘了出版業在這幾年的調查裡常常都名列於血汗工作的排行榜前頭,除了少部分人因為興趣或職務而能保持閱讀習慣之外,大多數的出版從業人員都沒什麼時間與興致多讀書,通常都只是在「翻書」而已,尤其是翻翻別人家出了什麼書,看看封面,看看裝禎,看看文案和目錄,此外如果還能再仔細看十頁內文的話就已經算很不錯了。

除了揣想對方有無閱讀習慣,我對這兩次經驗還有另一個後續的探問 - 既然他們已經對這些書感到興趣了,那之後會不會去找書來讀呢?我想不太可能,或者應該這樣說,根本太不可能。

台灣人不讀書,這似乎是公認的事實,箇中原因大家都常在討論,我自己也寫過幾篇文章,在此且不深究。不過我覺得這現象裡頭其實有很多細節可以計較。首先,並不是所有年齡層的人都不愛讀書,尤其是大家最常指責的年輕人,其實他們平均來看遠比中老年人更熱愛讀書,可以說只要一出社會,人均閱讀量就會大幅下滑,這固然跟我們工時很長有關,也跟我們重視「實用」的社會與職場文化有關。我們的上班族最愛看兩種書,一種是成功學(包括大老闆的成功學,可見有多少人都在作著發達夢),另一種是理財書,由於這些人最具有消費能力,因此也使得書店裡這兩區的佔比居高不下,有時還遠高於國外。年長一些的人(50歲以上)看書的口味稍微雜一點,但有一類書籍始終備受青睞,那就是健康養生書籍,台灣每隔幾年就會出一本超級暢銷的養生著作,最好的例子就是後來爆出重大爭議的《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或是去年賣得很好的《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有趣的是,講述正統醫學的書都不會賣太好,暢銷的都是另類療法)。相較之下,年輕人擁有比較旺盛的好奇心,讀的書範圍最廣,除了這兩年最熱門的公民意識相關書籍之外,年輕人最不一樣的閱讀偏好是小說,尤其是類型小說與翻譯小說(例如去年賣最好的《S.》和《解憂雜貨店》),從《達文西密碼》以降,每年都有許多小說成為話題書,即使大家沒讀過也多少都聽過,賣得好的還會改拍成電影,只是這些書雖然知名度很高,真正有讀過的人並沒那麼多,而且大多是年輕人才有那興致去一本一本找來讀。不過有一種類型的書是跨越各種年齡層的,那就是勵志書籍,包括賣到翻過去的《秘密》系列,甚至包括這兩年人氣很旺的Peter Su都屬此類。

話講遠了,我要說的是,台灣人雖然看似不愛讀書,然而年輕人在這方面其實比中老年人表現要更好,不只是小說,近幾年知識類的暢銷書或話題書也都可以看到很多年輕人在讀,有些比較冷門的社會學、人類學、哲學著作,更可以看到年輕人明知看不完、看不懂也還是要買回家放著的情形。在我看來,現在的台灣年輕人其實比網路流行之前的年輕人更熱愛閱讀,也更喜歡標榜閱讀。然而問題來了,如果有一大群人變得比以前更愛讀書,那為什麼台灣的出版銷售情況還是每況愈下,甚至在去年大跌,讓好多出版人喊著「寒冬來了」?我的觀察跟常見的說法剛好相反,很多人都說網路的出現會讓大家變得不喜歡讀書,尤其年輕人會沉迷臉書和電玩而唸不下書;我卻認為網路讓年輕人比以前更有讀書的動機,也加大了他們的閱讀量,網路真正拉低的是出社會的人的讀書頻率,尤其是我這一輩的人,我看到許多朋友光是每天上網看新聞、看臉書上的轉貼文章就已經覺得滿足閱讀需求了,偶爾聽到什麼有趣的書,也多是聽過就算了,就跟我開頭講的那兩個「像是回到學校聽課」的人一樣,閱讀動機一閃即逝,不會真的去找書來讀。

為什麼年輕人(平均來說)比較願意找書來讀?我並沒有完整的答案,因為我認為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不能光看台灣的社會風氣與網路文化就有解釋,甚至還得從發展心理學、社會學等專業裡頭找一找材料,應該是STS的好題目。然而從我自己的經驗和所見來說的話,我認為網路確實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對於時間有限、心智狀態和閱讀偏好都已經定型的社會人士來說,他們原本的閱讀需求就小,加上我前一篇文章講的,台灣的教育一直沒有讓我們養成閱讀的習慣,因此習慣了輕薄短小的資訊,很容易被網路給餵飽;年輕人相較之下比較想要探索自我和世界,網路不只是個大千世界,也是便利的資訊流通管道,一方面可以刺激年輕人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知識來源(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告訴他們可以去讀什麼書),因此這個工具會拉大閱讀習慣的差距。台灣現在有些小出版社的主力讀者群都在30歲以下,甚至還有一定比例是高中生,我認為如果不是因為網路興起,根本就不會有他們的生存空間,不過這也說不上是什麼「市場大餅」就是了。

網路除了直接影響到閱讀習慣,也大大影響了書本的出版類型和推銷方式,而且同樣有利有弊。前頭已經說過,台灣這十來年除了跟社會議題、公民意識有關的書籍變多了,還有一些冷門的人文學科的普及書也變多變熱了,然而有一些從前的長銷書類型卻漸告式微,例如科普書,從前大型出版社會有固定的科普書系,一本又一本接著出,最有名的就是天下文化的科學文化書系,現在出版社變成是視個別書籍的條件來出書。另一個式微的長銷書類型是人文經典,尤其是文學經典。現在你不會再看到有出版社敢像從前的志文、遠景一樣出那麼多經典名著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經典文學都沒人想讀,也有反向走紅的書,最好的例子就是不斷被重譯的《大亨小傳》,光是2012一年就出了4個重譯本,有時我想起來覺得也挺神奇的,明明這本書在十年前沒有什麼人在讀,許多村上迷們連費茲傑羅是誰都沒聽過,現在卻紅到發燙。相較之下,托爾斯泰、果戈里、福樓拜、歌德、莎士比亞等人就沒這麼好運,市場上很少看到他們的書被重譯,舊的譯作甚至還多有斷版。更不要說是中國的古代經典了,還有多少人願意看,在我們的時代。

以上所說還只是冰山一角,在我看來,台灣面臨的是長銷書崩壞的局面,我們現在的書越來越呈現議題導向,越來越講究時效性和話題性,像是貧富差距議題正熱,所以《21世紀資本論》跟著大賣,然而《資本論》卻沒怎麼受益,這完全反映在網路上的討論熱度。我可以這麼說,我們的出版社越來越看網路的臉色來出書,如果一本書在網路上不好推,編輯的膽子馬上就小了。我這不是在批評誰,畢竟出版界本來就是紅海裡頭討生活,況且這也是自由市場的選擇(順帶一提,《21世紀資本論》本身就變成了一個資本主義消費文化裡頭的範例,甚至有膨脹、有泡沫、有邊際效益等等經濟現象)。然而網路對出版與閱讀的影響不僅於此,當我們去看暢銷書排行榜,你可以發現,除了翻譯書,台灣自家的作品有很多都出自知名網路寫手與公知之手,換句話說,現在你可能得要先在網路上有點名氣才可以去出書,出版社也會比較願意跟你合作,因為行銷變得很容易,只要在臉書打打廣告,想辦法串連幾個臉書大戶幫忙吹捧一下,立刻就可以擠上排行榜。

網路名人和公知不只容易出(暢銷)書,他們也常常被出版社找去寫書介與導讀。在網路時代以前,我們翻開書本的前頭,看到的通常是該領域真正的學者、專家、內行人寫專文來跟讀者介紹這本書,然而現在常常會找些不太相干的部落客或臉書大戶來寫,觀點扁平而狹窄,甚至不知所云,然而讀者還是買單。出版社現在不但繼續迷信書腰上要有又長又嚇人的推薦名單,現在又多信了書介、導讀、打書也都要找這些顯眼的名字幫忙背書。然而這要怪誰?怪出版社、怪讀者,還是怪這些公知呢?我們的問題在於台灣一直沒有健全的書評文化,《書評書目》早已宣告陣亡,現在雖然三不五時會聽到有哪家媒體又起心動念想做書評版,可是最後都是摸摸鼻子無疾而終,一般讀者少了有公信力的閱讀資訊來源,就只能靠平時看慣了的網路管道,於是乎變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閱讀國外各大媒體的書評時,我總不禁感到極端羨慕,當然靠書評選書就像看美食指南去找餐廳吃一樣,也會有很多問題,然而書本畢竟不只是關乎喜好與品味,還有資訊、觀點與知識,好的書評本身甚至就是一篇好作品,像是《紐約客》會找大作家來幫大作家寫書評,就像余光中說的,手既然高,眼必不低,不論是褒揚或批評,讀來都格外精采。相較之下,台灣只有幫腔打書式的書介,這種介紹方式只有吹捧再吹捧,不免令人感到失味。

台灣原本就是一個先天不足的閱讀環境,我們又很快速地踏進了影視時代、網路時代,錯綜複雜的變因影響著我們的閱讀文化。從教育到媒體,我們一方面有比先進國家遠為不利的閱讀條件,可是我一直覺得台灣人並不真是沒有好奇心的,我們的問題在於那好奇心的火苗很小,經不起現實中的風風雨雨。我並不是要說教,更不認為寫寫文章就會讓人變得比較想讀書,因為我相信閱讀是很個人的事,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讀書不可。然而我認為閱讀文化是很好的鏡子,從中可以更看清自己,不論照出來的是美還是妖,總之都是真實的模樣。

關於網路、公知、名嘴、閱讀諸般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閱讀類型小說的問題等等,之後會再另外寫些文章,今且到此打住吧。

10 則留言:

  1. 非常精闢的見解,雖然有的觀察我不見得同意,但每個出版工作者都應該閱讀和思考這篇文章

    回覆刪除
  2. 網路曝光的光譜越來越寬, 像我也是從網路開始瞭解譚光磊在推的書, 或是櫻桃園文化在專營的俄文書籍 , 以前可能沒法瞭解這麼多 , 這也算是網路帶來的好事~

    回覆刪除
  3. "羅胖"羅振宇-羅輯思維 推的書單很多人都覺得有意思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邏輯思維啊,看到不少專業人士對其砲火連連...

      刪除
  4. 喜歡這篇文章的分析,另外也很高興最近好多更新~
    希望不是因為社會議題越來越多的原因...
    期待更多關於閱讀和網路的文章

    回覆刪除
  5. 同意裡面的觀點,身為大學生,因為太陽花事件開始對社會議題感興趣,同時自己尋找各類範疇的書籍,從人類學、哲學、政治學、國際關係、經濟到經典文學、反烏托邦、評書的書等等,都是從網路才能知道的。

    甚至是因為看了一些介紹相關方面的知識部落格,如哲學雞蛋糕、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巷口社會學等等,從這些網站了解初步知識才會激起好奇心去找書來看,甚至為了找特定國籍作者的書才會知道那些出版社會出,同時也會去找有寫書評的部落客,然後也慢慢培養自己挑書的觀點。

    如果沒有從網路開始,我想我大概再也不會翻書來閱讀了。

                                     BY路過的大學生

    回覆刪除
  6. 哈哈,剛好自己讀人文科學的。這些都是平常會有興趣的,我倒是覺得自己走不出這個圈子,有點憂鬱。
    其實找部落客書評沒有不好,雖然不專業,但如果一本書要賣的好,就是讓不專業的人願意買。經典文學一項是隨著作者得諾貝爾或掛掉或電影電視劇上市才會有熱潮~~能重翻很重要,有些譯文充斥著時代感。
    現在自己決定是否買書,會去看網路評價,但很遺憾的,台灣似乎沒有一個夠大的平台去累積夠多非專業人士的評價,所以還蠻常逛豆瓣的。 路過大學生2號

    回覆刪除
  7. 說真的,看到那些不知所云的部落客的推薦和花花綠綠的書腰,對我來說反而會減低了閱讀的意願......

    回覆刪除
  8. 很高興逛到這邊看到這篇文章。把書拿來當話題真的是很久沒見過的光景了,如果閱讀是除了追求熱門議題當作動機外,還有可能成為在追求與確認知識、生活消遣上的一種重要選擇,才有可能延續下去吧。

    回覆刪除

1.請不要對我用敬語,例如「您」、「Sie」等等。
2.我尊重任何言論,但請諸位至少留個代稱,否則回覆時很不方便。
3.有時候留言會被系統誤判為垃圾廣告而封鎖,我會定期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