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on的隨筆網站
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牛奶、寡糖與咖啡
好久沒寫部落格了,也不是因為最近工作忙,就是發懶而已。
而且這個禮拜在細讀之前從二手書店買的《槍砲、病菌與鋼鐵》,雖然已是十餘年前出版的書,
但我與這本書真是相見恨晚,許多我想了十年以上的問題居然有了答案,比起一般的科普書更讓我感到開心。
最近有很多新聞都圍繞著資本主義在打轉,不過沒看到什麼人把這些事情兜攏在一塊討論。
首先,牛奶漲價了,咖啡也跟著漲價了,少數人在網路上號召大眾一起拒喝超商的漲價咖啡;
會說「少數人」,是因為只有不到萬人在臉書上按讚,這在臉書上其實真的算不上什麼大眾。
而「少數人」也失敗了,就連10月20日當天超商的咖啡銷量都沒有明顯變化,更遑論要長期抗戰。
另一件事則是風起雲湧的「佔領」活動,從佔領華爾街蔓延到世界各地,國外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落幕,
但台灣的活動卻只是曇花一現,光從新聞看來,甚至可謂是胎死腹中,連一天的效果都沒達到。
這兩個活動都是失敗的,而且我看大概短時間內都不會再捲土重來,不禁讓我想起一個常聽到的論調,
說是「台灣一直沒有真正強大的左派勢力或政黨」,如今似乎連「網路上的左派」都少得驚人,顯得真是奇怪。
其實我不認為這兩個運動失敗就代表台灣的網路鄉民都對左派理念沒什麼興趣,其中有很多要歸咎於技術問題,
尤其是「佔領台北」的活動,說句不大好聽的,真的是一群跟快閃族差不多的人到101去吼一吼而已,
口號是學國外的,卻沒學到人家的「兵法」,讓我懷疑從頭到尾都沒想過要真的來個長期抗戰。
至於抵制咖啡和牛奶的活動,只要官方不強制介入,本來就一定會失敗,對此我們已經有太多次的歷史教訓。
我對這兩個運動失敗的原因頗有一些想法,打算分成兩篇文章寫,咖啡這篇比較輕鬆,先從這裡下手吧。
首先,講個題外話,大家都在抗議牛奶變貴了,但我沒看到有什麼人抗議「牛奶變難喝了」。
我因為幾乎天天泡咖啡,所以家裡的冰箱永遠都有牛奶,這幾年每到夏天也就得跟著大家搶牛奶,
這事情我以前在〈大山的牛奶〉裡寫過,台灣的牛奶不僅難買,而且難喝。
也不知道是不是如同坊間耳語所說的一樣,這幾年因為產量不足,乳牛都過度泌乳,所以連帶牛奶也日益稀薄,
由於這是每天都要用到的東西,所以我的感受也相當強烈,我真的覺得現在的牛奶越來越沒滋沒味了,奶香總是不足。
但神奇的是,直接喝的話其實不見得會變得比以前難喝,但用來泡咖啡就很明顯,為什麼?我想是因為寡糖。
沒錯,我發現我們廠商越來越不長進了,現在幾乎所有的牛奶裡頭都添加了寡糖!
根據現行法規,在牛奶裡添加寡糖並非違法行為,因為這算是一種強化乳。但為什麼要加寡糖進去呢?
笨的廠商可能會直接回答「這樣會比較好喝」,就跟以前我們把牛奶加一點糖之後再喝感覺會特別可口一樣,
所以即使牛奶變稀了、奶香變淡了,但靠著加糖卻還是可以維持好喝的假象,我相信這是真正的理由。
不過廠商們應該也沒那麼笨,這幾年添加寡糖還有一個理由:減少乳糖不耐症的問題;
因為東方人絕大多數都或多或少有乳糖不耐症,寡糖雖然也不易吸收,但起碼對腸胃無害,因此用以替代乳糖。
現在市面上真的有標榜「半乳寡醣」的牛奶,有乳糖不耐症一樣也可以喝,算是一種新選擇,
但是其他添加寡糖的業者,他們並沒有「抽去乳糖」後再「添加寡糖」,而只是直接加寡糖到牛奶裡面而已,
換句話說,他們不是為了東方消費者的腸胃著想,只是想裝出好喝的錯覺,讓大家以為牛奶的品質跟以往相當,
但成本卻提高了,所以就可以振振有詞地喊著吃不消了、撐得好辛苦、拜託讓我們漲價之類的話。
問題回到咖啡,我覺得「咖啡算不算民生必需品」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尤其是超商咖啡,這裡頭有台灣的咖啡文化史。
在現在這樣到處都在賣咖啡的時代裡,很多人可能都已經忘記了,台灣到處人手一杯咖啡的情況也不過是這十年的事。
十年前我還在唸研究所,當時我回高雄最痛苦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很難買到現泡的咖啡!但台北卻不一樣,
那時候不但有很多Starbucks,一些小型的連鎖咖啡館、私人咖啡屋也都有現磨現泡的咖啡,連帶也賣些咖啡點心;
相較之下,十年前的高雄咖啡少、連Bagel也沒什麼人賣(或是根本沒聽過),但現在卻跟台北沒什麼差別了,為什麼?
答案之一是85度C的興起,台灣之前不是沒有連鎖咖啡店,但從來都沒有真的成功過,85度C打破了這個限制,
很多原本不怎麼喝咖啡的人也開始喝咖啡了,我記得當時我那美國老闆每天總是抓著一杯85度C咖啡進辦公室。
85度C改變了台北人(尤其是上班族)喝咖啡的習慣,讓很多人天天都喝現磨咖啡,因為他們覺得好喝又不貴。
這股風氣從北部往南部蔓延,雖然85度C沒有馬上到南部開店,而且後來南部的85度C咖啡店也不太多,
但這就跟《槍砲、病菌與鋼鐵》裡講到文字的傳播一樣,重點是創新的意念或概念,南部不需要再「演化」出一個85度C,
南部人很快就接受了這種「平價、大眾化、卻又有點講究」的咖啡文化,至於咖啡店名是不是85度C就不重要了。
台灣的市場很有趣,包括85度C在內,平價連鎖咖啡店到現在生意都還是不錯,但已經不復剛開始的盛況了。
但喝咖啡的人數其實還是一直在增加的,甚至每人每日的飲用量也一直在增加,那為什麼連鎖咖啡店的生意卻變差了?
答案就是超商的咖啡搶走了生意,而且速度幾乎跟當年85度C一樣快。想想看,不過就在5年前,7-11的City Cafe才剛出現,
一開始只有非常少數的據點試賣,如此持續了大約半年或一年吧,忽然間大舉擴張,幾乎每間7-11都有City Cafe了,
其他便利商店也陸續跟進,讓台灣成為全世界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地方。問題來了,其實超商和連鎖咖啡店的位置差別不大,
一樣是現磨的,為什麼超商咖啡可以搶走連鎖咖啡店的生意?我有自己的答案,但不確定是否正確,那答案就是「牛奶」。
我在85度C一直只買黑咖啡,因為這種連鎖咖啡店的招牌咖啡(最便宜的那種)都是用奶精泡的,索性直接放棄,
但等到喝過超商賣的「真奶咖啡」後,我就幾乎不買連鎖咖啡店的咖啡了,我相信多數買超商咖啡的人也都是一樣的,
奶精泡的咖啡和鮮奶泡的咖啡真的差很多,但一般連鎖咖啡店的鮮奶咖啡都要50或60元以上,超商卻只要30~50元,
一比之後高下立判,因此很多人就選擇喝超商的咖啡。相較於有沒有鮮奶,咖啡豆的重要性就是次要的,
大半喝這種平價咖啡的人都不太在意咖啡豆,不相信的話,請告訴我,超商和85度C用的是什麼豆子?保證沒幾個人知道!
還有另一個地方可以看出鮮奶的重要性,那就是公司裡的咖啡機。每天在外頭買咖啡喝的絕大多數是上班族,
這點從超商和連鎖咖啡店生意最好的時間都是中午就可以看出來,買的總是一群又一群剛吃完午飯的上班族。
問題是很多辦公室其實都有咖啡機,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待過的出版社,不論規模大小,全部都有咖啡機,
而且還免費提供咖啡豆和奶球,但總是喝的人少,去外頭買的人多,為什麼?鮮奶是很重要的因素,
很少公司提供鮮奶的,即使提供了,加熱或打奶泡也都很麻煩,不如直接買現成的。
其次,我覺得很多上班族把買咖啡看成了一種消遣,或是一種儀式,那是用來撐過工作生涯的一點小興味,
公司裡的咖啡如果沒有明顯比外面的好喝,那麼要吸引人喝就不太容易,這該算是上班族的心理學吧。
即使是右派的人,大多也都支持政府要對一些民生必需品的價格進行管控,也都支持不應該聯合壟斷。
牛奶應該算是民生必需品了,但是咖啡呢?如果喝咖啡的嗜好是在短時間被挑動起來的,
而且提供便宜貨給大家選擇還不見得有人會買(就像公司裡的咖啡機一樣),那麼我要問,
政府是否應該干涉咖啡,尤其是超商咖啡的價格呢?沒錯,我覺得這些商家明顯是惡意聯合漲價,手法太糟,
我支持罰他們一筆錢,就像前幾天罰了鮮奶業者幾千萬一樣,但網路上很多人喊著要政府不准業者漲價,
照我的說法,也許牛奶可以限制(變因少,且消費者一律只能接受),但咖啡政府憑什麼管?
我甚至懷疑連罰錢都有困難,因為超商咖啡的市佔率並沒有高到壓倒性的數字,消費者有太多其他的選擇,
就算上班族因為我前面講的那些原因而很難不選擇超商咖啡好了,那是消費心理的問題,政府不該管的。
我覺得資本主義可以挺過馬克思的毀滅預言,靠的就是「提供選擇的自由」這一點,而這也是政府應該保障人民的地方,
現代資本主義幾個基本元素都可以在咖啡身上看到,需求與創造、消費選擇與消費心理。
那麼為什麼我說拒喝超商咖啡的活動一定會失敗呢?因為這次的漲價並沒有打破它當年「演化」的成功因素。
相較於連鎖咖啡店,超商的鮮奶咖啡還是比較便宜的,而且這樣的價位也還是願意讓上班族願意掏腰包進行「儀式」,
想叫大家不喝,那要嘛就得提供更平價且品質不變(或更好)的選擇,不然就得改變上班族的心態,兩者都極為困難,
尤其是後者,這喝咖啡的文化已經形成了,就算是被創造出來的需求也一樣,要戒咖啡跟戒煙的難度差不了太多,
就像香煙漲價不會讓人想戒煙一樣,這需求會另外尋找出路,或是激發新的發明,它已經擁有自己的生命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怎麼wenson的隨筆網站變成普通人的自由主義了?這裡談資本主義有點跳痛的感覺(逃)
回覆刪除我們還沒散!!!依舊在101附近!!!每晚七點半,歡迎收聽我們的廣播!!!
回覆刪除http://now.in/radio/occupytaipei
或者來101附近走走吧!!!
有些人平常表面上會講些進步的語言做點樣子(雖然這本身沒什麼錯,甚至是好的),但當有人實際出來組織行動時,有些人又會爭先恐後地冷嘲熱諷。
回覆刪除所謂「一群跟快閃族差不多的人到101去吼一吼而已,口號是學國外的,卻沒學到人家的「兵法」,讓我懷疑從頭到尾都沒想過要真的來個長期抗戰。」這讓我想要發表些意見(也做好被轟的準備)。
社會運動的確總是令人感覺只有上街、上廣場吼一吼就結束的檯面上之抗爭、但檯面下積極的反省與宣傳的努力卻是鮮為人知的,例如背後的開會、動員、組織群眾、辦理講座等等,這是很多所謂社運團體必須做的功課,然而可惜的是不會有多少人看到這些之外,成功的機會更是微乎其微,偶有幾次抗爭成功,就可以看見有人拿來消費,有多次的失敗更是被人拿來大肆嘲弄,這些人的位置是安全的,因為他們可以在電腦桌前伺機動指,分析批判時事令自己保有一口批判的利牙。可是對於陣前靜坐抗爭的人卻要冒著失敗的徒勞與被批判的風險,真不知道這樣的評價公不公平。
田馥甄
回覆刪除@Blackout
回覆刪除你也是這個活動的參與者嗎?請加油,希望你們能長期抗戰。
@匿名
什麼叫「進步的語言」?這麼偉大且具有絕對客觀性的詞彙似乎不應該出現在我的部落格裡,我談時事的時候,絕大多數批評的都是其中的矛盾,而不是講出一個更高、更進步的真理,因為我不懂那是什麼東西。
至於我是不是你筆下那尖牙而安逸的傢伙?也許是吧,但重點是我們這種吃現成飯的可不可以批評前線的人?或者說,社運可不可以被批評?我的答案是當然可以!哪怕他們很辛苦,實際上也都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公平與「進步」亦然(且假設這目標是客觀的),就像檢視慈善團體一樣,批評他們難道就算是退步的力量嗎?我不認為。更何況,我們這個佔領101其實跟國外差太遠了,我甚至不認為這稱得上真正的社運,從一開始就只是要讓媒體聚焦一天,接著就後繼無力了,看看世界各國的例子,我們要是有本事也那樣搞,我不只會肯定,還願意去現場幫忙。話說回來,即使是現在在美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一樣被人罵得狗血淋頭,而且不是只有百分之一的人罵他們,很多那被代表的百分之九十九也罵;右派的罵這些人自相矛盾,左派的人罵他們理念不清。請問,社運可不可以批評?當然可以,這才是健康的社會。
@純誼
你在講什麼啊?
@Wenson
回覆刪除我同意,社運當然是可以也必須受到公評的,只是感嘆現在的人比起出門爭取些東西,更由衷於批評。
也許是因為常收看你的部落格,總覺得在這件事情上有所落差是一件令自己扼腕的事...(當然上街頭不是所有人的義務,是嗎?)
對,我也參與其中!雖然不一定每天都會去101,但只要一有空就會過去:)
回覆刪除真的很歡迎你來看看!和大家聊聊!
我搞不太懂你的立場.
回覆刪除你在倒數第二段中間說,你支持罰他們錢。
不過在這段最後又說,那是政府不應該管的。
但是,"罰錢"就已經代表政府有介入了,你怎能同時支持政府介入又支持它不該介入?
@kfw
回覆刪除我猜是感情上支持該懲罰一下,但法理上又覺得政府不該管?亂猜的XD|||
不過,他說的應該是兩回事。該罰的是「聯合壟斷」的行為,印象中這的確是依法可以罰的。(但不清楚有什麼限制)然而政府卻不應該介入價格該不該漲。(只要不是刻意聯合壟斷的話,各自漲就不該管。)我想是這個差別吧!
我在想某些台灣社會運動成敗 是不是和社會運動本身的操作與技術問題?
回覆刪除意即 社會運動不會只是單純有了集會 標語 遊行 靜坐 點蠟燭 演短劇...等
就會成為一個有力量或成功的社會運動 即使有以上這些手法也不一定能喚醒大眾
因此要怎麼形成或製造一個成功的社會運動呢? 我是不太清楚..
不過這次佔領101的活動
單從新聞上獲得的資訊來說(強調從電視新聞提供出的畫面來說)
我認為感受的力量並不大 看完感覺有點"鬧"的感覺
無辜商家和購物民眾波及 而且101似乎沒有反對大家進入
但是進入後場面好亂 而且有點...好吧 進去了 佔領了 然後呢的感覺..
當然新聞畫面有剪接 報導不夠確實 還有活動可能不只佔領101
私下有很多其他運作和心思..等等 我都可以理解
但如果以一般民眾來說 獲得資訊以電視新聞為主
如果在新聞畫面首次沒有帶來正面觀感 這股力量還沒萌芽就被打回票了
更不要再說爭取認同 擴大規模
另外很多活動都在FB運作 但事實上更多人是不用FB的
網路上按個讚 按個參加很容易 走不走的出來是另一回事就是
而且社會運動的理念訴求有時也不容易可以很快的切中要點的進而傳送給大眾
不得不說群眾是愚笨的 有時要用最簡單的話說明 建立一些氛圍 不然火很快就熄了..
沒有很懂社會運動 只是閒聊..
如果你喜歡「槍砲,細菌與鋼鐵」這本書,我想你也會對這種類似的歷史研究有點興趣。Felipe Fernandez Armesto的著作「文明的力量-人與自然的創意關係」我個人也認為相當值得一讀。
回覆刪除不過提到這次的佔領運動,我個人看起來是nothing new,跟60年代沒有什麼兩樣。不過對於這個運動的評價,可能也要10年以後隨著資料的整理才能明朗化。60年代的左派思維確確實實的改變了舊資本主義在執行上的細部部分,60年代~70年代的美國在經濟以及政治上的思考,到處都充滿著嬉皮與左派的思維。甘迺迪到詹森的大社會政策,詹森簽署的人權宣言等等,這些到現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概念,例如人種平等,國家福利支出,確實在50年前需要透過社會運動的鬥爭而來。而在今天看起來,那些鬥爭還蠻成功的。
但是當時的社會運動同樣也是以打倒資本主義為口號,結果雖然不是造就口號中的結局,但是回首看看這些成果,我們同樣也很難宣稱他們失敗了。從這個歷史經驗來看,或許一個社會運動能不能成功,並不需要在執行層面與理念層面上做到完全不矛盾。
@kfw
回覆刪除我的意思是我認為超商明顯是聯合行為,這點該罰,但技術上卻又很困難,甚至罰不了。現在政府雖然裁罰了,但理由有點矛盾,我覺得超商訴願成功的機會很大。
@Mithril
「或許一個社會運動能不能成功,並不需要在執行層面與理念層面上做到完全不矛盾。」這當然也是一種可行的角度,但我個人不傾向如此,因為這會把社會運動帶向太大範圍的歷史解釋。我之所以把「成功」的角度限縮在參與者的當下與自身,就是不想要太多端的歷史變因考量,就相對於法國大革命的參與者而言,他們哪裡會去想(也根本想不到)以後的變化,沒人知道後來會換來多年的血腥戰亂,也沒人想到這暴動變成了民主基石,對他們來說,成功與失敗就是當下的意義而已。
Wenson,
回覆刪除OK,我了解你意思了。就有點像是"你明明知道某個人是殺人兇手,但卻沒有證據能將他定罪"。
我不同意你的地方是,我不認為這會"顯然"是聯合行為。理由是我覺得廠商們確實可能在沒有聯合的意圖下,接連調漲價錢,而這可能性不是非常低。這情形是:廠商A的產品先漲價了。廠商B則估計,雖然部分消費者會放棄買A產品,跑來買B產品,但那樣提升的獲利仍不如自己也把售價提高所帶來的獲利。所以廠商B會決定跟著漲價,並且沒有經過和其他廠商的協調。
另外有個考量是:如果單只是一起漲價都視為聯合行為,那為什麼很多同類商品平常都是相同定價,卻不被視為聯合行為?(如罐裝汽水,鋁箔包茶飲等)
又另外,我覺得超商咖啡這東西實在談不上是什麼必需品,政府沒有理由介入。咖啡這東西又不是沒喝就有嚴重後果,真的很需要咖啡因的人,也可以喝罐裝咖啡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