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on的隨筆網站

Wenson的隨筆網站

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想不看的與不想看的




打開電視新聞,各家的頭條總是那幾則同樣的訊息,幼教老師被前男友、台大高材生、電玩宅王給狠狠刺死了。
幾天下來的新聞焦點,逐漸從原本驚愕於兇手的殘忍,轉變為這是否是場畸戀,有多少糾葛,誰花了誰多少錢等等。
從兇手的臉書開始,大家鉅細靡遺撲天蓋地搜尋各式各樣的「線索」,都想解釋為什麼最終走到這一步,
每一個新聞台挖出來的資料都差不多,於是又各自補上了些天馬行空的陳述,彼此互相支援,偶爾也相互否定。
我看著這些報導,依稀有種熟悉的感覺,有時心頭一跳,不是為了兇手也不是死者,而是想到了死者的母親。

我完全不認識她,只在電視上看到這母親短暫出現的身影,短短地說了一些話,甚至感覺不到話語裡頭有太多哀痛。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好友過世,一樣是登上新聞頭條,花樣年華卻遇兇被害,幾個朋友一路幫著處理後事,
她媽媽也是那種堅強的模樣,你只能在某些平淡的語句裡忽然發現她的哀傷,深藏在她和女兒的記憶裡。
我們當時都很擔心她,希望不要讓她看到新聞,然而心裡也明白,就跟我們自己一樣,怎麼可能會不看呢?

事有湊巧,昨天看到一篇《大西洋月刊》的文章,題目叫做「Murder in a Time Before Google」,講的是一個被害者女兒的心聲,
她的父親在1973年被至友所殺,那是沒有網路的年代,小地方的遠古時代,這個事件,這個被害者,在網路上等於不存在。
然而女兒長大後卻習慣不時在網路上搜尋父親當年被害的蛛絲馬跡,不是為了要復仇,甚至也不是因為好奇心,
單純就是希望多知道一點什麼而已,哪怕是一點點也好,哪怕知道以後會更加難受,這是被害者親友的共通心態。
我很能體會這個感覺,我朋友和那位幼教老師的母親看來都是不會使用網路的人,因此資訊多來自於被動的接受,
但我們不一樣,當年我上網找了又找,讀了再讀,把所有的新聞、論壇、關鍵字不知道翻來看去了幾回,
至今偶爾還是會再找找看是否有新的消息、不一樣的說法,那不是出於理性計算,只是一種莫名的衝動。
一方面,你可以說新聞或網路上的那些報導與臆測對於被害者的親友很殘忍,可是讓他們選擇的話,卻又未必希望沒有這些。

And while there's still a tiny part of me that wishes that I could Google my father's name to find some random, wonderful, new piece of his story, I'm incredibly grateful that the Internet didn't exist when his death occurred and in the subsequent years. Learning his story through those who loved him and saw him as a person, not a sharable, sensational news story allowed me to digest what happened in a way that was in line with where I was intellectually and emotionally at that time.
一方面,縱然我心裡有一小部分希望可以靠著google爸爸的名字,找到他生命故事裡一些不著邊際、美好而未知的片段,但我還是無比慶幸,在他死去的當下與其後幾年裡,並沒有網路這種東西。我對於他人生的認識,乃是得自於那些愛他、把他當成活生生人物的人,而不是藉由一些大家愛看、聳人聽聞的新聞故事,因而我才能按照自己當年在智能上及情緒上的發展情況,慢慢消化那些發生的事。

看到上面這段文字,我又想到的是,仍然待在單純與過去世界的老媽媽,其實某個意義上也是還沒準備好面對這一切的孩子,
接觸到這排山倒海而來的「sharable, sensational news story」,一則則她聽都沒聽過,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連番出籠,
真的也好編的也罷,到頭來這一切都會變成一個個偌大的問號,伴隨她的後半生,讓她每天問自己同樣的問題,
一些她解答不了,也根本不想回答,甚至不想知道正確答案的問題。所謂的「求之不得」,這時反倒是一種福氣。

在新聞的世界裡,悲劇喜歡連著一個悲劇,殺人血刃的社會事件此時真已是無縫接軌,佔滿了時段和版面。
而且不只可以把警察與幼教老師的命案連結,更要遙望遠山,跟捷運殺人案來個超級比一比,非得找出更多關連不可。
看吶,都是大學生,都受過「情傷」,都是家庭環境不錯,都在同一家連鎖超市買刀,甚至都買同一款的刀,
還有還有,這個一定不能漏掉,他們「都沉迷於網路世界」。記者連想詞的功夫也都可以省了,直接搬出一些萬年金句,
像是「在虛擬的世界裡犯了錯、殺死人,可以重新再來,但是在現實世界裡,生命只有一次」之類的老段子。
把這個也塗黑,那個也抹髒以後,又找到了什麼?且不論有太多的專家已經出來說過,目前的「犯罪側寫」都是極不精準的,
就算真的讓媒體們找到客觀正確的犯罪高危險因子好了,這種報導方式也只會變成歧視與成見的溫床。
強調他們喜歡網路與電玩,乃至於「女友都是網路上認識的」,這是明著在鼓吹對於網路的成見,愛上網的人就是如何如何;
強調他們都是唸好學校、家庭健全而家境不錯,則是反過來說他們好奇怪,都已經是勝利組了幹嘛還要做出這種蠢事與壞事,
這是暗地裡在強化對於成績不佳、家庭破碎與家境貧困者的刻板印象。對於社會大眾,甚至對於被害者親友來說,
我們必須知道的是罪行的動機,而不是犯罪的遙遠歸因,更不是罪犯的心理側寫,後面這兩項都該是專家的工作,
但同時也是一般人愛看的故事、受難者親友的夢魘。說了許多,每個人心裡其實也都了然,新聞依然還會是那樣的新聞,
下一回又有兇案再起,新聞又會開始到處找相似點,到處挖出可以用來說故事的點點滴滴。然而,有一個相似點卻沒被報導過,
真的,我敢保證這個相似處不只適用於這幾則新聞事件的兇手,而且是近年來台灣絕大多數罪犯的共同特性,
對他們的人生態度、價值觀、道德感所產生的影響都很大,起碼比「他們都常上網」這種爛理由要來得更直接許多。
那就是................他們都長期收看品質低劣的台灣新聞媒體,造成了身心靈無可彌補的巨大傷害。

記者下次報導的時候,請把這個「原因」放在「沈溺網路」的下一個,我相信認同的人會非常多,對收視率想來也會很有幫助。

5 則留言:

  1. Wenson連續兩天發文,天要下紅雨了

    回覆刪除
  2. 版主比較完,換我接棒來比較一下.
    我的觀察是在網路世界上所釋放出來的訊息與電視媒體所釋放出來的訊息,在比較之下不管是實質的或感觀上的確讓我覺得,差很大.

    回覆刪除
  3. 說的太好了
    就如同一般人批評中醫也是常犯這些錯
    不去找真正的原因,總只是批評其不科學
    不去找中醫背後的動機與其理論的哲學性,而是用科學的遙遠歸因來做側寫,把科學當作完全的兇手

    回覆刪除
    回覆
    1. 快去領諾貝爾獎啊布魯先生,順便加強中文閱讀能力

      刪除

1.請不要對我用敬語,例如「您」、「Sie」等等。
2.我尊重任何言論,但請諸位至少留個代稱,否則回覆時很不方便。
3.有時候留言會被系統誤判為垃圾廣告而封鎖,我會定期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