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百萬小學堂,你怎麼又出包? ─ 也談Useless Facts



我算是挺喜歡看百萬小學堂的,雖然不至於每個禮拜都會看,不過如果剛好電視正在播的話我都會看一看。
應該說,這是我這一兩年來唯一會收看的綜藝節目(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教育節目,但我覺得還是娛樂大於教育),
我真的同意孫越說的,這節目除了張小燕沒人可以主持得好,要有機鋒、要俏皮、要溫情、要耍可愛,還要壓得住來賓,
不論男女,除了張小燕以外台灣大概沒有人可以辦到了。這節目也捧紅了好些小朋友,尤其是剛剛「畢業」的小西瓜,
我想很多爸媽應該都非常希望自己能生個這樣的女兒吧?只是,一群元老級的小朋友才剛走,下一集百萬小學堂就又出包了:

2011年9月24日 星期六

Derek Parfit on The New Yorker ─ Story of an Idiot Savant




九月份第一期的《紐約客》雜誌封皮上頭,斗大的標題「How To Be Good」吸引了我。
再仔細一看,下頭的簡介是「多少世紀以來,思想家一直想把整個道德化昇為單一律則,
如今,有一位眾所矚目的哲學家,認為自己已然解開了箇中之祕。」翻開一看,赫然見到這張Derek Parfit的跨頁大頭照,
用這看起來不太像正常人(但像正常的哲學家)的照片做跨開,令人覺得有些突兀。

其實一開始我不認得這張臉,讀了幾句才知道說的是Derek Parfit。這篇報導篇幅共達12頁,絕大多數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合計有萬餘言(估計翻成中文可能將近要兩萬字),我從未看過這種世界性的大雜誌對哲學家投以如此的關注。
記得幾年前《經濟學人》也曾大篇幅介紹過蘇格拉底,但那畢竟是蘇格拉底,名頭太響,意義不同,
當時雜誌只是想取其論辯的精神來宣揚「我們這時代能從蘇格拉底身上學到什麼」。
但Parfit,他真的是一個跨出哲學圈子就沒人認得的人,而他也的確是個典型的哲學家,
光靠坐在家中,就設計出許多重要的思想實驗,繼而在學界聲名大噪。
我讀過他一些文章,事前也知道今年他出了新書,引起許多討論。
我覺得他的觀點都很有趣,論證也不算複雜,我打算另外寫篇文章介紹,
讓大家一起玩玩「腦力激盪」(如果你懂Parfit的哲學,就知道我這四個字不只是譬喻而已)。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台灣人為什麼這麼喜歡中秋烤肉?



中秋連假的第一天,天色漸暗。窗外開始飄進烤肉香氣,為了避免下午剛洗好的衣服全部沾上味道,只好緊閉門窗。
這般如臨大敵,當然是因為我自己不在烤肉一族的成員之中,今晚我只是一個單純的受害者,吃不到,躲著好。

別誤會,我並不討厭烤肉,事實上我以前常烤肉,更炫的是我當年常在屋裡的客廳烤肉,
而且不是用什麼無煙烤盤、無煙木炭之類的,是真的烤到滿室生煙、遍地生灰的烤法。
說起來也沒什麼了不起,不過就是以前學生時代租房子,客廳空空如也,家具只有冰箱、電視和桌椅,
只要把房間的門關起來,客廳再怎麼煙霧繚繞也沒關係,可以盡情享受室內烤肉的便利與樂趣。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你怎麼才能告訴醫生,你自己有愛滋?



我寫部落格有個習慣,就是不修改,唯一會改的只有錯字 ─ 即便被吐槽內容是錯的,或是我自己也認同有更好的措詞。
記憶中我從沒改過原本的行文,一來是因為我自己也懶得細看重修,二來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可以讓我(多年以後)回頭看看自己當時的想法,這也是我寫部落格最重要的目的。

上面的聲明,是我看到有人指稱我把上一篇文章的內容修過了,換句話說文章被「河蟹」過了。我可沒那麼勤勞。
我知道那篇文章在網路上有頗多轉載,這其實有點出乎我意料之外,因為我不認為那是篇有份量的文章,
整篇文章只有一個重點:「也許靠歧視剛好可以解決部份的問題(例如要求所有的同志都不得捐血),但那是本末倒置」。
因為這概念太簡單了,所以我沒反覆申論、一再舉例,覺得只要講過就夠清楚了;
直到有網友提醒我,剛剛google了一下相關的連結和討論,真是讓我有些啼笑皆非,不過這也是網路的特性,
所有的討論都是即時的、即興的,有看完、沒看完,有看懂、沒看懂的人都有相同的發言權,
從好處來講,這是非常民主的表現,甚至達到了絕對的平等。既然要在網路上寫東西,那就應該接受這個特質才對。
唯一始料未及的是,我的性向居然成為討論的話題之一,這還真讓我覺得有點懷念+感傷,畢竟從發胖後就沒有人問過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