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on的隨筆網站

Wenson的隨筆網站

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教育,救得了廖國豪嗎?



昨天晚上,台灣今年最「紅」的殺手廖國豪投案自首,各家新聞台的畫面上滿滿都是這個消息,
特別是立委周守訓轉述的那句話:「都是台灣的教育害了我」,更是被許多家媒體當成大標來用。
看了以後,不用想也知道,今天一定會有媒體跑去廖國豪的母校問一些有的沒的問題;
果不其然,今天中午就看到這些新聞了:

廖國豪怨教育 國中導師:很洩氣
聯合新聞網/記者黃寅

廖國豪就讀的國中訓導主任謝勝南對於廖國豪把自己的行為歸咎於「台灣的教育害了我」不以為然,他說,為了廖國豪,劉姓導師一學期和廖的阿公、阿嬤、叔叔連絡30多次,這叫教育害了他嗎!

謝勝南說,這些過程,問問廖國豪的阿公、阿嬤等家人,還有廖國豪問問自己,就可以清楚老師有沒有認真、用心的對待廖國豪。

他說,廖國豪家人國中時即經常替他闖的禍善後,對於老師有沒有愛護廖國豪很清楚,這也是至今廖國豪家人從未怪過學校的原因。

但是劉姓導師對於廖國豪最終仍走上歧途,每次提及就搖頭嘆息,感覺「很洩氣」。

他說,廖國豪的中平國中同學,今年有人從台中一中滿級分考上大學,國立大里高中今年考上醫學院的學生也是中平國中畢業,「為什麼同樣一所學校畢業,別人的表現是這樣」,問題在於「廖國豪走偏了!」。

謝勝南說,廖國豪平安落網,為他感到高興,但廖國豪如今應該做的是為自己的行為懺悔,不該再扯說「教育害了我」。

他並認為,廖國豪的父母離婚,父親多次進出監獄,雖然祖父母都盡了力,但就像廖國豪阿公所說「在外交了壞朋友」,是他走偏了的主因。


對於廖國豪的一句「都是台灣教育失敗,老師先入為主,不接受我寫的答案」,我相信一定很多人感到不以為然,
就像上面新聞裡的訓導主任一樣,會說「那是你自己走偏了路」。我也不覺得廖國豪可以把大部分的罪怪到別人身上,
我不知道哪方該負多少責任,但走到拿槍殺人這一步,問題最大的一定是廖國豪自己,這是他自己的選擇。
只是,更讓我感到嗟嘆的,卻是新聞裡訓導主任的話,他用來反駁廖國豪的例子,全部都是會唸書的「好學生」,
看看新聞裡我改成粗體字的那部分,那不是恰恰好在告訴我們廖國豪的埋怨是有些道理的嗎?
你不爭氣,所以去混黑道;人家爭氣,所以考上好學校、當上醫生,這是我們的教育者的思維,
我相信也是多數家長的思維。教育的目的、成功的標準,就是好學校、好職業,這些都等於光明的未來,
其他的,或許也是有些好的出路或可能啦~~但怎麼能跟這條再明顯不過的康莊大道相比呢?

我一直不是什麼喜歡裝清高的教育理想家,所以我並不是想說「我們的教育生病了」之類的話,
凡事有好就有壞,這個教育制度雖然一天到晚被人批評,但教改改了N年還是沒有什麼好轉,
大家只有罵得更兇,而且是什麼意見都有,足以見得可能根本就沒有「夠好」的教育制度。
君不見那些我們常常說要效法的歐美國家,他們的學校裡一樣充斥著校園霸凌、吸毒、黑幫等問題,
「唸好學校」的壓力一樣也不小,只是形式不同罷了,或者說,只是家長比較看得開一點而已。
每隔個幾年,就會看到這些國家又有學生帶槍到學校去瘋狂殺人,然後他們也開始又是一陣檢討,
講的是跟我們一樣的話,什麼「教育出了問題」、「體制和心態害了學生」等等。

教育資源總是有限的,老師和學校的角色也是有限的,如果我們換了一套方式,也許會少教出一些廖國豪,
但是一定又會有其他新增加的問題。況且,從新聞裡來看,廖國豪當年的班導師確實有在關心他,
「一學期和廖的阿公、阿嬤、叔叔連絡30多次」確實算是頻繁,只是仍然不足以「導正」這個學生。
這叫老師該怎麼辦呢?他能投入再多一倍的時間和心力嗎?即使老師願意,那對其他孩子會不會造成不公平呢?
這些都不會也不該有標準答案,一切都看個人自己的決定。只是,這些決定卻也往往決定了學生的命運。




《天人交戰》(Traffic)是好幾年前的一部電影,還記得當時是一群人一起在王老先生家裡看的;
我很喜歡這部片,因為裡面沒有陳腔濫調的偉大理想,也不鼓吹任何的正確政策或完美制度。
擔任大法官的反毒先鋒卻發現自己女兒染上毒癮,一開始只會把女兒送去勒戒,但到了電影最後,
他毅然辭掉官位,帶著老婆跟女兒一起去上戒毒課程,他告訴課堂上的人:「我們今天來支持我女兒,並且聆聽。」
更妙的是,他女兒也只是告訴大家:「我只確定我能撐過去,今天。」
至於另一邊的主角是一個墨西哥警察,原本不是什麼好人,但最後他也毅然捨棄了幫助毒梟的好友,
一方提供美國警方資料來逮捕毒梟,一方面跟美國要了一筆錢,但他不是用在自己身上,
而是幫忙建設棒球場,讓孩子可以多更多打棒球的機會。

《天人交戰》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沒有任何制度或外力可以成功讓人逃離毒品,
想要戰勝這個惡魔,唯一的可能就是靠一些「偶然的力量」,像是親人的支持、自己的努力,甚至是多去打打棒球等,
但就是休想用些什麼立法、教育等等具有普遍性與共通原則的方式達成,那只會對原本就不會吸毒的人有用。
同樣的道理,不論我們用什麼教育制度,不論教改改了幾遍,都還是會有像廖國豪這樣的人,
光是講一些好聽的大話,例如「我們社會要多關心這些弱勢的人」等等,都是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的,
否則,請告訴我,世界上有什麼國家、什麼社會沒有這樣的問題?有哪種教育制度,可以拯救每個「廖國豪」?

在我看來,一個像是廖國豪這樣的人,真的只能靠運氣,如果他運氣好一點,碰上了對的老師或朋友,
肯跟他一起克服一些難題(不論這難題是誰造成的),也許他就不會變成這個樣子了。
教育,永遠都只能開出幾條「康莊大道」,等著適合的學生來走,走不上的就只能被擠到路邊,
想要不走錯路,靠的不是什麼教育制度、社會規範,而是自己、家人、朋友,而且這還不能保證會成功,
對於這些邊緣人來說,真的就像《天人交戰》裡大法官的女兒的那句話:「我只確定我能撐過去,今天。」

是的,我根本不相信教育可以使人遠離犯罪,教育只能幫助已經願意受教育的人,至於其他的,只能靠你我,
只能靠每一個「個人」來幫助其他的「個人」,因為在社會的尺規下,這些人原本就已註定要被遺漏。

所以,我認為廖國豪是錯的,這個社會出現了廖國豪,失敗的不是教育,是這個社會的人。
教育沒那麼偉大,學校和老師也沒辦法靠體制去照顧到每一個人。
當然,我們還是可以用很廉價的方式去講些大話,去要求學校再好一點,老師再完美一點,就像下面這些話一樣:

對於廖國豪對於學校教育所產生的質疑,李家同認為,「他感覺到他是被放棄的,我認為他感覺到,他是被放棄的。」李家同說:「老師把他敎壞了,這個是不可能的,可是老師有沒有非常的關心他?有沒有特別注意他?這個是我們應該要檢討的。」

李家同強調,「其實,我們還是應該就記住一句話,叫做『一個都不能少』,每一個人,我們都不能放棄,只有在愛與關懷下,小孩子不會變成我們社會上的邊緣人。」李家同呼籲,對於一些特別需要關懷的學生,「老師應該多付出一點關心,讓學生在校內能夠覺得被認同、被尊重」。

李家同說,學校多點關心,或許這樣能夠避免一些在特殊家庭環境背景長大的學生,成為社會邊緣人。「因為,在特殊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尊重和肯定」。他認為,如果這些孩子能夠在學校就獲得認同感、存在價值,或許能夠及時導正偏差行為,避免鑄下大錯。

13 則留言:

  1. 阿同伯又出來打嘴炮了,台灣社會好像什麼都要問他,好偉大!

    回覆刪除
  2. 「這個社會出現了廖國豪,失敗的不是教育,是這個社會的人。」
    所以我能不能說:如果社會要少一點廖國豪,重點不在教育,而是要使社會上的人變的更寬容,更溫厚,不會這麼容易逼人走上絕路;關於社會風氣這點不知道版主你有什麼看法?其實我要問的是「社會風氣變好如何可能」?

    回覆刪除
  3. 講到運氣就想到這件事
    系上的教授曾經講了一段話
    他的意思是說他自己讀到建中
    後來上台大
    又到美國留學
    最後在這裡教哲學
    這段過程他認為都只是運氣

    他說他高中 大學的時候 剛好有安靜的地方可以讀書 朋友也是愛唸書的
    有認真的老師 家庭也能供應讀書 自己心情也不浮動..等等因素
    一切運氣好 上了所謂頂尖學校

    而在他眼中 讀書讀不好或走上偏路的人都只是運氣不好
    可能學校班上風氣不好 家庭不完滿 遇到隨便教的老師
    或遇到感情問題 朋友問題 或迷上了些什麼
    最後才這樣

    在他來看 他只是比那些人運氣好
    當運氣互換 說不定也跟著改變

    這段話很有趣 就被我記到現在了

    回覆刪除
  4. @yeh5108
    我不知道廖國豪變成如此有多少部分是被「逼」的,如果沒有或很少,那麼社會就沒有集體要他走上這條路,因此我們變成比較和善也救不了他;我原本說的是,這樣的人需要運氣,需要身邊有笨蛋願意花時間和氣力跟他在一起,因為他自己可能已經沒有「轉好」的意願了。

    至於你的「社會風氣變好如何可能」問題,我必須真誠地說:「我不知道。」或者更根本的:「我不知道什麼是『社會風氣變好』。」新加坡的社會風氣好嗎?德國好嗎?日本好嗎?瑞典好嗎?每一種社會風氣都有自己的問題,每個國家都有讓人看不下去的社會黑暗面,我自己並沒有久住於其他地方,所以無法細細區分台灣跟他們之間的異同,也不想空口說大話。多言既窮,則不妨守中矣。

    回覆刪除
  5. 你好,我們是烏鴉邦校園民主平台,我們想要把這篇文章收錄為本站的網摘,不知Wenson是否同意?

    網站網址:crowpost.cnkk.org

    回覆刪除
  6. 此文章的觀點十分模稜兩可。

    重點不在廖國豪的導師一學期連絡他幾次吧,連絡了30次又怎麼樣呢?也許班導個人相當「關心」廖國豪,但這代表廖就必須回應其要求?

    教育應該「以人為本」吧!如果我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學校要不要我上學」,而非「我要不要去學校上學」;如果我們還在要求個人改變,而非體制改變;如果我們仍抱持著「想要不走錯路,靠的不是什麼教育制度、社會規範,而是自己、家人、朋友,而且這還不能保證會成功」的想法,那教育制度的確誠如作者所言,沒有所謂「比較好」,反正怎麼改還是會有「像廖國豪這樣的人」。

    話說回來,何謂「像廖國豪這樣的人」啊?作者在文中不斷建構「廖國豪」這個群體,好像隱然有這麼一個「自己選擇不上學/拿槍殺人的少年群體」?我以為廖國豪只有一個,而且他是因為教育制度、社會規範、家庭環境、國家政策等等高於他個人所能決定的因素,才懵懂、盲從、無奈地走上不歸路。

    如果現存的教育體制「只能幫助已經願意受教育的人」,那不是很悲哀嗎?因為,教育應該幫助所有那些不願受教育的人啊。也許我把教育想得太偉大了,可是與其倚靠「偶然的力量」,我寧願懷抱一些踏實的理想。

    回覆刪除
  7. @YUCIKI
    找到如何實現「踏實的理想」的方法之後,記得通知我,我很樂意幫忙鼓吹。畢竟,這世界上除了政治人物和一些「教育專家」的嘴砲以外,還沒出現過什麼真正所謂「治標治本」、「以人為本」、「教化萬民」的偉大教育制度出現過,我很願意見證這美麗的時刻。

    在那之前,我還是只想幫助身邊值得幫助的人。

    回覆刪除
  8. 對於自我放棄的人,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甚至是在所結交的好友方面,的確是一點都幫不上忙。

    回覆刪除
  9. 承上:
    廖國豪在各個教育層面上來看.
    只是一個失敗的例子.
    不能因為一個教育失敗的個案.
    抹煞教育上所做的努力.

    如果當初你沒選擇作一位記者.
    而是選擇做一位老師.
    聽到廖過豪把責任推給老師.
    我認為你聽到此種言論.也必定會很失望.

    最後廖國豪寫給老師的答案居然是.
    槍殺兩條生命.
    有那ㄧ位老師會認為這答案會是正確的?

    最後.
    我想說的是.
    有時候道上的兄弟
    比現今的一些政府官員或者是什麼律師.法官.醫生.老師的都要來的正派
    而廖國豪這種腳色.珍要論其殺人的動機
    不外乎名與利.為了義氣殺人而.我看機率微乎其微
    教育救不了這一類的人.救別人會比較實在點

    對不起.打擾格主了.我是上來串門子的.

    回覆刪除
  10. @匿名
    沒有打擾,而且我想你的說法其實跟我沒什麼衝突。我說「教育只能救想受教育的人」,其實你也做如是觀;廖國豪不是教育失敗的例子,除非我們把教育想得太偉大了。

    回覆刪除
  11. 我想「他」把他殺人的因素,歸咎於台灣的教育失敗,然後回頭看,大家對現今教育體制的批判,他這種推卸責任策略,顯然是成功的。

    回過頭來再一次看看,他對記者的回答。
    記者問:為什麼要殺人?
    他說:老師不接受他的答案!

    這是什麼鬼話?我看他是在扯淡!

    其心可誅嗎?我也不知道,他爽,口長在他身上,他老兄愛怎麼說是誰也管不著。

    回覆刪除
  12. 最後:

    其實,他選擇混黑道,當槍手,這是他家的事,跟我在這留言一點都沒關係。

    但是,他要混黑道、殺人(混黑道不殺人或、被殺也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好好的把責任扛起來,殺人,就殺人又怎麼樣!

    以這種負責任的口吻回答記者,我還替他拍拍手,最後他把殺人的起因,責任推給台灣的教育、老師,這是我不爽,忍不住在此留言的原因。

    所以,在此給版主的留言當中,我稱他為「角色」(你可以轉換為台語);我想當初被槍殺死亡的那一位,口中會稱他(俗仔)不是沒有原因的。不過,混黑道的,總是「菜蟲吃菜,菜下死」,這種先例太多了。

    回覆刪除

1.請不要對我用敬語,例如「您」、「Sie」等等。
2.我尊重任何言論,但請諸位至少留個代稱,否則回覆時很不方便。
3.有時候留言會被系統誤判為垃圾廣告而封鎖,我會定期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