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on的隨筆網站

Wenson的隨筆網站

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思辯On Line(一) - 新媒體時代



到底什麼是思辯?為什麼要思辯?思辯的風氣和能力是可以短時間內培養的嗎?這是我近年來常會思考的問題。

就我的觀察來說,現在年輕人的思辯能力普遍比我這個年紀的人好很多。在我唸大學的時候,除非是哲學系裡少數那些「余豈好辯哉」的師生,沒什麼人會熱衷於針對特定的議題不斷交鋒,大家對於社會問題也比較不關心。這不是因為我們那時代的學生比較笨,而是環境和媒介使然。就像我們這些六年級生又比四五年級的人情況好一點,因為我們求學的年代裡就已經有開放的輿論市場(例如開始有彼此立場傾軋的政論節目),然而現在的學生有一個我們當年還沒有(或至少還不發達)的超強工具,那就是網路。

網路會幫助一整代的人整體的思辯能力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尤其在臉書這類的社群網站後興起後更是如此。以前如果我們對某個現象有自己的觀察與見解,頂多就只是跟身邊的人討論而已,思想的快速傳播工具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上。部落格出現後,很多部落客的影響力已經可以跟傳媒抗衡,而只要有人對某一個議題有心,也可以在網路上搜集到許多不同意見的言論。到了這兩三年社群網站興起後這情況更明顯了,只要按個分享,馬上就把意見傳播出去,就算原本不是網路名人,只要你的意見夠特別,觀看人數就可能會呈現幾何式的爆炸性成長。從前酪梨壽司、朱學恒這些人要花個四五年以上的時間培養固定的觀眾群,有了群眾才有發言的分量;現在很多人卻能夠靠社群網站的分享而快速竄起,可以說只要有話題性就能夠有瀏覽量,雖然這種作者之後未必後繼有力,但是單篇文章閱讀人數猛然爆量的情況已經不是罕事。

社群網站的發達不僅可以讓發表意見的空間比以往更活化,而且還有一個附加的好處,那就是收看言論的面向也很容易變廣。現在針對一個熱門的社會議題,隨便都可以在臉書上看到大家分享相關文章,而且往往還有不同立場的文章。這也是網路的好處,只要一篇社會議題的文章紅了,幾乎都一定很快就會產生其他反駁或批評的文章,於是乎我們一打開塗鴉牆,也許就可以輕鬆看到正反意見紛呈的畫面。因此,從主動和被動來看,如今要接收有思辯性的議題(特別是社會議題)的管道與以往已然不可同日而語,稍微有心的人,尤其是年輕又熱血的學生,都可以快速觀摩與學習到許多思辯方法,有的還會更進一步開始研讀專門書籍,讓論述的成熟度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有些高中生已經在讀海耶克、羅爾斯、狄爾泰等大家之言,而且還能有自己的意見,這在我們那年代來說,幾乎要說是天才(或神經病)才會如此,但今日卻已不算是太稀罕了。

然而,有利就有弊,網路對於思辯並非全是好處,它雖然可以促進思辯風氣,但有時對於真正的深度思辯卻是一個障礙,尤其在民主精神越缺乏的地方越會如此。對於這點,我要先從一般媒體的概況談起。前幾天我跟學生聊到,台灣的輿論看似自由活潑,其實同質性非常高,最好的例子就是Yahoo新聞下方的意見留言,你會發現網友的發言傾向往往都是一面倒的,我幾乎不用看就可以預期到大家會有什麼樣的意見,這並不是好事。每次只要一有作奸犯科的新聞,馬上就會湧入大批高喊死刑的人群,而且照例一定要罵一下廢死聯盟,而且不只是網友如此,咱們的媒體從平面到電子也都像是在辦公一樣照章行事,說的話全是一個模樣。當然,我們的媒體之間確實存在立場的差異,最常見的差異就是藍綠與統獨,因此看起來意見好像很多元,其實根本一點都不多元,這充其量只能說是「二元」而已。就跟網友的留言一樣,不用打開中國時報我們就大概猜得到他們的報導會有什麼立場,自由時報也是如此,政論節目就更不用說了,這樣的媒體真是太簡單、太容易預測了。然而今天我們看看國外的媒體,就算是同一份刊物,不論是中間偏左的《紐約時報》,還是高舉右派旗幟的《經濟學人》,常常光是對一個議題就有好多不一樣的見解同時呈現在讀者眼前。就算是左,人家《紐約時報》就是可以左得很多元,一個健保議題可以有幾十種不同甚至傾軋的意見並存,而且個個都說得頭頭是道,這樣的媒體,才夠格說自己是個意見和資訊平台。

為什麼人家的媒體辦得到,而我們的不行呢?我想這不能單怪媒體,更要怪我們的民眾自己。當我們的民眾素養不夠,當我們不習慣思辯,你怎麼能要求媒體表現出高水準?畢竟,民眾是媒體的衣食父母,同時也是媒體水平的反映。當一個社會的思辯風氣不盛,即使偶爾有外來刺激,也不容易產生巨大的化學效用,最好的例子就是Sandel的「正義」系列書籍與影片,看過的人何其多?連商周等刊物都爭著把他當成封面人物,結果呢?還是一大堆人跟朱學恒一樣,一邊喊著Sandel有多棒,一邊還是繼續主張自己想像中的「完美的正義」,只要看到立場跟自己不一樣的意見,就罵對方腦子有問題,甚至是其心可誅,而不會去想想別人的立場在什麼地方比自己的說法更具優勢。說實在話,我碰到太多這樣的人了,我也真的感到很好奇,這些人書是怎麼讀的?怎麼會覺得自己很喜歡Sandel這樣的人?

在我看來,面對不一樣的意見,願意去傾聽,願意去論辯,而不只是用誅心之論要對方閉嘴,這就是民主素養,就是民主精神。所以,台灣雖然已經有了民主的形式,但是我們沒辦法像英國那樣,先有了民主對話的風氣,才產生相應的民主制度,我們只是偷師,距離真正的民主還很遙遠。這也是我寫部落格長期希望鼓吹的一個想法,且不要談什麼具體的想法,我們得要先學會一種態度,學會如何聽進去不一樣的聲音,先別忙著要對方閉嘴,別看到跟自己預期不一樣的事情就立刻開罵(最常見的例子是,看到司法判決沒有判重刑就馬上先大喊「恐龍法官!」)。我不是說我們不能罵人,但是當我們要罵人家是白痴或王八蛋,應該要能用清楚的論述證明(或起碼說明)他們為什麼是白痴或王八蛋,而這個,就是思辯。學會了思辯,我們才能更接近真正的民主。而就我們現在的社會風氣,恕我講句不好聽的,差人家西方社會恐怕不是只有一兩代的距離,是一兩百年的距離。畢竟如果現在網路的主力世代六到八年級生沒有學會有複雜度的思辯方式、尊重其他可能性的民主素養,那麼我們怎能期待在未來幾十年內台灣人在這方面會有長足的進步?

回到網路對於思辯之利弊的問題。這裡看來似乎有個矛盾,我說網路讓現在的年輕人擁有比以往更好的思辯能力與風氣,但是又說網路上充斥著反思辯與缺乏民主精神的言論。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作為一個媒介與載體,網路對思辯是有助益的;但是作為一個快速發表意見的地方,網路對於深度思辯卻往往是有妨害的。對於這點我有很多細部的觀察和意見,我想先行在此打住,待下一篇文章再來專門談談網路和面對面爭辯的差別,對於思辯有什麼利弊,還有一些不利於思辯的網路用語等。畢竟,一篇文章打太長大家恐怕很難有耐心細讀下去,不如分成兩篇好好講,而且我現在趕著要出門去面交我的小小白鏡頭了,誰還會想繼續寫下去啊


系列文章:
思辯On Line(二) - 為什麼網路上難有深度思辯?
思辯On Line(三) - 有礙思辯的網路用語
思辯On Line(四) - 複雜的思辯 vs. 簡單的平庸

7 則留言:

  1. 我對於下一篇「網路和面對面爭辯的差別」很有興趣,非常期待!

    我個人是比較偏好網路爭辯,而且是過去論壇的那種形式。畢竟我的口條不太行,面對面說話總是講不順口,而且我喜歡花時間慢慢思考並整理思緒,面對面爭辯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整理好自己的思緒。

    而網路論壇的形式,我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整理好自己的想法之後再發表,而且在寫下自己論點的同時也能夠順便檢視自己是否有太過明顯的疏漏甚至自相矛盾之處,並在發表之前及時修正、補完自己的論述。對於自己不夠了解的資訊,也能利用網路的便利性馬上搜尋資料,或找到資料佐證自己的觀點。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您的意思是說「交流的速度要慢」吧?

      我個人也有同樣的想法:節奏要慢,腦子才會真正去思考一些事情。

      有時看著對方的文字留言,難免會感到大腦一熱,心中充滿某種衝動,結果不但不能充份理解對方的意思,寫出來的東西也不甚完善,更別說打出來的字中可能還挾帶了點吵架似地尖酸刻薄。我總覺得,也許刻意放慢回覆的速度、壓抑回覆的衝動,才能寫出比較有價值的東西。

      從個人的角度,也能儘量避免對全世界大聲宣揚自己的愚蠢。

      不過,我打好的留言,有接近一半都沒有發出去--這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個問題。

      刪除
  2. 提出一個跟文章本身無關的問題
    是"思辨",還是"思辯"呢?
    有些地方如"思辨能力"、"思辨性"應該是"思辨"才對
    "思辯"則比較少看到,或許指的是思考辯論的活動

    回覆刪除
    回覆
    1. 的確,「思辨」是一般最常見的講法,思考後加以辨析,也許是邏輯上的,也許是實證上的。然而我這裡故意選用的是「思辯」,我要強調的是公民社會裡的深度思考和辯論。

      刪除
  3. 我覺得要是跟網友以e-mail的方式一來一往的進行討論或許可以避免我在這個系列中看到的你提出來的弊端,
    (像是因為是私人的,就比較不會因為「愛面子」而失焦,而且e-mail不會顯示已讀,可以給對方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回覆、收集資料等等←也有可能對方會直接消失不回)
    而且如果是電子郵件的話,就不會受到時空距離的桎梏了。
    不過如果純粹在意時空距離的話,我不禁想到或許視訊也是一個辦法?
    私人、即時性、可聽到語調及觀察表情等等。
    不過這個想法好像有點太過理想化了?

    回覆刪除
  4. 請容小弟發表一下濁建
    對於大哥(你年紀比我大叫你大哥很正常)你說的網路上的辯論

    無論是思辯還是思辨 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比方說思辯論或許會激起閱讀者對網路上沒聽過的字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找資料
    雖然文中帶有侵入式的語意或是情緒上的宣洩抑或是人身攻擊
    不過閱讀者不敢認同或反對大可一笑置之 其原因在於思想上得自由權(在後段會說明)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事物(物包含書籍)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正義一書之所以有名 也不就是作者對現在生活上的不公平 提出道德上的思想教育
    奇對象或許是生活上在任何人體感知上的資訊接收 對此書報以情緒上或是觀念的理想投射
    也有可能是急於改變不公平現象的人急迫等待的答案

    西方社會就小弟淺薄的看法 最大的不同在於它能有限度的容忍不同看法
    奇看法或觀念的成形之初一定會帶隨反對 不過那些言論也存在下來並用文字方式記載
    這也是西方社會或許在啟蒙思想後所帶來的意義八(我單存猜測因為我不是文組)

    相對東方社會現在還是存在著"中心思想"或是強制性的"群體思想"
    認為任何問題必有一個答案(在人文社會科學)
    就小弟認為這是有系統性的圖害人類被有別於其他物種的思考複雜之天賦
    就以一個簡單的舉例:
    人可不可以信任?並非就某方面的相信而是"信任"
    至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科學儀器可以百分之百讀出人類的思考
    有的也只是人在情緒起伏上腦袋所產生的電磁波被晶片感應到
    那還是無法靠他發現思想本身

    對不起扯太多了 請有看這偏廢文的閱讀者回到社會的差距問題
    或許這是自古流傳下來的生活型態(文化)經過"達爾文"化的物競天擇所特定延續
    抑或是 基因根本被寫入了
    不管原因為合 這都是造成思想上不獨立性的主因
    文化的影響太大了你的家庭你所接觸到的資訊及經歷
    都有極大的可能會對你的觀念上的型碩產生心理學上可被量化(此小弟稱既定印象)結果
    其實不管是大哥說的那些發表的留言同質性很高 小弟還更認為他悶的用語根本就重疊
    尤其可見這根本就是大家被說服成為特定觀念的信徒

    小弟認同大哥這篇文章(不是百分之百)小弟也沒看過正義那本
    小弟也不是哲學人連看過一本相關的書都沒有
    只是在各個哲學相關部落格看 從發表過的文章選擇想要看哪一領域的書
    所以想請問大哥可否給我有關相對主義及邏輯的書單
    (PS:以上言論都是主觀 所以大家可以無情的攻擊這偏 主觀無關對與錯只有小弟的客觀才會讓小弟想回應) cause mind should be floating in freedom

    回覆刪除

1.請不要對我用敬語,例如「您」、「Sie」等等。
2.我尊重任何言論,但請諸位至少留個代稱,否則回覆時很不方便。
3.有時候留言會被系統誤判為垃圾廣告而封鎖,我會定期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