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on的隨筆網站

Wenson的隨筆網站

Wenson的隨筆網站

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優等生的現實

















兩個禮拜前,應該沒有任何人想得到,台灣疫情竟然會走到這個地步。然而就現在逐漸出現的種種跡象看來,兩週前疫情已經出現了,四月初甚至三月底可能就已經有破口了,華航的3+11甚至可能不是問題的源頭,台灣真的麻煩大了。 當此國難,每個人自然應該要齊心抗疫。然而我還是忍不住要講講這兩天出現的一個標語,雖然我說過不再討論熱門時事,但是這事關乎人命,我還是想簡單說幾句。

沒錯,我說的就是那句不知道有多少人轉貼和呼喊的「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周內解除三級警戒!」一開始我也沒什麼感覺,但是當我看到無數人開始一起喊,甚至連新聞台主播在播報新聞時也用這句話的內容來串稿子,我卻越聽越皺眉頭。甚至今天又公告本土病例有206例,而且這幾天萬華的快篩站有超過10%的人呈現陽性反應,連衛服部長陳時中都坦言疫情才剛開始,結果還是有那麼多人繼續喊著兩個禮拜要「解除三級」,拜託,我們要拼的根本不是「兩週內解除三級警戒」,而是「兩週內保住三級警戒,不要進入第四級」!還在說夢話、灌心靈雞湯的人該醒醒了。

我當然知道說這些話的人絕大多數都沒有什麼惡意,甚至也不是哪一黨的打手或支持者,這只不過是人在遇到大困難時給自己與旁人的一點打氣。可是台灣目前需要的不是這種「過度樂觀」,說實話,我們就是因為過度樂觀才破功的,包括我在內,絕大多數人都對台灣的防護線與運氣太有信心,從現在的種種跡象看來,社區傳染已經開始好一段時間了,這代表我們之前的防疫是有缺口的,我們並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萬無一失。可是看看那句口號怎麼喊的,「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根本還活在「我們過去好棒棒,我們之後一樣也會好棒棒」的迷夢裡,不對啊,我們已經失敗了,我們現在須要做的是面對現實,是閉嘴乖乖聽專家的話,就跟美國疫情剛開始爆起時(但是卻沒做到的)一樣,當時美國人也一副「我們堂堂美國,這種問題還難得倒我們嗎」的模樣,結果呢?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要大家開始恐慌,尤其台灣也不須要恐慌,畢竟我們有這麼長的準備時間,還有這麼多別人先前的經驗可以參考,甚至連拿到疫苗都不是太遙遠的事情,加上台灣人大致上算是很願意乖乖配合政府,我們比起別人已經算是條件很好的了。然而「不恐慌」的對反並不是「過度樂觀」,而應該是「面對現實」,從政府、學校、公司到小商店,快點看看別人的例子看該怎麼做,都該先做好心理與程序上的準備,這對個人或家庭而言才是真正的安心,甚至對政府而言也是好事,這樣他們才不會因為害怕造成社會秩序崩潰而不敢宣布該宣布的事。台灣明明有那麼好的條件,我相信我們沒道理會搞到像去年疫情爆發的國家那麼嚴重的。前提是,我們要認清現實,開始做好準備,拋棄過往的「優等生心態」,我明白台灣的處境一向艱難,國人在去年疫情爆發至今,難得能受到國際的矚目與肯定,因此一時還留戀著那個美好的時光。但是那些已經是「太虛幻境」,我們不要再給自己灌迷幻藥了,就算咱們過去是全校的前三名,但是現在不該還想著以前的榮光,以為可以再像從前那麼順遂,否則只會摔得更慘而已。

願台灣能盡量減少人命傷亡,我們真的做得到,前提是我們要面對現實,一定會有很多人丟失金錢、工作,乃至於自己或至愛的人的性命。從政府到個人,現在要開始做好準備,要長期抗戰,這不是爭面子,而是爭人命,你只能玩真的。

5/17補充: 今天本土有333例,但多數台灣人好像還沒有意識到一件事:我們接下來至少在兩三年內已經不可能回到之前那樣的日子了,最好最好的狀況,就是變得像中國大陸、新加坡那樣,但更可能的狀況,就是變得像日本和韓國那樣,疫情不斷反反覆覆,永遠在2~4級之間遊蕩。而我們有那麼多人還在想著「解除」的美夢,這讓我想起《模仿犯》裡一個可憐又可怕的角色:樋口惠。

2021年4月26日 星期一

Sometimes love and hate just ain't enough






















我還蠻關注福原愛這次的事情的,但重點不是八卦本身,而是這八卦台日中三地的鄉民反應,簡直可以當文化觀察來看。台灣不用說,支持江宏傑的聲音一直比較大,尤其越到後來越是一面倒,然後開始「妖魔化」福原愛,把週刊文春等日本媒體的內容完全當成福原愛的操弄(當然挺有可能是這樣,但直接認定必是如此,那又是另一個問題了),從媒體到網友甚至都有意無意忽略之前福原愛(在公眾看得到的那些時候)帶孩子的時間其實並沒有比較少,而只提她現在拋母棄子的事情。至於日本,從一開始的支持率一半一半很快就變成全面譴責福原愛(媒體還有偏袒,但鄉民超級不客氣),罵福原愛是個失格的母親的人最多(年輕一輩的都是批評這點居多),其次是不孝的女兒,最後才說是失敗的妻子(年長的多是罵這點),有的真的罵的很難聽(可是卻很多人按讚),甚至連公車(ヤリマン)這一類的詞都出來,Yahoo新聞下面那些罵福原愛的留言,按讚跟倒讚的比例大概是10:1,最近連溫情的惋惜都已經看不到了,福原愛大概真的以後在日本很難混下去了吧。

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白色巨塔 不降神的神劇



雖然我是一個「資深」日劇愛好者,卻一直沒有看過2003年版的白色巨塔,也說不上有什麼理由,就是當年錯過了,後來也一直沒有動力特別去補。直到這陣子,在騎室內腳踏車時剛好看到網路上有這齣劇就點來看,幾日下來終於完食,確實是好劇,我可以理解為什麼不少人稱之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日劇,真的幾乎沒有什麼缺點,雖然這不會是我最喜歡的日劇,但是綜合評分第一名應該沒有問題。

一直以來,醫療都是最受歡迎的戲劇類型之一,雖然我追的劇不多,甚至不太喜歡醫療劇,也還是知道各國陸陸續續都有許多醫療劇上檔,包括美國最長壽的熱門時段電視劇Grey's Anatomy,日本更是把這個類型幾乎給玩爛了,什麼仁醫、派遣女醫都還算正常的,最近還有一部主角是和尚兼醫師的日劇(剛好就是白色巨塔裡的年輕小醫生柳原演的,隔了17年,算從小醫師熬出頭了?),反而讓回過頭去看17年前舊作的我頗有些感觸,也更顯白色巨塔的特殊之處。

雖然這些年的醫療劇大行其道,但我其實看得不多(嚴格說起來,我看過的劇本來就算少),而且尤其不喜歡看日本的醫療劇,因為劇情太假,這種劇的主角通常有某種奇特的人設,以掩飾劇情的貧弱。相較之下,美劇就好看很多,像是Grey's Anatomy我看過4季多一些,相當喜歡前3季,尤其是第二季,每一集的病例都很有意思,而且讓人印象深刻。當年在看Grey's Anatomy時我就有個感想,一般說來,不論是小說或戲劇都應該要避免所謂的「機械降神」,也就是忽然出現完全不相干的人事物來打亂甚至打斷原本的劇情,這種方法通常是作者已經想不出怎麼把故事講得合理,只好用不合理的手段來強行達成自己想要的結果,然而醫療劇卻是例外,因為醫生本來就會不斷遇到形形色色的病患,尤其是外科醫生,不論出現什麼奇葩病人也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快速融入劇情,就像Grey's Anatomy裡連身體中有炸彈的病人都出現了,明明很扯但是卻不令人反感,而且這些病患不僅可以提供有趣的故事,醫生的角色也會隨著面對一個個的病患而逐漸發生心理與情感變化。更方便的是,這些病患提供完故事、推動完劇情後就出院或死掉了,不用管角色之後還要怎樣發展,真的是無敵工具人,這馬上讓我聯想到的不是戲劇而是小說,也就是西遊記。沒錯,我覺得醫療劇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跟西遊記一樣,把「打怪/治療」當成一個方便法門,零負擔地利用機械降神套路。當然,這種手法用過頭了還是會有問題,就像Grey's Anatomy每隔一陣子就要出大事來殺幾個主角,還有許多醫療日劇也搞得像神怪故事一樣,太過莫名其妙。我甚至可以說,機械降神用得好不好,決定了醫療劇好壞一半以上的因素。

然而,白色巨塔最特殊的一點,卻又在於它幾乎完全放棄了醫療劇的「正道」,不走機械降神路線,只聚焦在角色發展上。(以下有雷)

2020年1月20日 星期一

台灣,我不來了



台灣的大選結束了一週以上,許多激烈的「討論」風潮也過去了,焦點開始轉移到了新的話題上,我想我可以開始針對這陣子的一些想法與觀察做點記錄。不過這事不急(話說回來,本部落格有寫過什麼緊急的東西嗎),我想先從今天看到的一則新聞說起,就是中時這篇 〈秋冬補助只到月底 觀光業憂關光〉。看看內容,這當然是旺中紅媒在唱衰台灣和蔡政府,但這不代表講的不是事實。可是,雖然我同意我們政府相比其他國家來說沒怎麼在對海外行銷觀光旅遊,但是我也反對砸更多錢去宣傳和補貼,原因很簡單,效益太差,因為台灣本來就不怎麼適合當今世界上流行的旅遊方式,講更清楚點,對大多數觀光客來說,台灣本來就是一個沒有多少吸引力的地方,連我們自己國人近年都更喜歡往國外跑了,你覺得我們有什麼辦法說服其他國家的人來,更遑論要建立起長期而有競爭力的旅遊口碑?

講到這裡,我似乎已經站在「不愛台灣」、「跟紅色媒體一起唱衰台灣」的邊緣了,雖然我不在乎標籤,不過也別誤會,我認為台灣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地方,不但相當宜居,而且也適合外地人來這裡深度旅遊,就像我很久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鬼島,寶島,安全島〉,現在台灣的條件跟當時大抵沒什麼變,甚至可能變得更好了,但當我們談的是「吸引大量觀光客」時,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影片在講外國旅客來到台灣之後有多驚艷,怎麼怎麼愛上這塊土地與土地上的人。我不否認確實有不少這樣的外國觀光客,而且他們說的台灣之美(好)我也大多都同意,但別忘了,我們要推銷的對象不是自己,而是外國人,自己看了覺得好高興好光榮是沒有用的,要讓別人看了聽了也想來才行。我想反過來請大家想想,這些大力讚美台灣的外國人是不是都是年輕人,而且幾乎都是背包客?這當然有一部份的原因是年輕人比較會在社群媒體上製作和推播影片,但是更根本的原因在於年長者跟團旅遊的比例比較高,而台灣非常少有東亞國家以外的旅遊團客,說得更直接更狠一點,除了中國以外,沒有多少國家會來台灣團體旅遊。為什麼?台灣不是一個又安全又方便,又有好吃的東西,又有友善的居民的地方嗎?這些都對,可是對於這個時代的旅遊風氣來說,台灣卻是一個沒有什麼亮點跟賣點的地方。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甄嬛傳的花語



三年多來,這閒置的部落格的最後一篇文章一直停留在〈也來談談瑯琊榜〉,我在裡頭講到那時看不下甄嬛傳,看了一點點只感不耐就棄劇。這篇文章,就是我寫給自己的「打臉文」。

我好好開始看甄嬛傳,乃是2016年底的事情。那時老婆正在「重看」,我原本沒有參與,不過那時候我們兩人一起玩了一個手機的益智遊戲叫「2048」,而且玩著玩著開始比賽,也就是兩人同時開始進行同一個關卡,先解開的算贏,而老婆指定玩這遊戲時要放的「背景音樂」就是甄嬛傳。因此,每次當我先解開關卡,老婆還在解題時我也順便「被迫」看甄嬛傳打發時間,幾十上百場玩下來,這劇也讓我看出了味道,甚至在堪堪草看過一遍後,自己又在每日睡前偷空重看幾集,結果重看還不到一半,就已經發現好多第一次看不可能發現的細節,讓我發現這真是太厲害的一齣戲,我以前對瑯琊榜的稱讚根本就是沒見過世面,兩劇的複雜度和精巧差太遠了,根本不是在同一個檔次。

在(好好)看甄嬛傳以前,我從沒想過有大眾影視作品可以如此抓到中國古典文學(甚至也包括某些西洋文學)的精髓,細膩周到、層層對比均不在話下,幾乎可以把金聖嘆評水滸傳和西廂記,以及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那些技法一一拿來套用,什麼棉針泥刺、烘雲托月、背面傅粉、草蛇灰線、正犯略犯、有隱有見…等等都用上了,或者也可以說非常符合福樓拜定律:「所有重要的事起碼都要寫兩遍」,這不僅是讓事件之間有了彼此強化的對比關係,更重要的是,事件的意義可以在對比之中真正彰顯出來,給予觀眾一個發現的歷程,只要你注意劇中重複出現的劇情和事物,把前後關係串起來想,很多看起來不重要的事情都會變得有意義,而當觀眾靠自己看出其中的關竅時,那種痛快感和震撼感是平鋪直述遠遠比不上的。為了讓讀者自己去發現,甄嬛傳的鋪排可以說是「損之又損」,很少有什麼無用的畫面,而且有太多東西都故意不講,等著觀眾自己去查、去想、去對照、去穿針引線。要說我對瑯琊榜當時的稱讚 — 看得起觀眾,那這才真是我看過最看得起觀眾的電視劇,沒有之一,可以說是有紅樓夢的幾分模樣了。當然,這畢竟是現代電視劇,不能真的跟古典寫實小說算在同一個檔次,甄嬛傳裡的不合理和唬爛處還是很多,尤其是中醫簡直變成了比現代醫學還厲害的黑科技,幾乎可以說「得太醫者得天下」,這已經算是奇幻小說的設定了。不過撇除這些問題,就把甄嬛傳當成某種架空類型故事來看,我對於對岸處理故事細節的能力已然拜服,這比瑯琊榜還要更難讓我們企及,我甚至敢說台灣再拼二十年也不可能搞得出這樣的東西,就算有人願意花大把銀子不計成本代價投入製作也一樣,因為這根本不(只)是錢的問題。

在兩岸關係如此敏感的時刻,講這種話簡直就是欠罵。不過我說過了,既然這裡已經「完全是我的地方」,那我就好好說點實在話,好不好聽,有沒有人想聽,或者用尼采的話來說,有沒有聽得見這些聲音的耳朵,都不是我考量的事情。至於我怎麼敢把話說到這種地步,這恐怕得一處一處細講,只是甄嬛傳畢竟也有七十幾集,即使是通俗劇,說複雜也夠複雜了,為了讓大家大致看出個理路,我只舉一種例子來談就好,就是甄嬛傳裡的「花語」,藉此讓大家也一起看看我所見甄嬛傳的用心之深。

2019年12月13日 星期五

自助餐 — 最台的飲食文化



說到居酒屋會想到日本,韓國有銅盤烤肉,香港有茶餐廳,巴西有「移動串燒」……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飲食圖騰,那最能代表台灣飲食文化的餐廳或吃法是什麼呢?從前我跟許多人一樣會回答熱炒店,但想想其實熱炒店說不上真的特別,不但跟香港的大牌檔很像,我在印尼、泰國都吃過類似的餐廳,當然料理的內容因地而異,但那種飲食形式與風格是差不多的。現在如果要我回答上頭的問題,我的答案是自助餐,而且不是什麼高檔的飯店自助餐,也就是所謂的Buffet,我講的就是最最尋常不過,幾乎每條大街上都可以看到的那種台式自助餐,那種通常一百塊錢以內就能打發掉一餐的地方,這不但是台灣最獨特的餐飲形式,而且我認為還可以從中看出台灣的民情與人我關係。

「真的假的?自助餐有那麼特別?」我想應該很多人都會對我的答案置疑。我要強調的是,自助餐的形式並非台灣獨有,就算不是「吃到飽」的那種,一家小吃店羅列出十數種甚至數十種料理來讓顧客挑選,也不算是什麼稀奇的吃法,我起碼在日本、印尼、中國大陸和土耳其都吃過這種餐廳。台式自助餐真正的「神髓」所在,在於兩個別人都沒有的特色,其一是大多數的自助餐店家都是由客人自行取菜,每種菜愛吃多少份量,想要怎麼挑肥揀瘦悉聽尊便,相較之下,土耳其的自助餐是由客戶指定、店員打菜的,日本的食堂則是一份一份放好在盤子裡供人拿取,我唯一碰過跟台灣一樣讓客人自己挾菜的地方是在印尼,不過因為我懷疑那是因為在小島上人手不足才如此,我在印尼的都會區看到的自助餐就不是讓客人自己打菜的了。當然,台灣現在也有一些自助餐是由店員挾菜的,但那種通常是比較「高級」的自助餐,數量並不多,有的還是秤重計費,這點也大大不同於台灣自助餐的另一個指標特色 — 價格沒有標示,也沒有標準,一切隨運氣而定。

2019年12月9日 星期一

Light seeking light doth light of light beguile



有在網路上看新聞的人應該都會發現,台灣這五六年冒出了一股國際新聞熱潮。更早幾年,台灣的國際新聞的量可能還不如國際趣聞(例如當年超紅的蘋果41J作品),當年比較在意、比較固定會寫國際新聞的就是中央社,但那種國際新聞真的非常生硬,有點像是在寫訃文,格式和字數都很固定,大概就是在五百字上下交代某某地(通常是美國)發生了一件事,沒有前因沒有後果也不需解釋。但這一切在太陽花事件後有了大幅度的改變,不僅新的純網路媒體一家一家興起,風傳媒、端傳媒、報導者、上報……而且都把國際新聞當成重點經營項目,傳統的老媒體也開始在此著力,不只在電視台製播帶狀性的每週(甚至每日)國際新聞節目,各報國際組的報導內容也增加了,甚至衍生出一些有特定主題的單位,像是聯合報系的轉角國際、蕃薯藤的地球圖輯隊等。一時間,台灣人好像忽然變得好關心國際新聞,不只是媒體的數量變多,而且閱讀和轉載的數量也不差,彷彿是長久積累而未被開發的閱讀需求驟然得到了釋放,這背後的細節待我稍後再說,我想先談談為什麼這現象會在太陽花事件之後冒出來。

我以前說過,太陽花事件對台灣最大的影響或許是在於意識,而且是種無意識。台灣的國際新聞熱出現會在太陽花之後,可能的原因非常多,我不能也不想一一舉出(例如網路技術的成熟等),在此我只想提幾個跟本文較相關的層面。首先,我認為太陽花事件造成了一部份人(尤其是支持該運動的青年)有一種對國際能見度的焦慮感,雖然當時我們有許多語文人才不斷把各種訊息翻譯成各種外文向外傳播,但是得到的反響很少,甚至有些外媒的言論對這運動還不是那麼友善,相較於同一年的雨傘運動,外媒不僅大幅度關注而且一面倒支持,台灣人為香港欣喜之餘也不免有點心焦,而這樣的心態對於關注國際新聞、培養國際視角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當時也有注意的話,台灣這股國際新聞熱一開始的主要支持者、參與者其實就是年輕人,直到現在依然是年輕讀者居多,要我說的話,應該是太陽花事件讓他們對類似事件的敏銳度都提昇了,從而形成正向的關注循環。我另外還想提一個這股國際新聞熱潮能夠成功的背景條件,就是臉書等社群媒體的使用環境已經「成熟」,講清楚一點,就是媒體已經完全跨入網路化與臉書化,不僅如此,社群網路跟現實世界的藩籬也在太陽花事件後完全被打破了,凡出現在臉書上的便是現實,凡現實的必應該出現於臉書,當「萬事問臉書」已經是大家的口頭禪,當一般人與新聞圈從資訊來源到傳播方式都是憑藉於此,資訊傳遞的範圍就一定會擴大(深度就未必),那些純網路的新聞媒體就有了跟原本其他媒體較量的環境,而國際新聞就是他們最好施展拳腳、顯現自己不同以往的好地方,因為說白了,大家的國際新聞都一樣是從外媒統合編纂而來的,大媒體不會比較吃香。其他還有一些現象,像是網路公知的出現,他們不但三不五時會主動帶入一些國際訊息,而且也喜歡轉載國際新聞,這都是利於國際新聞發展的條件。

前一篇文章說了些讀國際新聞和讀歷史的相似處,這篇要更著力於此來談,而且我不打算像前一篇講得那麼抽象空洞,有些虛無飄渺,畢竟那篇文章有一半左右是我夢裡跟人講的東西,醒來後覺得有趣記下的。這一篇則是好多年前就想過要寫的,大抵就是在台灣的國際新聞風潮最流行的那個時期(這兩年又有點退燒了),有些內容也是當時就草草記下的,現在既然有了前一篇就順便將此補完,也算是我送給某個為了國際新聞每天累個半死的朋友的談資(或笑料),或許,連我這麼冷眼的人都願意寫這麼沒意義的文章了,他也可以「努力向上,不負諸君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