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on的隨筆網站

Wenson的隨筆網站

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Yet there is method in ‘t




這幾年,世界各地大學中的哲學系都面臨了嚴峻的生存危機,國內也陸續出現了哲學系所停招與合併或改名的現象。每有哲學人聚在一起,招生困難、出路狹窄總是常備的話題。然而即使言者憂心忡忡,卻似乎也沒什麼具體的辦法。事實上,不只是哲學,這些年很多「博雅教育」(Liberal Arts)的基礎學科都有嚴重的動搖,2008年之後簡直是每況愈下,年年還繼續挖地下室。從美國的例子來看,跟台灣也差不多,一方面這些學生的出路和收入在數據上看來變少了,繼而招生越顯困難,另一方面政府也開始緊縮補助,有些州政府甚至公開說不願意花稅金供養一些沒有明顯收益的學科,要唸請自己花自己的錢。然而在我看來,台灣的哲學卻還多了一個與國外沒有的現象,可以說學院裡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網路上卻是「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兩相對照,更顯奇異。

這些年,台灣的公共論述市場中,有多少打著「哲學」旗號而大行其道,或起碼露臉出頭的?隨便數可以湊滿一隻手,詳細算可能得要畫牆壁。現在隨便上網看看,有多少年輕人開口閉口就會講到Rawls、Dworkin、Sandel、Popper、Khun?這種風氣在我讀大學時是完全沒有的,當年除了哲學系的學生,絕少人會去碰哲學書,而且大家口中比較常出現的名字是尼采、康德、黑格爾、海德格、德希達這些人。然而,我不是說唸後面這些傳統大哲的人變少了(甚至有些可能還有增加),而是喜歡看法政與倫理學的人增加太多了。這現象部分當然跟特定的人物或團體的出現有關,例如朱家安或哲學星期五,但是如果市場沒有需求,手上有貨也很難賣得出去,更別說是如此熱銷了。在我看來,引發這樣的熱潮主要還是因為台灣的政經局勢,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學門受年輕人的關注程度也有成長(例如社會學、經濟學),有些本身也很有意思的學門卻似乎完全沒受惠於這波熱潮(例如歷史、人類學)。這是台灣特有的現象,我們對某些哲學的關切忽然有了爆炸性或指數級的成長,但是人文學科整體來看卻不見什麼起色。最明顯的差異在人類學上頭可以看到,我覺得人類學是絕佳的跨領域學科,許多不同的專長都可以在其中有所發揮,這些年人類學在國外越來越走紅,每年都可以看到有人類學相關的書籍站上暢銷排行榜,或是看到有哪些重要的學術研究乃至商業理論運用到了人類學,然而這熱潮可有傳到台灣?反而一些在本國銷售平平的哲學書籍,到了台灣還能賣得不錯,就算真看過的人有限,卻還是能成為話題書。

好吧,哲學紅了,然後呢?且不管學院如何,是否能趁勢利用這良機翻身,但是社會呢,有因為哲學變得更有思辨精神了嗎?老實說,我不太確定。

Full of sound and fury




又是好久沒寫東西了,眼見年終,偷懶也該有個限度。這篇文章擱在心裡好幾個月了,有些想法後來陸續有時事出現相佐,再不下手,恐又不得時宜了。正好這日臥病,工作也較閒散,就動手寫出來吧。

去年我曾寫過一系列的文章,談網路上的思辨現象與風氣。最近又有些感觸與心得,想想覺得應該也不妨記錄下來,有部分算是觀察,有些地方可以說是建言,甚至也有一些自言自語與癡心妄想。原本打算寫成一篇文章,不過後來決定還是拆成兩篇,第一篇先談這幾年形成的公眾論述環境,然後再寫另一篇談哲學這個學門的角色。也就是說,面對這個不確定的年代,我打算談談哲學在公共思辨環境中的發展與侷限,但是這篇先講大環境,哲學等到下一篇再說。

在〈思辨On Line〉那幾篇文章裡,我談了很多鄉民討論問題背後的心理狀態和基本條件,至今我覺得情況並沒有太大的變動,在這裡想談的可以說是另一個更大切面的觀察,也可以說是現象上的補充。廢話少說,我直接切入主題。我認為台灣公共論述環境在這幾年有幾個彼此相生相成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