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思辯On Line(三) - 有礙思辯的網路用語
我們這時代,不只資訊的變化速度很快,連資訊的載體都是幾年就換上一換。不過才十年前,部落格還是新聞媒體口中的未來霸主,現在卻已經是半老徐娘,眼看著恐怕還得成為昨日黃花。五六年前還很新潮的FaceBook,現在也已經成了最最普通的東西。幾年前商家想推銷自己,還會設個官網,窮一點的寫個部落格,現在則多半直接用粉絲團取代了。然而,即使都一樣是網路媒介,部落格卻還是跟臉書這一類的社群網站非常不同,其中最明顯的差異就在文字的數量與呈現方式。雖然部落格也可以圖文並茂,不過寫部落格時以文字為主體的人還挺多的,有心一點的往往每篇文章都是洋洋灑灑數千言,然而這在臉書上卻很少見,通常都是簡短的論述,甚至放個連環圖就了事,寫的人愛其方便,讀的人圖其快速,畢竟塗鴉牆上的資訊有如江海,很少有人能耐著性子,慢思細讀。
不只是文字少,臉書上的書寫還有一個隱性的特色,那就是寫作者心中預設的說話對象不同。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比較書本與部落格作者的寫作心態差異,然而現在當部落格日漸式微、臉書愈益抬頭,昔日的對比現在又有了另一層次第的遞嬗,書本之於部落格,竟然越來越像部落格之於臉書。臉書原本就有很強的聊天與對談性質,書寫的當下已經先在心裡預設了讀者是哪些人(通常是臉書好友),就算沒有設定隱私或閱讀權限,但是整體來看,書寫時心裡的那個框框還是比寫部落格還窄。事實上,這情況也不只限於臉書,PTT這一類的BBS也是如此,這種載體原本就是希望強化原始文章下方的回應與對話,有時候回文的份量或重要性還甚至超過原文。這在部落格時代是很難看到的。
當網路成為最大的公共意見載體,當社群網站成為最有效的意見傳播工具,這樣的講究快速、短小、你一言我一語的媒介成為資訊主流時,很多原本看似不重要的事情都有了不一樣的意義,原本被稱為次文化的網路習慣也有了不同於以往的影響力。我是幾乎不用PTT的人,以前像「踹共」這一類的詞我是透過新聞才知道意思的,可是現在用了臉書,幾乎所有的網路流行語、縮寫我都看得懂了。只不過,懂是一回事,喜歡又是一回事,我特別注意到某些流行的習慣用語或語句,常常看了感到很刺眼,因為裡頭有許多有礙複雜思辯的因子。在此我指的不是火星文這一類的東西,雖然我也不太喜歡,不過那頂多是閱讀上的困擾,而非思辯上的障礙。我說的是一些看似戲謔、方便的語詞,其中有很多還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不過似乎很少人意識到它們的「危險」。當然,這些用語並不總是有問題的,而且我相信我講完以後,如果有人拿我這篇文章去指責別人,對方很可能會說:「想太多了好不好,我哪有那個意思!」下頭我且先舉幾種例子給大家看看,這些都是極其常見的用語,我相信很多人天天看到,甚至天天用到。
1.XXX不意外、BJ4、認真就輸了…
想想看,你有多常看到「XXX,不意外」、「腦殘沒藥醫不解釋」、「你媽知道你在這裡po廢文嗎?」之類的用語?這種用語很簡單有力,跟你立場相同的人看起來會覺得很爽快,然而卻一點也沒有說出對方哪裡有問題,而且是根本不打算說明,罵完就算數。當然,你可以說「我懶得花力氣跟那種白痴對話」,的確我們沒有義務一定要跟對方論辯,也不見得一定要求取共識,尤其就像我前一篇文章裡說的,在網路上這樣做的效率很低。然而這種語詞不僅無益於思辯,而且還有害,因為它們的功能就是要嘲笑甚至激怒對方,所以只會引起意氣之爭。這一類的文字還有很多,而且光譜範圍還挺大的,從正面攻擊(例如「你媽知道你在這裡po廢文嗎?」)到側面嘲諷(例如「不意外」)乃至於消極勸說(「認真就輸了」),都可以算是同一組,就是「只想罵人或看人罵人,但不想追求是非對錯(通常是因為覺得『我一定對,對方一定錯』),或認為對錯在網路上不能深究」。
2.踹共、恐龍、人頭豬腦…
不想跟對方對談是問題,用群眾暴力要對方出來談也是問題。台灣現在每年都起碼有好幾個事件會招來一個又一個「反XXX粉絲團」,這種粉絲團通常是鄉民集氣表現暴怒的場地,議題越是火紅的,卻往往壽命越短,例如去年的Makiyo事件。此外最常見的就是一些司法判決,只要「不符合社會期待」(通常就是沒有判死刑)就會立刻有人高聲呼喊「恐龍法官」、「恐龍檢察官」,然而你問一下這些人到底有沒有仔細了解案情和法律條文,100個會有99個告訴你沒有,反正「用膝蓋想也知道這種人渣該死」。相關的議題我以前寫過好幾次,這種群眾集氣抒發義憤的情況,是最不利於思辯的場合了,因為大家都在情緒上,都只想聽同一種聲音,不要說聽不進其他可能了,就算有人要求用更複雜、更徹底的方式來檢視想法,也會自動被人公幹或忽視,結果就是在這些社會事件發生時我們都只剩下一種聲音,而且容易越走越極端,這也是民主不成熟的社會很容易出現的情況。
3.真男人、三寶、西餐妹…
稱呼他人「真男人」為什麼會有問題?我不是激進的女性主義者,但是我常常在這些詞語中看到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和偏見。像前陣子的新聞標題「正港真男人!劉寶傑爆氣譙菲律賓『幹!』」就是一例,這種稱對方「真男人」的用法,常常都是在鼓勵一種狠勁,好像要夠衝、夠狠、夠猛才算男人。然而,這跟「三寶」、「西餐妹」比起來又是小巫見大巫了,用(馬路)三寶這個字眼,嘲笑女人、老人、老女人都很不會開車,就好比外國人講woman driver一樣,就是道地的歧視,我在以前的文章裡面已經講過了,這裡便不再贅述。至於西餐妹,剛好最近搭上時事,我考慮可以寫篇文章,不過總之這也是歧視,簡單說,今天如果有個台灣男人在國外到處睡女人,會換來一樣的罵名嗎?有多少人會稱他man whore、Puma(這個詞沒有男性的對應用語)等等?我敢說被譴責的聲浪一定是女生的零頭而已,而且還有不少人會覺得是為台灣男人出了一口氣,甚至說成是「台灣之光」。
也許有人會問,好啦,就算這些都是歧視沒錯,但是哪裡有礙於思辯了?我要說,這些用語的問題不只在於歧視,那甚至只是結果,真正的原因和問題往往是出在「簡化」、「類型化」。這種情況並不只是出現在性別上,另一個常見的是種族或國族,可以說只要是跟社群、族群相關的問題都會這樣。想到這些分類,就只有自己小腦袋裡的那點刻板印象,男人就是要怎樣怎樣、女人就是該如何如何,而且這還不只留在個人的腦子裡,化成言語文字,放到網路上到處流傳、彼此強化,以致於我們講到相關議題時就容易變得很淺薄而單向,因為某些可議的心態已經變成是多數人的共識,甚至是前提了。對於社會議題來說,是非常不好的發展方向。
4.天龍人、689、609…
什麼?這也有問題嗎?當然,跟上頭一樣,都是以偏概全,只不過類型不同、目的不同。使用性別、國族這一類的刻板印象,通常不是出於有意識的行為,只是藉由一次又一次的使用來固化習慣(或自身的優勢);然而稱人家是「天龍人」,說人家是「689」,卻是在挑動敵我意識,設定想像中的邪惡敵人,這是有意識地在塑造刻板印象。性別、國族的刻板印象帶來的是偏見與歧視,而這種敵我的刻板印象帶來的也是偏見,卻還有仇恨。因為你是689,豬油蒙了心才會投給那個水母手,無能軟弱又有毒的馬冏…;因為你是天龍人,所以不把別人當人看,眼中只有尊貴的自我…。這種訴諸對方「就是居心不良、就是非我族類」的語言,不只容易造成衝突,也非常不利於社會議題的思辯,因為仇視矇住了眼睛,卻打開了嘴巴,每次的「對話」幾乎馬上就會淪於固守立場的謾罵。
以上舉的這些都只是例子,這些網路慣用語,有時候就像是個表情符號,大家看了心領神會,簡單幾個字就可以傳達很多意思,有時候一個語詞可以同時兼具好幾個問題,或是一個語句可以囊括好幾個用法(例如「689不解釋」)。我並不是反對「在所有情況下」使用這些網路用語,重點在於使用這些語詞背後的態度。有時候,即使是上述的用詞,但是用在不同的場合卻沒有什麼問題,真的純粹是好玩而已。例如今年棒球經典賽時,有些人大喊「打爆古巴,不解釋」,我相信就算古巴人看了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我不是要推行禮貌運動、有品運動,平時大家開開玩笑我也覺得沒有關係。然而,臉書這一類的社群網站有個風險,就是對話容易走火或歪樓,如果只是熟人之間隨口講講也就算了,有時候卻是旁人跑來摻一角,不知不覺就動上了火氣的情況屢見不鮮。畢竟網路(尤其是臉書)是一個太快速流動意見的地方,你很難要求人家慢慢想清楚你的言語,至於對方是否曲解了你的意思,說實在話,也很少有客觀的判準,尤其這裡是一個完全平等的地方,不論你的想法是深是淺、是偏見還是論辯,每個人都擁有發言權,每個人都有資格講點話。
這是我們時代交流的特殊形式,充滿危險,卻也充滿朝氣。
系列文章:
思辯On Line(一) - 新媒體時代
思辯On Line(二) - 為什麼網路上難有深度思辯?
思辯On Line(四) - 複雜的思辯 vs. 簡單的平庸
終於出來了。不過看到第四篇的標題,推測應該是與facebook這種簡單的按讚與分享就算呼應到了,會排擠到一般人進入到深刻思考的可能性有關。
回覆刪除一般鄉民也就算了,現在連一些打著科技或科學的招牌開粉絲團的人也是這樣,當你提出不同論點時,只會說「我愛怎麼講,你聽聽就好」,那我只好退團。
回覆刪除第二行有個成語用錯了喔!
回覆刪除半老徐娘嗎?這樣用應該合法吧
刪除明日黃花 不解釋(笑)
刪除感謝指教,其實兩者我都聽過,並不覺得一定要用哪一個才對。不過以這篇文章所言,我現在想想好像用「明日」更加合適(時間點還沒到),不過既然有人提出糾正,我就不改了,大家瞧著笑笑也行。
刪除XXX不意外那段
回覆刪除無異於思辯->無益於思辯?
是的,打得快了,又懶得校對,多有疏漏。這個就得修正才行,否則意思就相反了。
刪除http://www.thn21.com/base/yu/25096.html
回覆刪除東坡那闋詞我以前也讀過,但我並不認為「昨日黃花」絕不可用,因為「明日黃花」在東坡的詞裡雖然很好,放到一般用法裡未必就順。成語也是有公眾性的,只要用得好就可以算合格,否則愚不可及、大而化之、得意忘形等等就不會脫離原本的意思了。
刪除見解真是好到不想解釋XD
回覆刪除文筆精妙通練,說理清晰有力,而且切合時代需求,這篇應該放進高中課本裡才對。
回覆刪除台灣已經快沒救了好嗎,高等教育氾濫、父母寵愛、網路流行
回覆刪除造成了除非你很潔身自愛可以讓自己的語詞表達與能力加強很快,
否則根本就一堆奇奇怪怪的語詞,當然也會有一些後現代擁護者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