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梵谷 看畫 藝術 孤獨 — 請以商業化約


工作連續忙了幾日,昨天總算有一天得閒,在女友的糾纏建議之下,兩人前往歷史博物館去看畫展,
主題是「梵谷 — 燃燒的靈魂」,這畫展的消息我亦是知悉,不過從未動念要一窺究竟。
這次的梵谷畫展在電視、廣播、網路上都有過相當的宣傳,吸引了不少人前往「朝聖」,
雖然我也喜歡梵谷,但要我自己去看這畫展的話實在不太可能,或者該說,我不愛看這類大師畫展,
一來人潮洶湧,想好好看一幅畫動輒得要排隊;其次說得難聽點,就算全部都展出複製品對我也根本沒差,
因為我根本看不出差異,則還不如去看畫冊、上網看畫等等,更是簡單而自在。



從捷運中正紀念堂站出來,這裡有畫展的接駁專車,也有販售特惠門票。
主辦單位頗費了一番苦心,特別把普通的車子打扮妝點成「梵谷公車」,
不僅外表是個大大的梵谷自畫像,內部也以多幅畫作來呈現畫展的主題與氣氛。





公車車頂是梵谷筆下的星空。



雖然不免濃厚的商業氣息,不過這樣的公車在我眼裡的確美觀許多,起碼主題性十足,
讓人搭車時除了呆望窗外,也可以仔細一點一點拼湊裡面的「梵谷元素」,至少提供了點娛樂吧。

進了畫展場館,女友問我要不要租個導覽機器,我一口回絕。
這是我的習慣,對於文學、音樂和美術皆是如此,我一向不愛先看些節目單或作品簡介之類的東西,
我喜歡先從自己原始的觀點出發,這樣一來看到什麼便是什麼。
如果先看了些背景介紹之類的東西,觀賞作品時便很難不被這些外力所左右;
人家說梵谷畫沒臉的漁夫漁婦是為了強調出人的身體與姿態,又有些人說這是一種現代主義的預示,
甚至有的說這是他對人道主義的態度表現…這些或許對,或許不對,但我總不希望先接受這些人的「暗示」再看畫。


或許有些人對我的作法不以為然,畢竟難得去看一次大師的作品,先作好一些功課在去豈不能更有收穫?
也許是吧,但我本非行家,這些「惡補」對我來說沒辦法補足多少欣賞的能力,卻先增加了不少想法上的負擔,
所以我還是信賴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內心,對於看不出什麼興味的畫我一瞥即過,
不會再去計較其中有多少我沒看出來的精奧之處,也不去閱讀畫作前方的導覽文字。
如果碰到了讓我眼睛一亮的作品,那便可以細細觀看,真的覺得有意思後再來讀讀導覽,
萬一覺得這作品深得我心,那回家後更可以去查詢背景資料、看看別人的剖析,並觀之再三。
畢竟說穿了,這些作品不會只有在那些展覽中才看得到,有心多知道一些的話再另外找資料便成,
我又不是專家級的人物,現場觀賞真跡也看不出其中與複製品的差異,何必要求自己一定要在展覽中看出些什麼門道?


這次展覽中最讓我喜愛的,便是這幅「聖雷米療養院的花園」。
這是梵谷在精神病院中的作品,卻頗像我這種無聊份子會想畫的題材和場景。
有時候我會揣想,如果梵谷沒有精神病、沒有自殺,那他今日的名氣會減損多少?
我相信他仍然會是大師,會是專家眼中的瑰寶,但是對於像我這般不懂他到底好在哪裡的人來說,
梵谷的瘋狂與自殺是多麼引人遐思的事情?彷彿在畫作裡我們可以潛入一個瘋狂天才的心靈裡尋幽探密,
如果他不瘋,不割下自己的耳朵,不對著自己開槍,於浮世蒼生乃是何等的一種「缺憾」呢?

與梵谷相仿,我常想起尼采,他們時代相當,際遇也有頗多可類比之處。
余光中說梵谷「生前沒人看得起,死後沒人買得起」,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靠梵谷的相關周邊商品賺錢;
尼采也是如此,活著的時候是一個沒人重視的無聊學者,整天瘋言瘋語,現在卻有個所謂的「尼采工業」。
這兩人今天獲得了生前想都想不到的功名(尼采雖然說自己的時代終將到來,但我相信那毋寧該是信心喊話),
而他們的瘋狂和不遇卻成了他們今日名聲的養料,不知多少人因此而對他們更感興趣,更覺得他們了不起。
然而,這樣的人物,我想,畢竟是過去了,我們的時代不會再有這樣的人,
在媒體、網路、全球化之外,我們只被允許擁有有限的孤獨,再也不會有這樣終生只能與自己為伍的心靈出現。


走出畫展展場,歷史博物館安排了一條崎嶇而漫長的展售商品之路,
逼得每個人都得從這鋪天蓋地的梵谷商品之中穿梭,遇有捷徑處還派人把手,輕易不得放行,
就是要你盡量多看到一些商品,多從剛剛觀展的熱情中找到屬於現代人「藝術衝動」的宣洩出口。
驀地我為梵谷感到難過,為表起碼的尊重,我快速穿過擁擠的甬道,無視工作人員的叫賣,趕往遠方的出口。

4 則留言:

  1. 敢一口回絕 女友應該發你好人卡

    這篇是放閃光的吧 多少卡迷希望有人糾纏呀

    還有拍照是掩護拍正妹吧 交真相



    看印象派聽說要注意光影 聽說會出現一座橋

    我是都看不懂

    還有我的畫為何不能賣錢?

    版主回覆:(03/28/2010 07:42:14 PM)


    一口回絕女友,應該是被發「壞人卡」才對吧!

    至於掩護正妹....你多慮了,該公車上多是比丘尼、歐巴桑,年輕女子就屬我女友最正而已。

    回覆刪除
  2. 閃光文+1



    但是寫得很好,真是一篇美文。

    尤其是「我們只被允許擁有有限的孤獨,再也不會有這樣終生只能與自己

    為伍的心靈出現。」

    真是對這個時代的反司。當年如果有網路,梵谷應該就不是梵谷了吧!

    版主回覆:(03/24/2010 11:25:26 AM)


    當年如果有網路,梵谷可能會更早發瘋吧....

    回覆刪除
  3. 我也同意



    那些推銷員的叫賣聲



    破壞了 參展的雅致



    瞬間 梵谷都變庸俗了

    版主回覆:(03/24/2010 11:26:14 AM)


    商業行為是不可免的,畢竟賠錢的展覽沒多少人肯辦,不過搞成那樣真的很不堪。

    回覆刪除
  4. 我對於模糊的臉還蠻有感覺的,因為模糊的臉感覺帶走了大人複雜的情緒,正因為沒有表情,一切回歸

    到了最當初的原點。

    版主回覆:(03/27/2010 08:17:16 AM)


    只要是自己的感覺,不是鸚鵡學舌,那看到什麼都好。

    回覆刪除

1.請不要對我用敬語,例如「您」、「Sie」等等。
2.我尊重任何言論,但請諸位至少留個代稱,否則回覆時很不方便。
3.有時候留言會被系統誤判為垃圾廣告而封鎖,我會定期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