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Full of sound and fury




又是好久沒寫東西了,眼見年終,偷懶也該有個限度。這篇文章擱在心裡好幾個月了,有些想法後來陸續有時事出現相佐,再不下手,恐又不得時宜了。正好這日臥病,工作也較閒散,就動手寫出來吧。

去年我曾寫過一系列的文章,談網路上的思辨現象與風氣。最近又有些感觸與心得,想想覺得應該也不妨記錄下來,有部分算是觀察,有些地方可以說是建言,甚至也有一些自言自語與癡心妄想。原本打算寫成一篇文章,不過後來決定還是拆成兩篇,第一篇先談這幾年形成的公眾論述環境,然後再寫另一篇談哲學這個學門的角色。也就是說,面對這個不確定的年代,我打算談談哲學在公共思辨環境中的發展與侷限,但是這篇先講大環境,哲學等到下一篇再說。

在〈思辨On Line〉那幾篇文章裡,我談了很多鄉民討論問題背後的心理狀態和基本條件,至今我覺得情況並沒有太大的變動,在這裡想談的可以說是另一個更大切面的觀察,也可以說是現象上的補充。廢話少說,我直接切入主題。我認為台灣公共論述環境在這幾年有幾個彼此相生相成的變化:

一、臉書化

任誰都看得出來,社群網站已經是台灣目前公共論述在傳播、交流的最大載體,其中又以臉書為主,因為大多數使用Twitter、Google+、Plurk等其他社群網路的人也還是會用臉書。早個幾年,當時網路上一些常見的「意見領袖」,例如朱學恒等人,莫不花費莫大時間心力經營部落格,累積數年心血後逐漸成為一方之霸,然而現在的意見指標人物(就是臉書上追蹤者較多的人)有不少都是爆紅的,只要幾次的驚人之言或驚人之舉,很快就能聚集到眾人目光。反過頭來我們也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當年靠寫部落格走紅的人現在也都不太花時間在這上頭了,因為發篇部落格文章的難度比寫篇臉書訊息高太多了。況且只要你的臉友一多,你也就能看到他們最近在談些什麼、看些什麼、轉貼些什麼,此時順手也來搭個話頭,只要其中有一兩句妙語馬上就會有無數轉載,輕鬆方便而且一樣有人氣,既然有了如此高的成本效益,部落格受到冷落也就是必然的趨勢了。

社群網站不只排擠了逐漸式微的部落格,也對傳統的報章雜誌造成巨大衝擊,不但影響力不斷減少,而且也必須依賴社群網路才能發揮作用。以前的社論印在紙上,多只是對個別讀者的單向陳述,不太容易看出對於整體社會的影響力,現在的社論或評論已經成了網路上眾人轉貼的內容,傳播效果上馬上出現量化的結果,而且在轉貼會跟評論、討論一起發生,構成一個更複雜的意見網絡。我這裡所謂的「複雜」只是指傳播的方式,討論問題時的複雜度到底增加了多少還很難說。畢竟網路是一個讓人發言時容易誇大、戲謔、造作的環境,能夠就事論事好好討論的機會真的不多,通常要嘛是一群意見相似的人聚在一起批鬥和取暖,不然就是意見不同的人相撞擊後吵成一團,而兩者最後都往往流於各自表述甚或意氣用事。不然請各位回想看看,上次在臉書上看到意見不同的兩造最後有達成一些共識是什麼時候?至於講來講去就是罵對方幾句,看誰撐到最後一個回嘴,這樣的比例不知道要高上幾(十)倍?


二、戰鬥化

我在〈思辨On Line〉系列說過,網路對於促進思辨能力是有助益的,因為我們很容易就能看見不同的觀點。然而從這兩三年的趨勢來看,尤其是今年碰到太陽花運動和年底的大選,我覺得這話應該要有點補充:網路對於個人的思辨能力很容易有所助益(只要你願意利用),但是對於公眾的友善討論風氣反而可能是扣分的。《紐約時報》前陣子有篇文章〈How Social Media Silences Debate〉,根據美國民調機構Pew Research Center和Rutgers University的研究結果,當人們發現自己社群網站上的朋友與自己觀點不同時,會傾向保持沉默(而且還會影響現實生活中的表達意願);反之當人們發現自己贊同臉友的意見時,則很容易就大張旗鼓地加入話題,而且彼此強化信心,越講越大聲。這種類似「沉默螺旋」的說法很早以前就有了,我以往多抱持著比較保留的態度,然而看看現在社群網站上的公共討論方式,我覺得沉默倒是未必,但是「分極化的螺旋」倒是免不了的了。

既然社群網站是我們現在公共討論的最大平台,而轉貼數和留言量是最具體的影響力觀測依據。那麼我要問的是,哪一種言論會得到最多人的「讚」和「轉」?很遺憾地,「打臉文」通常都是第一名,如果能把另一種不同的觀點或立場拿來攻擊批評到體無完膚,一定可以獲得瘋狂轉貼。請注意,我的意思不是說大家不應該寫或看打臉文,而是當打臉文成為走紅言論的大宗時,反映出來的大概只有兩種可能情況,一個是立場周延程度的不對稱,講白話一點就是剛好真的有一方的言論品質都很低落於是只好狂挨打,另一種情況就是大家已經殺紅了眼,只要看到有可能會打擊對手的話語就覺得爽。當然,幾乎所有的打臉文都會認為自己屬於第一種情況,我們的對手就是那麼蠢,然而實然上真是如此嗎?如果是的話,那反而也是另一種悲哀,因為這代表了台灣的思想環境還很幼稚,連立場足以相抗衡的兩造都還沒有辦法發展出來。

台灣當然還是有人在寫比較細膩、周延、不帶情緒的評論文章的,但是這種文章的市場真的相對很小,而且經營這種市場也的確很辛苦,自然我們也就沒有幾個曾柏文這樣的人物。打臉文或戰爆文的興盛,一方面除了反映出立場的極端化之外,也常伴隨著一個網路現象,就是大家在看評論文章的時候,真正在意的不見得是論據或論證的好壞,而在攻擊的火力,換句話說,大家真正想做的是「尋找武器」,看到一篇跟自己立場相近的文章就快點轉貼來佐證自己的「道理」,問題是,這樣不僅會讓情緒滿點的文章比較容易出頭,而且就算文章本身寫得有理有據,眾人也往往只是草草閱讀與探究,反正轉貼了以後就當成了是自己思維的一部分,卻不問到底這樣的說法道理何在。我曾有過多次經驗,看到有人轉貼網路上的評論文章,甚至包括轉貼我的文章,結果深談之後發現對方其實根本沒有想清楚,只是看個印象就拿來用了。按讚即肯定,轉貼即擁有,這是社群網站時代才會出現的特有心態,但卻可能不是好事。我真心地建議大家,下次要轉貼文章之前,不妨先試著自己對自己解釋一下這篇文章的論據,究竟打到了什麼,是不是有哪裡可能失準,有了這樣起碼的過濾後再轉貼,這樣起碼可以確保自己真的在這之中有了累積與收穫。


三、平台化

雖然社群網站勢力抬頭,但是部落格形式的文章並不因此就棄甲認輸,除了少部分人負嵎頑抗之外,更多的則是採取團結策略,聚集一票寫手形成意見平台,並以此打造出言論品牌,順利的話就能逐漸產生越來越大的磁吸效應,原本就有名氣的寫手圖個方便,沒沒無聞的新手也可以附驥尾而名益彰。這種平台化的寫作聚落其實很早就有了,但是真正成功發展、大紅大紫還是這兩年的事,最好的例子就是想想論壇,另一個也很成功的例子是泛科學,不過後者還是以介紹科普為主,與公共議題較為無涉。這種聚落化的寫作平台要能成功,除了一開始要有幾個功力不錯的寫手進駐之外,更重要的其實還是要「合於時宜」,尤其要針對現在網路鄉民們最關心的熱門議題入手,反正人多點子就多,專長的種類也多,因此特別擅長從各式各樣非典型的角度來分析時事或話題,如此便能顯得有趣又不落於俗套,這在社群網站時代乃是一種很好的賣點,人氣自然很快就會聚集。相比之下,也可以知道為什麼很多比較老的寫作平台,例如苦勞網,比較不容易獲得鄉民青睞。

雖然建構寫作平台看來好處多多,但是背後的成本和風險也不小。我這裡說的成本還不算進稿費,主要指的是人力成本,畢竟這平台是一個集體品牌,如果任由寫手們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完全沒有審核把關機制,結果就是變成了個人部落格的大雜燴,寫作風格與水準容易變來變去。然而審稿說來簡單,但是處理評論文章的尺度相對比較難拿捏,要找個鎮得住場子又有時間與意願配合的審稿人並不算容易,而這些都是無形的成本。此外,這種寫作平台也大多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參與其中的寫手通常立場都是相近的(這樣對於品牌的經營也有好處),文章雖多,看似洋洋灑灑,眾聲喧嘩,但是對於容易犯偏聽毛病的網路鄉民們,也可能會助長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態。


四、實體化

網路時代的一個常見現象是正反相生,奇正相成。即使各式各樣的文章和言論在網路上垂手可得,但是有些人光看還不夠,反過來更想要親自參拜一下言論的生產者。大家不難發現,這幾年有很多小規模的座談會或講座到處都在舉辦,可謂是遍地開花,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哲學星期五。這一方面是因為近年台灣開設了大量的咖啡館與二手書店等小型的藝文空間,辦這種活動可以增加收入與人氣,可謂是魚幫水、水幫魚,另一方面也有賴於網路的發達,舉辦一個講座只要在臉書上公告一下就會有人來,需要付費的話也有現成的購票系統,如果碰到免費而且有大咖出現的時候,要招攬個幾十到上百人前往一點也不是難事。於是乎,一些言論有能見度的網路寫手,會逐漸轉入實體活動,畢竟很現實的是網路很難收費,實體活動卻能有收益。這情況常讓我連想起邀請國外一些「大師」來台灣演講,其實多數人講的內容都沒有新意,而且演講受限於形式與時間,深度往往不如文字書寫,但是大家還是會買單,願意花大錢去朝聖。當然,現在流行的小規模講座沒那麼假掰,不僅議題通常比較明確、細緻,而且因為人數不多,所以比較有機會跟講者互動,講簡單點就是C/P值比較高,更何況有不少活動都是不收費的,講者和聽者憑著滿腔理念與抱負,一起與會相談。對民主國家而言,這現象應該都是值得鼓勵的,不論他們談的內容你喜歡不喜歡。

理想上,實體活動既然去除了網路上不利於思辨的環境,應該有助於深度對談才是,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一方面就像前頭講過的,「同氣相求」的心態其實已經延伸到了現實世界,只要稍微觀察一下就可以發現,許多講座的參與者重複比率很高,換句話說,這些人可能只是把他們在網路上找兵器的習慣延伸到實體世界,所以老是參加某些場子,另一派的聲音則是聽都不想聽。綜觀以上幾點,我似乎可以說,只要是在群體的場合裡,(現在的)人就很難有跟不同意見的人對話的機會,更遑論要有什麼深度思辨的交鋒了。然而,對我而言,這卻是哲學最重要也最美好的一面,這些就放在下一篇裡頭再慢慢說了。


6 則留言:

  1. 很贊同你的論點。前一陣子我也寫過類似文章,討論網路社群媒體對民主思辨和討論的影響。整體來說,我並不樂觀,因為網路社群的技術特質會讓你在文中所提的種種問題更加惡化。拙作敬邀參考:http://bit.ly/1HTI28n

    回覆刪除
  2. 希望下一篇可以快點看到!

    回覆刪除
  3. 非常謝謝您的分享!

    回覆刪除
  4. 很喜歡您的文字,很能令人深入思考,謝謝。
    我平常也有在看經濟學人,有時會選一些喜歡的文章來翻譯,不過無法寫出像您評論民主化程度那樣的文章。

    回覆刪除
  5. 如果你這篇文早個兩年發,我會給你一個贊!2014年底才發現,未免也太後知後覺?RSS的興起造成一陣子BBS寫手紛紛跳槽部落格,部落格寫手紅起來,那是2007~2011左右的事(更早是2002-2005年左右的電子報訂閱流行期)。SNS社群興起取代部落格影響力,是2010-2012年後的事。

    回覆刪除
    回覆
    1. Wenson兩年前確實寫過相關的文章,建議你可以去看一看。

      刪除

1.請不要對我用敬語,例如「您」、「Sie」等等。
2.我尊重任何言論,但請諸位至少留個代稱,否則回覆時很不方便。
3.有時候留言會被系統誤判為垃圾廣告而封鎖,我會定期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