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Life of Pi - die Dichter lügen zuviel



12月中旬的夜晚,和女友一起看完《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後,已是凌晨一點半。
1月1日的凌晨1點,剛看完跨年煙火,我與王老先生直奔西門町,我又看了一遍。
看完第一遍之後,我就打算要寫篇文章談談這部電影,不過一來沒啥時間,二來想先看完原著,
沒想到後來懶勁一發拖到了現在,趁著看過的內容還沒忘,再不寫也不成了,這幾天試著「爆發」一下,多寫幾篇吧。

我一向喜歡李安的電影,而且是看完他的電影後會去看原著的人(《理性與感性》和《色戒》則是事先看過)。
雖然台灣觀眾對於李安的《色戒》好評如潮,我卻覺得不太中意,張愛玲的原著本是恰到好處,拍成電影卻猛灌水,
撐出來的模樣雖然還是有原來的輪廓,卻也失去了魂魄,徒有張腔。這次《少年Pi的奇幻漂流》卻剛好相反,原著厚厚一本,
內容複雜萬端,但是李安有辦法挑出箇中的精髓,再拍出他要的心魂,看完小說之後,反而覺得電影的手法要好得多。
網路上解說劇情的文章已有不少,不過沒看到有什麼人從文學的層面來探討原著和電影,我且說點心得給大家聽聽。
以下的內容將有大量《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劇情探討,沒看過電影或想看原著的人請自行斟酌是否要看下去

Life of Pi的作者Yann Martel說不上是個很有名的作家,甚至這本小說的文學屬性也頗讓人感到質疑,
照理說,英國人向來不太喜歡Yann Martel這種奇幻風格,而講到印度又實在有太多前人巨著在彼岸坐望,
可是偏偏此書卻得到了素來標榜純文學傾向的英國文學界最高榮譽「布克獎」,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
說實在話,這書雖然寫的是印度人,但是對於印度的描繪非常平板而單薄,然而英國因為歷史因素出過很多寫印度的大家,
E.M.Forster的《印度之旅》、《窗外有藍天》都是到現在看還很有意義的作品,V.S.Naipaul對印度更是如數家珍。
Naipaul甚至在2001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隔年Martel才拿到布克獎(比Naipaul拿布克獎晚了31年),
Life of Pi雖然是一本很有趣的小說,但是沒有什麼寫實之處,不太像純文學,反而放進了很多奇特的知識,
前面95%讓人可以輕鬆讀完,但真正的重點在於這最後的5%,也就是Pi講了第二個故事版本的地方,
把前頭那些磨磨叨叨的細節變換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真相」,我們這才發現原來這是本「後設小說」,
才知道這個敘事者,這個「觀點」其實有可能是靠不住的,必須回頭細想許多機關,才知道原來故事裡暗藏了玄機。
21世紀以來,後設小說似乎不再像上個世紀那麼興盛了,Life of Pi算是早年風潮的餘韻,手法也算出色。
大家不妨想想,如果故事一開頭就告訴你,要講一個在漫長的漂流過程中吃人的悲劇,我們看了反而不會覺得那麼恐怖。
利用後設手法之後,讀者藉由作者提供的線索而重新理解故事的內容,這時發現到的「真實」會比直接呈現還有震撼力。
Yann Martel把一個具有魔幻色彩的故事,用精采的後設手法表現出來,而且除了前面談信仰的部份之外,
整本小說流暢又引人入勝,這的確是他的過人之處。不過,我覺得李安的表現手法,比原著更加可圈可點。

前頭說到張愛玲,剛好前陣子在《印刻》上頭看到顏擇雅寫《小團圓》和其他幾篇張愛玲晚期小說的文章,
以前也看馮睎乾寫過類似的東西,談的都是張愛玲晚年如何大量採用了中國小說獨有的技法,像是草蛇灰線、穿插藏閃等,
而《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其實也有,不過小說因為太過雜亂,難以聚焦所以效果被沖淡了,電影反而沒這個問題。
所謂的「草蛇灰線,伏脈千里」,指的是作者通篇一再反覆卻又不露痕跡地使用某一關鍵象徵或形象,
到最後讀者發現原來可以把整個故事依據這個線索串在一起,好像一條隱藏起來的線一樣,
用金聖嘆自己的話講就是:「驟看之有如無物,及至細尋,其中便有一條線索,拽之通體俱動。」
在電影裡,李安幾乎讓每個重要的意象都不只一次出現,初看不覺得有什麼關連,細細回想才發現原來「通體俱動」,
而且李安在情節裡加進了很多呼應或反襯(例如後面會談的記憶與遺忘),達到「一擊數鳴」的效果,這也是標準的中國技法。
另一方面,Yann Martel自己也用上了一些類似「藏閃」和「棉針泥刺」的技法,李安也沿用了原著的手法,
雖然都用得不算通透,不過也算是難得在西方小說裡可以看到這種以往只有在中國小說裡會看到的東西,讓我備感親切。

純文學的東西暫且點到為止(否則很多人會睡著),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自己去看看這些技法,想想李安是否有充分發揮。
接下來我想談的是大家談到這個小說或電影時一定會討論的:Pi所說的兩個故事,到底哪一種版本比較可信。
其實,從原著小說來看,Yann Martel並沒有真的告訴讀者哪一種故事版本才是對的,到底船上有沒有老虎乃是個謎。
書裡頭留下了很多線索,有的是講人性與獸性,有的是講動物的習性,但是都可以解釋為是在為「吃人版本」鋪路:

1.(作者序
小說就是有選擇地改變其實,不是嗎?不就是通過扭曲真實而揭示其本質嗎?

2.(父親「教」他動物有多殘忍之後,Pi的獨白
我付出了代價,瞭解到父親相信還有一種動物甚至比我們更加危險,而且這種動物非常常見,在每一座大陸上,每一處棲息地都有:可怕的物種Animalus anthropomorphicus,即人眼裡的動物。我們都遇見過這種動物,也許甚至還養過一隻。這是一種"漂亮"、"友好"、"可愛"、"忠誠"、"快樂"、"善解人意"的動物。

3.(Pi回憶從前在動物園裡看到的「獸化論」
我們自己的動物園裡也有給人怪異懸念的捕食者——被捕食者關係。有一隻老鼠和一群蝰蛇一起生活了好幾個星期。其他被丟進飼養箱的老鼠都在一兩天之內不見了,而這只棕色的小瑪土撒拉卻為自己築了一個窩,把我們給它的穀子儲藏在好幾個它躲藏的地方,而且就在蛇的眼皮底下跑來跑去。我們感到非常驚奇。我們豎了一塊牌子,讓遊客注意這只老鼠。最終它以一種奇怪的方式結束了生命:一條小蝰蛇咬了它一口。這條蝰蛇沒有意識到這只老鼠的特殊地位嗎?也許是不適應它?不管是什麼情況,這只老鼠被一條小蝰蛇咬了一口,卻被一條大蝰蛇吞了下去,而且是立刻吞了下去。如果有什麼魔咒的話,那麼魔咒被小蝰蛇打破了。在那之後,一切恢復了正常。所有老鼠都以正常的速度消失在蝰蛇的食管裡。

4.(Pi看到船上有鬣狗時,對於鬣狗的介紹
在進食的興奮之中,意外的同類相食是常見的事……有什麼是鬣狗不吃的嗎,這是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一旦同類死去,它們對屍體的厭惡會持續大約一天時間,然後便將屍體(耳朵和鼻子被它們當做開胃小菜大口吞下去的同類的剩餘身體)吃掉。

5.(Pi對於「恐懼」的剖析
這件事很難用語言表達。因為恐懼,真正的恐懼,從根本上使你動搖的恐懼,當你面對死亡時所感覺到的恐懼,像壞疽一樣在你的記憶中築了巢:它想要讓一切都腐爛,甚至包括談論它的語言。

6.(Pi在快要餓死之際,因為產生幻覺中而與老虎進行的對話
"我很好奇,告訴我——你吃過人嗎?"我很懷疑。動物當中的食人者比人類當中的謀殺犯還要少見,而且理查德·帕克在他還是個小虎崽的時候就被抓住了。但是誰能說他媽媽在被"口渴"抓住之前沒有抓過一個人類呢?
"什麼問題啊。"理查德·帕克答道。
"似乎有道理。”
"有道理嗎?"
"對。"
"為什麼?"
"你有吃人的名聲。"
"是嗎?"
"當然。你看不見這個事實嗎?"
"看不見。"
"好吧,讓我來說清楚你顯然看不見的東西:你有那個名聲。那麼,你殺過人嗎?"沉默。
"怎麼?回答我。"
"殺過。"
"噢,這讓我的脊柱都在打顫。殺過幾個?""兩個。"
"你殺過兩個男人?"
"不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是同時嗎?"
"不是。先殺了男人,再殺了女人。""你這個怪物!我敢打賭你一定覺得挺好玩。你一定覺得他們的喊叫和掙扎很有趣。""並不完全是。"
"他們如何?"
"他們如何?"
"對。別這麼遲鈍。他們味道如何?""不行,味道不好。"
"我想也是。我聽說動物的嗜好是後天養成的。那麼你為什麼要殺死他們呢?""因為需要。"
"怪物的需要。後悔嗎?"
"不是他們死就是我死。"
"你把這種需要表達得很簡潔,毫無道德感。但是現在後悔嗎?""那是一瞬間的事。是當時的情況造成的。""本能,那叫本能。還是回答問題吧,現在後悔嗎?""我不去想這件事。"
"完全是動物的定義。你就是個動物。""你是什麼?"
"一個人,我會讓你知道的。"
"自吹自擂的傲慢。"

7.(Pi獲救後,日本人對於他故事的質疑
"根本沒有發現老虎的蹤影。這有點兒令人難以相信,不是嗎?美洲沒有老虎。如果外面有一隻野生的老虎,你不認為警察現在已經聽說這件事了嗎?"

即使有許多可以用來支持第二個故事版本(Pi就是老虎)的線索,但是原著並沒有給予足夠的線索來判斷作者的意圖。
然而,原著是原著,電影裡頭就是另一回事了。網路上有很多探討這部電影中各項隱喻的文章,我也看過不少,
在這裡我不再引述這些論點,而要從原著的角度來看李安的手筆。由於原著的篇幅太長,李安拍電影時刪去了很多東西,
尤其是前頭對於宗教本質的冗長探討更是幾乎刪得乾乾淨淨。反之,即使電影時間有限,李安也加了一些原著裡沒有的東西,
從這些添加的內容來看,可以看出李安明顯就是偏向第二個故事的版本,電影講的是一則吃人、食母的恐怖故事:

1.Pi為了說服他的同學們不要叫他「Pissing」,因此在課堂上背了超長的圓周率,這是原著中沒有的。一方面可以讓角色的形象更鮮明,而且也表現出Pi有驚人的記憶力,可以襯映於他對於兩次「道別」時會「遺忘」的怪現象,用記憶力的反差告訴我們,他不是記不住,而是不願意記住。

2.教會裡Pi偷喝聖水,牧師對他說「you must be thirsty」那一段,這是非常重要而直接的指涉,串起了Pi與Richard Parker的本名,這種另類的「三位一體」是非常聰明的手法,書中只有討論基督教義,並沒有這句話。

3.Pi的小女朋友阿南蒂是電影裡加進去的,可以呼應「蓮花」和「遺忘」的意義。想當然耳,在海島上對樹根綁上當初阿南蒂贈送的「告別手環」,書裡也沒有。

4.Pi一家人在船上吃飯,跟廚師起衝突的情節,也是書中沒有的,藉以讓兩個動物(斑馬、鬣狗)指涉的角色現身,讓觀眾對於兩者的性格有基本的印象。

5.在書中沒有鯨魚躍起那一段,當然Pi也就沒有因為鯨魚衝擊水面而喪失糧食和飲水,他是一直撐到最後餅乾都吃光了才開始吃肉的,原本的餅乾是12人份,因此撐了很久。

6.Pi和老虎的臉孔交錯看向海底,看到Pi母親的臉,也是書中沒有的。


當然,電影和原著之間的增減不只以上我講的幾處,不過這幾處可以算是「明證」,李安的確是偏好第二個比較恐怖的版本。
其實,在原著中即使是第一個版本也有吃人的情節,Pi在到達無人島前還碰過一個同樣漂流在海上的人,
對方欺負Pi暫時性眼盲,想誘騙他入甕後殺了他,可是沒想到反而被Richard Parker所噬,這段在電影裡刪去了,
這個人在小說裡也是個「三位一體」,換言之鬣狗、廚師、漂流者指的是同一個對象,而Pi承認自己有偷吃一點他的肉,
在小說裡這並不算突兀,因為Pi在飢餓之下吃過太多東西,包括Richard Parker的糞便,有現成的人肉不吃反而怪異。
不過,在這個漂流者死後不久,Pi就到了無人島,無人島影射吃人應無疑義(很多人寫過分析,我便不贅述了),
但小說裡到底吃的是誰並不確定,可能是廚師而非母親。真要說起來,小說中無人島講的是廚師還比較合理,
不過到了電影中這個角色則應該是母親比較對,這些都沒什麼問題,真要說讓我比較困惑的是島上的狐獴(meerkat),
很多人說它是影射蛆,我覺得未免有些「望影生義」,查查狐獴的特性,也只看到這種動物會殺死有競爭關係的同類,
而且母獸還會殺死其他非親生的幼獸(這在動物界算不上稀罕),小說和電影中都沒有多做解釋,算是較為不可解之處。

不論電影或小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不可解之處還有很多,只要仔細想想就會發現一堆疑點。
故事中可以確定的東西很少,最確定的應該是漂流的時間(227天),但是漂流中發生什麼卻沒有客觀的證據。
首先,如果你相信第二個吃人的版本才是對的,那麼就不該相信第一個版本所說的,鬣狗在第二天就殺了斑馬和猩猩,
原因很簡單,當船上還有很多救難食物時,大家是不會選擇吃人的,一定是被逼到絕境後才會如此,
這也呼應了為什麼食人島(或叫無人島)在比較後期才出現。然而這麼一來,Pi在中間講的那許多細節,
包括如何餵養老虎、如何跟老虎相處等等,時間順序上就都發生了問題,因為「老虎」是在殺了鬣狗(廚師)之後才出現的,
而廚師和Pi的母親之死亡只間隔不到一天,所以不論Pi吃的是誰,老虎(獸性)出現的時間都比故事裡講的晚了很多。
我們可以確定Pi的故事裡充滿了編造,而這樣的編造乃是為了讓他可以繼續面對人生,這讓我第一個想起的,居然是尼采。
尼采有句名言:「沒有事實,只有解釋」,雖然原句講的是形上學和知識論,但是用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上竟也若合符節,
對尼采來說,沒有所謂正確的解釋,所有的解釋都是某種編造(Dichtung),因為生命的真相是讓人無法忍受的,
所以人必須編造故事(dichten,這個字的一般意思是「寫作、寫詩」),目的正是為了讓生命可以繼續下去,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Pi實際上是個Dichter(詩人)。德文的詩人是雙關語,Dichter這字對尼采而言不只適用於詩人,
也適用於對生命有創造力的人。想要肯定生命,就要先知道什麼是謊言,也要學會怎麼「說自己的謊」(dichten)。
而Pi的故事,正像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說的一樣:「die Dichter lügen zuviel」,「詩人」太會撒謊了。
(die Dichter lügen zuviel也算是有典故的,莎劇《哈姆雷特》中主角演給國王看一齣劇中劇,想要測試他是否於心有虧,
結果國王看不懂,說了一句「the lady doth protest too much」。然而這個protest跟詩人的lügen一樣,都是隱含真相的謊言。)

「這個世界並不是它本來的樣子。它是我們所理解的樣子不是嗎?在理解某件事情的過程中,我們加進了一些東西,不是嗎?難道這不使得生活成為了一個故事嗎?」
"The world isn't just the way it is. It is how we understand it, no? And in understanding something, we bring something to it, no? Doesn't that make life a story?"

我喜歡Yann Martel,更佩服李安,我覺得他這次改拍得比《斷背山》更加出色,衷心希望他能再次獲得奧斯卡的肯定。


2 則留言:

  1. 才兩個小時的東西就塞了那麼多東西,在當初看得時候感覺沒什麼,直到看到這篇才知道寓意這麼深。我的賞析能力果然不行啊,不管是文學還是電影的賞析都令我頭痛。不過目前在嘗試動畫賞析lol。

    回覆刪除
  2. 今天才跟朋友到電影院看了這部作品,所以也是忍到了這時候才讀完Wenson這篇文章。由於我完全沒接觸過原作,這裡對原作的介紹跟比較對我頗有一番收穫。

    對於Wenson最後一段所說的時間順序上的疑點,我這有些看法想在這分享。不過我沒有看過原作,因此這些看法都以電影為主,不保證適用於原作,且純粹是我個人的解釋方法。

    我認為動物版本是Pi本人對於自己心境故事的描述,時間快慢或許跟人類版本不同,但我認為順序沒有問題,只是可能要將殺人與吃人分開來看。船上還有很多救難食物時當然是不會想去吃人,但會不會殺人可能是另一回事。

    因為資源有限的,廚師有可能想先除掉一人減少資源消耗。電影中提到的藉口是為了幫他受傷的腿截肢,而且截肢這個行為是受到Pi母子的幫助的。(所以也可能是他們共通的藉口。)當然截肢的結果是導致他死亡,之後也因此發生爭執,並有攻擊行為發生,廚師才殺了Pi的母親。至此可能都還有存糧,這個過程可能經過了很多天,但對於Pi來說這一切可怕的事情都發生得如此之快,彷彿一瞬間就結束了,因此在動物版本中就好像只過了一天而已。時間的快慢感受是相對的,在其他人因為爭執而死光後,剩下Pi獨自一人必須面對這一切,時間相對上就無比漫長了。

    電影中老虎出場後,其他動物的屍體是憑空消失,並沒有老虎吃那些屍體,或Pi把屍體丟入海中的描寫。我認為那些屍體一直都還在,只是Pi對內心、信仰的衝突,而刻意忽略那些屍體的存在。到這為止Pi可能都還沒有真正去吃人(至少沒有吃到母親),直到最後Pi耗盡存糧,再也無力取得其他食物,飢餓到昏迷之後,才意識到還有一座滿是資源的無人島。

    回覆刪除

1.請不要對我用敬語,例如「您」、「Sie」等等。
2.我尊重任何言論,但請諸位至少留個代稱,否則回覆時很不方便。
3.有時候留言會被系統誤判為垃圾廣告而封鎖,我會定期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