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多死一點沒關係?



這是梅姬颱風害慘宜蘭前兩天,我到蘇澳採訪時拍下的照片,天氣雖不算好,起碼有點藍天。
看看當時的街景,不知道如今成了什麼模樣?

跟颱風有點像,我度過了幾個禮拜的瘋狂趕稿期,如今暴風已然遠離,我又重新得空寫些東西,
但這部落格已經荒廢了半個多月,創下開張以來最長的紀錄。上禮拜去了高雄一趟,被菁惠和大柄嫌了一下,
說這裡老是停格在「哲學家訃聞」的字眼和Foot那張充滿皺紋的老臉上,總該更新一下了吧。

沒想到,這裡荒廢多久,還是多少有人在盯著的。

在高雄的那晚,出版社的業務打電話給我,說是要我找時間再去一趟蘇澳的瓏山林飯店住一晚,
還強調這次是純度假,不是工作。隔天我卻在電視新聞上看到消息,飯店已經泡在水裡了,不知何時才能重新開張,
原本我還跟女友計畫找時間開車去蘇澳來個二日遊的,沒想到我帶賽的程度如此厲害,還連累了整個蘇澳。


這是我的壞習慣:偷拍攝影師在拍照的樣子,像這種黃雀在後的照片我有不少,總覺得特別有意思。
聽到這飯店淹水時,我腦袋裡浮現的就是這些溫泉、冷泉跟雨水和在一塊的畫面,感覺上應該頗有悲壯之意象。



這幾天,新聞裡多半都是在報導宜蘭山崩的事情,偶爾穿插著幾則新聞,其中一則就是這個:


這樣的白目還不只一個,另一個笨蛋居然用臉書寫這種話,想當然馬上就被揪了出來:


我有些好奇,怎麼有些人就是學不乖,去年八八風災那個亂打電話的白目大學生是什麼下場,難道還不夠清楚嗎?



前兩天,我到了自助餐解決中飯。正當我結完帳心裡不斷在滴咕「怎麼那麼貴」之時,
看到有個女的指著電視喊道:「大陸的人多死一點沒關係!」我轉頭望了一下電視,講的是掉到峭壁下的旅行團員們。

很沒同情心嗎?的確。我覺得有點生氣,更多的是疑惑,於是捧著餐盤一直盯著那女的看,
她大概四十來歲年紀,身旁還有一個男子,不知是不是她先生,兩人繼續自顧自吃著,絲毫沒有什麼異狀。
其實,全自助餐裡似乎只有我在注意這件事,其他人沒有一個多看那女的一眼,縱然她剛剛的音量是那麼大聲。

我開始覺得好奇了,為什麼?

想想看前面說過的那兩個網路上的傢伙,他們的言論馬上引起公憤,一群人想著要抓他們出來,
甚至不惜以人肉搜索這種違法的方式公布人家的資料,還有人打電話過去恐嚇的。
現在,同樣過分的話語,卻連多一點的異樣眼光都招不來,彷彿那些話只是打了個飽嗝似的,差別在哪?

只是因為大家都已經習慣了這種仇視中國大陸的言論嗎?我希望不是。
以我家的例子來說,我老媽是綠到不行的超級深綠支持者(光看家裡有很多鄭新助的文宣就知道了),
前兩年四川大地震時,她一樣也覺得他們很可憐,也不會講一些「報應啦!大陸的死一死最好」之類的話。
面對這種人命關天的事,不論政治立場,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還是有不忍人之心的,應該不會講出太沒同情心的話才是。

那為什麼這個女生講了以後,眾人幾乎沒有反應?難道是司空見慣了嗎?
我免不了又開始來了個「思想實驗」,腦子裡設想了幾個狀況,想想如果換了條件,結果是否會有些不同?
如果受難的是美國人,那女的喊的是「美國人多死一點沒關係」的話呢?會比較容易引起反應嗎?
如果也不會,那如果掉下去的都是台灣人呢?大家是否會跟網路上的鄉民一樣,群起而攻之呢?

如果這樣還是不會,這是不是代表了,網路不但不像很多人所說的那麼糟,反而帶給了我們另一種公義的可能性?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也許因為不想生事,也許因為老於世故,也許只是反應不過來,聽到這樣沒人性的話卻沒有反應;
在網路世界裡,我們卻有了思考的餘裕,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一群夥伴,大家可以一起去「伸張正義」,
於是乎,網路集結了現代人薄弱的道德意志,讓大家敢於直言,於是成就了某一種新的「道德勇氣」嗎?
從近來的幾個例子來看,似乎真是如此,包括對這次颱風嘲笑宜蘭人的網路小白,也包括前陣子的白玫瑰運動,
網路以一種多數決的形式,把原本抽象的「民意」化成了實際的數字:


說個題外話,我實在很不喜歡「正義聯盟」這樣的名稱,難道這些人的言論就代表正義嗎?
無論如何,網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與速度在改變人們的道德作為,有時會像這次這樣,教訓沒有同理心的傢伙,
有時則會像反廢死和白玫瑰運動,以一種強烈的直覺來集結公民意志。雖然,我對於這樣的「聚眾」方式有不少疑慮,
因為經驗告訴我,操縱群體往往比操縱個人容易許多,但這已是既成事實,而且看起來應該不會再回頭了,
那麼,我們能做的也僅是告誡自己,有沒有因為網路而變得懶惰,會不會有一天,只有網路才能成就道德?

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就像我不確定在自助餐大家對於那句「大陸的人多死一點沒關係」為什麼沒反應一樣。
其實,我一樣也不確定,這句話放在網路上,是否能引來多大的反應,但我想應該不可能會有人肉搜索就是了。

4 則留言:

  1. 好久沒有新文章 一出手就又是大題目啊!

    回覆刪除
  2. 怎麼辦?剛才看了朱學恆的網誌,我現在腦中一直出現「流浪狗」三個字......

    回覆刪除
  3. 哲學家訃聞看了好久的路人XD2010年10月28日 上午9:58

    因為台灣文化教導人們不要作出頭鳥,現實中的發言對許多人而言是困難的,觀察課堂發問的人數可略知一二.
    然而網路上的發言,在不過於偏激下,即便錯誤了(論證上的,或者細節上的)也幾乎不需要面對,因為不一定有人理你,更別提只要形成眾人的言論主流,就可以將正確的其他言論打壓回去,而且還有最重要的匿名性,發言者不需要為了自己的發言付出什麼人格上的標籤的代價
    現實中只要有一個人發言,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這對許多人來說是無法處理的,特別是當他講的東西被攻擊時,除非他也立刻訴諸了眾人的支持,但這只有熟諳群眾的人才能駕輕就熟。
    網路上的民氣終究比現實容易聚集得多了,因為相對地每個人付出的成本及門檻要來得更低,現實中的發言需要具有一定程度,不論是思考上或者表達上的能力,但網路根本不需要.

    回覆刪除
  4. 網路力量之所以大 在於有一個共同平台(討論區或板)
    這個平台方便又快速 能聚集眾人 且是各種年齡層和職業和性別的人
    日常現實 要去找到一個這樣的大型討論團體似乎不大可能
    你不太可能在生活上或路上遇到核能廠的人討論核能的安全性
    但是在網路卻是有可能的(看過某板討論核能時有核能工程師上來解釋)

    再者 網路言論是有紀錄和累積性的
    不像現實 講過的話沒紀錄就過去了 沒聽到就是不知道
    所以網路也會促進討論的熱烈度參與度
    紀錄不會消失 看到的人只會多不會少

    另外 網路另一項特色則是匿名性
    匿名性就跟這篇文章有關
    平時不敢講的 不該講的 有顧慮的言論都可以在網路上被實現
    就像沒有人會沒事找事在自助餐店 因為人家講了一句不對的話 特別上前去理論一樣
    就像wenson也只是注意 不會去糾正他 我想其他人也是聽到只是不願做表示
    但是網路就不同了 如果有類似的言論 因為匿名性的方便性 會有人出來撻伐糾正
    除了因為網路免除了被對方物理攻擊的可能 且有眾人團體包覆的安全感
    所以看起來道德勇氣反而在網路上展現的更強烈
    可是當脫離網路後 還剩下多少道德勇氣?

    我發現最近常常有一種特別的情況
    似乎我們開始從網路來指導或指揮了某些東西(形容的不好)
    新聞會報 網友反應如何如何 然後政府機關 或其他相關團體就會站出來回應或執行或改進
    開始從網路形成一個巨大有力量的社會組織 影響及指導實際生活上的運作

    雖然有時看起來網路都很有道德勇氣
    但有時最後願意真正站出來的還剩下誰?
    然後是不是有人藉機代表網路或某個社群站出來 但實際自己卻從中得到名與利
    且偶有操縱群眾暴力之嫌 討論也不再理性 只訴諸群眾力量(對,我就是在說朱學恆)

    其實網路就跟真實社會都是盲目的 也會選擇性判斷
    把"大陸人死多一點沒關係"這句放到PTT八卦板去PO的話
    看看會有幾個"推"吧 雖然可能會有人出來說不好 但是這篇還是非常有可能爆
    然後就開始什麼支那狗 豬的 牽扯政治兩岸 馬英九 ㄟ克法 區長..等等
    絕對不會有人人肉的

    最後

    "大陸人死多一點沒關係"這句的道德性就沒人會去在乎了

    回覆刪除

1.請不要對我用敬語,例如「您」、「Sie」等等。
2.我尊重任何言論,但請諸位至少留個代稱,否則回覆時很不方便。
3.有時候留言會被系統誤判為垃圾廣告而封鎖,我會定期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