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
太陽底下,只剩新鮮事
我可以算得上是個資深的日劇迷,從高三看了《東京愛情故事》之後,才發現原來連續劇可以那麼精簡有力。
對於七年級以後的年輕人來說,可能很難想像我們以前那個沒有網路、沒有第四台的年代,只有老三台可看,
本土的《戲說乾隆》、《京城四少》,美國的《百戰天龍》、《天龍特攻隊》等,都已經是「好看得不得了」的戲劇。
大約在我高一、高二的時候,台灣吹起了安裝第四台的風潮,後來我家也裝了,但是身為考生的我並不能想看就看。
高三我考上推甄之後,雖然可以不用埋首於考試之中了,不過我當時看哲學和文學的興致正旺,覺得看書比看電視有意思。
恰好我們高中剛蓋好K書中心,我早先很幸運地抽中了個位置,考上大學後依然霸著位子不放,每天還留校晚自習看「閒書」。
想想那真是愜意的時光,偶爾放下書本時就到外頭走走,累了便到操場的草皮一屁股坐下,升學於我何有哉?
只不過這樣的行徑其實也很討人厭,K書中心裡坐在我隔壁的女生,是隔壁班的,便向我們班上其他的女生「反映」,
人家辛辛苦苦不敢有絲毫懈怠坐困課本書堆與參考書城,我拿著叔本華和波特萊爾在那裡,彷彿是在嘲笑人家。
這抱怨是有道理的,不過我當時沒想那麼多,只覺得這樣自由自在地讀書還挺開心的,因為這正是我考推甄的目的。
然而,這個美好的讀書時光卻毀在丸治和莉香的手上。
記不得是為什麼,總之是我有一天沒留校晚自習,在家裡看電視時剛好看到《東京愛情故事》,也不記得那是第幾集,
但記得那是一個很特別的觀看體驗,因為以前沒看過這樣的東西。在當年,不論是台劇、港劇或美劇,步調都很慢,
日劇在一集之中可以發生很多事,而且不只是劇情往前推展而已,各角色的對白也比當時的其他戲劇細膩得多。
看過那不到一集的日劇之後,我如獲至寶,決定之後要繼續看下去,因此隔天就很乾脆地把K書中心的座位讓給了其他人,
滿心以為之後一個月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好戲,結果才一個禮拜多一點就演完了,原來日劇不像台劇一演就起碼幾十集!
可是位子已經讓出,當然也不能討回來了,兩頭落空不免抱憾。不過從此之後我就愛上了日劇,上了大學以後也看了不少,
當年超紅的《長假》起碼看過三到五遍,其餘花在租日劇和買日劇的金錢不知凡幾,很多部也都會反覆觀看。
後來,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開始上班的緣故,我不太看日劇了,而我的確也覺得值得看的日劇好像變少了。
緊接著韓劇崛起了;再後來,美劇也越來越多元了;最近,大陸劇也已經成為寵兒了,日劇越來越乏人問津。
我有在家中跑跑步機或騎室內腳踏車的習慣,每次起碼一個小時,而這種時候當然要看電視,這也算是一種享受。
一般來說都是看美劇或大陸劇,這幾週好像沒什麼想看的,於是又回過頭去看日劇,頭一部看的是前年爆紅的《家政婦女王》。
也許真的是有幾年沒看日劇了,已經忘記日劇的模式,這次看完有了很深的感嘆,難怪我不太想看日劇了,
因為當年日劇的優點已經變成了缺點,日劇獨有的特色已經不再吃香,甚至成為沈重的包袱了。
我不曉得日劇(相較於韓劇、美劇等)沒落的確切原因,我只說說自己為什麼看了覺得不耐。
日劇在大約這十年來漸漸衍生出一個慣用的模式,每一兩集(通常是一集)會有一個特殊的事件,
每個事件、每一集都可以算是獨立的篇章,但是這一個又一個的篇章可以把整部戲串連起來,讓觀眾累積對角色的認識,
最後再用一個完結篇(通常是一個大事件)把故事結束。這種手法美劇也常用,因為真的很方便,還可以一拍好幾季。
問題是日劇有個跟美劇很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日劇常常會強調角色在這個事件之中得到了某些「精神領悟」(Epiphany)。
我舉《家政婦女王》為例,第二集講的是家中次子如何學會鼓起勇氣面對霸凌,接著每一個小孩都各有一集的精神領悟過程,
每個人學到的東西不一樣,但是這些事件一定會讓他們產生重大的心理變化(讓他們懂得面對自己),
然後在每一集的末尾,這些獲得精神領悟的角色就可以說出編劇認為能感動或震撼人心的話,或是做出感人的事。
這也是近代文學小說中常用的手法,讓讀者隨著情節的演進陪著角色來觀察或感受他們的心理變化,
或者說,由作者領著讀者看看這些角色的心路歷程,感受為什麼他們會有想法或作法上的改變,甚至認同他們的改變。
寫實主義尤其強調這種精神領悟,就算是很短的篇幅裡也希望能夠凸顯出這個特徵。然而,日劇卻正是在這一點上出了毛病,
日劇喜歡強調角色所獲得的精神領悟(這樣才能講很感人的話、做出跟原本很不一樣的事),卻往往犧牲劇情和細節的合理性,
想要在短短的劇情裡要把人物的掙扎、痛苦、矛盾、衝突和解脫表現出來,這是非常考驗編劇(其實也包括導演)功力的事,
如果做得不好,那麼中間的過程到底合理與否、心理轉折是否描繪得當都會出問題,而這正是近年來日劇給我的感覺,
講得更簡單點,就是「只要灑狗血,細節皆可拋」。同樣是敘述家人、家庭,我更欣賞早年的《一個屋簷下》,
裡頭並非沒有我講的亂灑狗血、不顧細節的問題,但是相較之下心理轉折合理多了,而且當年這種招式也還沒被人玩到爛。
有興趣比較箇中差異的人,我建議可以去找這套日劇來看,一直到坐輪椅的弟弟上學之前都很少有我所說的毛病。
我這樣批評日劇,那麼其他戲劇呢?我對韓劇不熟,單講美劇來比較。前面說過,美劇也流行走「事件風」,
但是不會那麼強調每一集有哪個角色獲得了什麼成長,他們重視的是劇情是否緊湊而精采,是否有爆點或笑點,
有時候甚至為了設計出好看的劇情,還會特意讓主角有某種心理變化,這情況剛好跟日劇相反,
日劇會為了心理狀態而扭曲劇情;美劇會為了劇情扭曲心理狀態。然而以戲劇呈現而言,後者起碼比較容易顯得有趣,
而且也比較不容易讓人(起碼讓我)有那種「你到底有完沒完」的不耐,就算演了好幾季也有可能還會繼續看下去。
講到「日劇會為了心理狀態而扭曲劇情」,有時候不只是細節描繪得夠不夠的問題,還很常會有過分的巧合出現,
用文學術語來說就是常會濫用「機械降神」(God from the machine)。也許很多人會不明白我的意思,在此且舉個例子。
這幾天我騎車的時候看的是《深夜食堂》(請不要問我「運動的時候看這種日劇不會吃更多嗎」?),
裡頭有一集講三個年紀不小卻追求「純愛」的女人,總是一起到深夜食堂裡吃茶泡飯,而且每個人的口味都是固定的,
直到後來其中有人偷跑回鄉下相親,剩下兩個女的依然繼續一起吃茶泡飯,後來其中之一跟另一位的前男友交往了,
兩個女的感情破裂,甚至大打出手,友情破裂後便再也沒人光顧這食堂吃茶泡飯。直到某一晚,其中一個女的去了食堂,
聽了老闆的建議點了別人吃的口味的茶泡飯,感受到「原來這樣的味道也很好,原來我喜歡的不見得就是最好」,
正當感嘆時,搶了她前男友的女生「剛好」也進來了,也點了不一樣口味的茶泡飯,兩人彼此道歉,越談越開心。
想也知道,這時候「湊巧」那個回鄉下相親的女生也來了,三人就在茶泡飯的香氣裡重修舊好,繼續嚮往她們的純愛人生。
劇情感不感人是一回事,但是這種湊巧再湊巧的手法很容易被反覆利用,講難聽點是很懶惰的編劇方式。
但是在「心理狀態優先」的預設下,日劇中似乎不太在意這一些毛病,而且我看來完全沒有想要改變這樣的傾向。
看看這些年的日劇,大多是想辦法找一些新鮮的題材,玩些跟以往不同的梗,所以就喜歡拍些很奇特的主角或時空背景,
也開始大搞穿越劇,總之就是題材要新鮮一點,包括《家政婦女王》也是一樣,松島菜菜子神奇到都還會灌籃了。
然而,我只看到題材新鮮,手法卻一點也不新,一樣的的為了頓悟而頓悟,為了效果而降神,新鮮的只是事,不是敘事。
話說回來,我不禁又要覺得奇怪,其實日本是擁有很好、很細的敘事傳統的,尤其是日本的文學,
不說遠到像是《源氏物語》之類的書,近者至少就我看過的,芥川、川端、三島,甚至是寫《模仿犯》的宮部美幸,
都有辦法寫出西方人辦不到的那種細膩,日本傳統的「落語」也是這樣。那麼,為什麼日本的連續劇卻愛走另一種風格呢?
我還沒看到答案。
小弟只看過一部叫"熟男不結婚"的連續劇,阿部寬演的。
回覆刪除有點單元劇的色彩,每集會有個重點事件,但是整個系列下來又有角色互動上的貫穿。
心得是還不錯,至少在角色互動上蠻有幽默感的,也把"龜毛"的性格鋪陳的挺不錯的,情節緊湊度也還OK,不會太拖戲。
日本的流行文化不管是動畫像福音戰士啦,或者像DJ KRUSH在抽象嘻哈的開創,搖滾樂團不管是garage或者是V-kai的全盛期,野島伸司早期的的浪漫主義色彩日劇(美人、唇膏),全都在九零年代。這跟社會狀態有直接關係嘛,世紀末的日本有著莫名的悲劇性,一過了兩千年就好像全都開始慢慢疲乏了,剩下的裝裝可愛或者無病呻吟啦,誇張到連動畫的分鏡都失去味道了。
回覆刪除我是覺得日本連續劇或說整個日本電視節目,背後的社會控制意圖很明顯
回覆刪除日劇真的很喜歡用單元劇的方式拍攝,好處是只要了解每個角色之間的關係就算少看了一集也不會因此看不懂,雖然並非所有日劇都走精神領悟路線,也很多部是走劇情緊湊路線,但這年頭好看的或是會被視為經典的日劇的確變少了,很多電視台甚至不去發展新的劇本,反而開始"重拍"以前的經典,但除了更加細緻的畫面,故事性或戲劇張力卻根本無法與以往的日劇相比。或許問題還有日劇想在短短的十集左右完成、過於誇張的表現手法、硬加入的笑點(或說教)、奇怪的爭執點、卡通化的戲劇效果,反而讓人感到不夠細膩與不真實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