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分析的、太分析的(四) — Why Not Analytic Philosophy?
康德曾經說過,哲學是不能教的。每當有哲學教授講到這個,總會笑稱「所以我們都是騙錢的傢伙」。
為什麼哲學不能教?康德不是自己當了一輩子的哲學教授嗎?因為哲學不是客觀知識,而是一種思維方式,
哲學沒有固定的內容,沒有特定的形式,甚至也不一定要依照什麼方法,
所謂「有意義的哲學問題」,其實都只對關心該問題的人有意義,因此哲學必須從個人出發,
只有問了你想問的問題,才算真正的哲學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就是哲學思維。
在之前幾篇介紹分析哲學的文章裡,尤其是本系列的第二篇和第三篇,我不斷提到分析哲學的優點,
以及為什麼在學院中分析哲學是很有價值的選擇,但是其中卻有一個顯然的問題沒有交代:
如果分析哲學那麼好,而我看起來也對分析哲學頗有興趣,為什麼到最後卻沒有選擇分析哲學?
其實,當初的我是有掙扎的。
進清大哲學所之初,我已打定主意要研究尼采,那是我自高中以來的目標,而所上也有老師可以指導。
不料,張旺山老師在我研一時恰好赴德國進修,所上的老師剩下「3分析1歐陸」,
而且這個「歐陸」還是我不太有興趣的現象學,想當然耳此時我修的幾乎都是分析哲學的課,
沒想到這一修卻修出興趣來了。所上的分析哲學老師不僅認真,而且討論風氣也盛,
加上我本性也頗好此道,於是尼采幾乎被我拋到了一邊,改而將眼光放在分析哲學。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眼看研一將要結束,每個人都要選定自己要做的題目及要跟的教授,
我左顧右盼,開始拿不定主意。一邊是多年來的「夙願」,一邊是清晰明白的思維坦途,
選哪個好像都不免有些遺憾,而且我當初也尚未決定往後是否還要繼續攻讀博士,
是以此刻選了哪一個,影響的也許就是往後的整個人生…
躊躇之際,一日我借住王老先生家中,夜半人靜之時,我精神卻還極好,看看一旁王老先生已經呼呼大睡,
我自顧自亂挑了一部電影來看,也不知為什麼,我挑的竟是一部我已經看過的電影:Finding Forrester。
說實在話,〈心靈訪客〉算不上是什麼太好的電影,我甚至在其中聞到了一點抄襲的味道,
不過我還是很喜歡其中的一些對話,例如Forrester對Jamal說的「寫作第一要訣」 — 寫就對了:
"Write the first draft with your heart, and re-write with your head; the key to writing is to write, not to think."
整部戲最大的張力,就在於劇末Forrester公開現身,朗讀Jamal的文章,一舉打破眾人對Jamal的疑慮,
我總覺得這一段其實很有〈女人香〉的味道,雖然,〈女人香〉的對白與橋段要來得更高明許多,
不過我還是很喜歡這個部分,甚至有一種全身起雞皮疙瘩的感動,那是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沒有感受到的。
從高中閱讀《約翰‧克利斯朵夫》以來,我偶爾會有這種「知性上的感動」,有時是對文學,更多是對哲學,
我不知道是否每個哲學人都有這樣的時刻,但我知道不只我有,大學時上德國觀念論,授課的陳瑤華老師與我頗熟,
該門課只有六七個學生,有一回老師忽然要我即席向大家介紹叔本華的哲學,因為她知道我於此下過功夫。
當時,我劈頭唸的就是叔本華在《意志與表象的世界》裡的第一句話:Die Welt ist meine Vorstellung.
「這世界乃是我的表象」,老師聽完我的報告後說,她聽完第一句話,忽然有一種汗毛直豎的感動,
我很能理解那樣的感覺,而那也是我矢志於哲學的動機,因為別的東西從未帶給我這般的感受。
可是不知為什麼,分析哲學從來都沒有帶給我這樣的感動。
研究所時代有一門課叫做「哲學德文」,研二時這門課只有我選,加上授課的是我指導教授,
於是這課儼然成了我的Independent Study。張老師和我拉雜地讀了一些德國哲學家的著作,
劈頭第一位當然就是康德,讀到「善的意志」(Gute Wille, Good Will)這部分時,老師頗有感觸,
連帶也談了不少康德在《實用人類學》中的想法,甚至這個「Anthropologie」不該翻譯為「人類學」,
而該翻譯成「人學」,因為重點在康德是怎麼看待「人」這個角色的,只有了解這些,
才會知道為什麼康德要提出「善的意志」這樣的觀點。然而,這樣的功夫只有歐陸哲學會做,
以分析哲學來說,許多分析哲學家都對康德的「善的意志」抱持著否定,甚至是嘲笑的態度,
因為這個理論有很顯然的大問題,套句分析哲學家會說的話:「三言兩語就可以打倒了」。
對於同一個「善的意志」,歐陸哲學不只要問「康德講了什麼」,更要問「康德為什麼要這樣講」,
但這不是分析哲學家想做的工作,因為錯誤就是錯誤,知道某某人為什麼犯了一個明顯的錯誤,
或許可以從其中學到一些經驗,但這並不會使這個錯誤變得比較正確,不如把心神放在更「可能正確」的理論上。
換句話說,分析哲學家看待某個想法時,希望自己抱持的是客觀而超然的立場,
不論一段話是康德還是阿扁講的,其結果不會有什麼差別,「認識說話者」這件事並不重要,
就算真的去「認識說話者」,也只是想要尋找其他的可能性(例如有沒有更多背景和言外之意等等);
但是對歐陸哲學家來說,總希望自己不只是「知道某某人講了什麼」,還要「認識這個人」,
不只要熟悉他的脾性、習慣,甚至希望能夠把這個人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想法也提點出來。
打個比方來說,如果哲學家的某個想法是一段法庭上的自白與證詞,那麼分析哲學家就像是個律師,
他們在乎的是到最後官司會輸還是會贏,但歐陸哲學家卻比較像個朋友,他們更在乎其中的「心路歷程」。
就像我在這系列文章的前幾篇裡提過的,我認為分析哲學比較有可能「進步」,甚至也比較可能「防弊」,
因此,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思維在每個細節都能清清楚楚,而且還想對整個哲學界有具體的貢獻,
那麼分析哲學絕對是極佳的選擇,甚至是唯一的選擇,因為那其中沒有多少曖昧的空間。
但如果你像我一樣,喜歡〈心靈訪客〉裡面Jamal那些沒什麼Justification卻充滿自我風格的語言,
那麼追求一些不見得那麼清楚、那麼客觀的東西其實也不壞。雖然,當你因感動而起雞皮疙瘩時,
可能在另一個人的眼中看來只是莫名其妙,甚至顯得很蠢,而且更可能到最後觸發你感動的東西根本是錯的,
但這仍然是哲學的一部份。畢竟人生有限,見識有窮,終極的「正確」和「客觀」未必是我們追求得到的目標,
甚至可能不一定是每個人都最想或最該追求的目標。當年那一個晚上,看完〈心靈訪客〉後,
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我追求的是這種看來不怎麼精確,而且也沒什麼客觀判準的『智慧』嗎?」
我回答了自己,也選擇了尼采。如今,我依舊喜歡我這個選擇,就像我當初選哲學而不選「好科系」一樣,
有些選擇不是為了別人,也不是為了這個世界的。我仍然喜歡分析哲學,之後也從沒停止關注這個領域,
比起歐陸哲學,我甚至更喜歡和唸分析哲學的人討論哲學,而我也認為自己對分析哲學的認識與學養並不差,
甚至不輸一般選擇分析哲學的人,但那畢竟對我太像是一種純粹智性的遊戲,我總還是冀望那種莫名的感動。
或許,因為我已經不在學術的路上,所以才可以講這樣的大話,但我想可能反之亦然,
因為我喜歡這樣的哲學、這樣的思維,所以我終究沒有繼續走學術這條路 — 雖然我也不想當大學教授就是了。
本文其他系列:
分析的、太分析的(一) — 選選看,哪一邊
分析的、太分析的(二) — 分析哲學的科學性格
分析的、太分析的(三) — Why Analytic Philosophy?
講到那種「莫名的感動」。我在政大念哲學的朋友說過他學長棄分析改作歐陸的原因,是因為他發現分析哲學無助於協助他做出人生中的重大抉擇。
回覆刪除對照你的和他的例子,我覺得這很像宗教和科學的差別。
Finding Forrester是好片,我也非常喜歡。
回覆刪除我喜歡版大的比喻,分析哲學是律師,歐陸哲學是朋友。
我覺得這篇的名字應該改叫"分析哲學的律師性格" XDD
回覆刪除@Kris
回覆刪除我不太確定你的意思,你說「對照你的和他的例子,我覺得這很像宗教和科學的差別」是指我們兩個都很像宗教(科學當然就是分析哲學),還是我很宗教,他很科學?
其次,我不認為西方哲學,不論是歐陸還是分析,會有助於幫助人生做出什麼重大抉擇,君不見那些哲學家,他們對於人生的選擇跟一般人也沒什麼差別。話說回來,哲學跟現實之間本來就不必有關連,以最有「現實感」的應用倫理學來說,我也不認為真的可以幫我們決定什麼,更何況那還算是分析哲學勒。
@Codeaura
朋友不見得比律師好,因為他們可能「理盲又濫情」。只不過,我們都需要也希望有朋友,卻不見得需要或想當律師。
@匿名
這個不錯,感覺很有統一性,哈哈。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城市拾荒者
回覆刪除其實我沒讀過任何分析哲學的所謂「入門書」。根據我的經驗,要瞭解分析哲學最好的方式不是讀一些介紹的二手書,而是直接去看哲學問題,尤其是找人討論,這樣才能體會箇中之妙。
這不就如同「你要了解藝術,就去創作」或「你要了解社會學,就去看社會新聞」?
回覆刪除了解理論與實際操作是一體兩面吧?
或許如同你說的,分析哲學本來就不重歷史脈絡!
@城市拾荒者
回覆刪除要了解分析哲學,朱立安.巴吉尼的哲普書可以參考看看
以下有哲學哲學雞蛋糕(一個分析哲學BLOG)所開出的推薦書單
http://phiphicake.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_08.html
@城市拾荒者
回覆刪除不,你舉的例子不是我要說的意思。我的意思很簡單,分析哲學的重點和精華全在論證的細節,知道Putnam提出過一個「Twin Earth」的想法並不具什麼意義,重點在於其中的論證和Putnam想要打倒的是什麼想法。打個比方好了,唸哲學就好比走到一個房間裡,有的人只是重述房間中所見的東西,例如「有四張椅子圍在一張桌子旁邊」,但真正唸出哲學腦袋的人,會講的話應該像是:「這裡這四張椅子這樣擺不好吧!看看這個房間,這椅子應該要這樣啊!不然也可以那樣啊!」(此例子為我同學王老先生的智慧財產)哲學如此,分析哲學尤是如此。因此唸二手書或許有點幫助可以讓你建立對某個理論或學派的概念輪廓,但那不是分析哲學。除非你親自下場、浸淫其中,否則都不算是真的懂分析哲學,就算你會背出Putnam的整篇文章,或某些人的名言和立場也一樣。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所以版主你認為想繼續走學術路線的話分析哲學會比較適合嗎?
回覆刪除我是一個剛入門的新鮮人,這裡有很多文章都覺得受益良多,只是我想知道如果要走學術路線的話會有什麼情況,麻煩請幫忙釋疑,
@大二的新鮮人
回覆刪除選擇哪條路還是要看個性。只是以我來看,我的確認為「學術」最好能有具體的進展和累積的效果,所以分析哲學比歐陸哲學更容易一步步向前邁進(如同我在〈分析哲學的科學性格〉裡所說的),因此選擇分析哲學比較像是在做一般所謂的學術工作。不過許多其他的藝術、文學等領域也還是學術殿堂裡的一份子,倒也不必覺得一定要「嚴謹」、「科學化」才能算是合格的學術專業。雖然這些非科學化的學術項目可能不會有累積與進步,但他們對於某一些人仍然可以是非常有價值的,尤其哲學又是一個「為自己而學」的科目,那就更不用在意其他人怎麼講了。
Wenson:
回覆刪除我只是純粹談分析和歐陸,一個像科學一個像宗教(或文學、藝術)。
你写了很多分析哲学以及欧陆哲学的研究方法的区别 但是我有点好奇如果一个哲学家只是针对一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以论述 那样怎么区分这算欧陆系的还是分析哲学呢?
回覆刪除另外我在美国的大学上学 这里哲学系没有区分欧陆和分析啊 课程是按照研究问题来分的 比如ethics或者logics 也有按照时期分的 比如Descarte Kant是Modern philosophy。虽然我不是哲学系的但也上了一些哲学的课程 不过在看这一系列之前 我还都不知道哲学有欧陆和分析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