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on的隨筆網站

Wenson的隨筆網站

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

當哲學作為解方,當哲學需要解方




在中東某處,距離德黑蘭不遠的上空,我醒了過來。雖然只睡了四個小時,時差卻讓我難以再度入眠,翻來覆去決定起身。看完《動物方城市》之後,機上已經沒有我想看的電影,索性拿出筆電,動手寫點東西消磨時間。

寫些什麼呢?原來是想寫《瑯琊榜》的,拖了快半年的東西。不過照慣例我還是想插個隊,寫點這幾天的所見所思,權當是個記錄。雖然我說過再也不寫熱門時事,不過幸好這事情算不上「熱門」,我也不打算講什麼大道理,權當失眠時分的叨叨絮絮吧。

先從前幾天冒出來的「哲學人公車上書」事件談起。

由陳瑞麟老師執筆、多位哲學教授聯名的這份「全國哲學系教授對新政府的呼籲」,我想應該很多人都已經看過,於此不再贅引(而且我打字的當下也沒網路可以用)。認識我的人大概都知道,我一直對於哲學人的自我感覺良好有些感冒(我稱之為Philosophy Snob - 又是幾篇我一直沒寫的東西)。我自己也學哲學,也曾經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學別的什麼都特別厲害、特別容易上手,然而這真的是「思辨頭腦」帶給我的優勢嗎?其實就算有幫助,也是很間接的,這些我以前聊過了,暫且按下不表。我要說的是,這份上書裡缺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哲學家(們)沒有告訴政府和大眾,為什麼他們現在應該獲得特殊待遇?講得更白更難聽一點,為什麼中學教育的資源應該分哲學人一杯羹?

在一般所謂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學門中,確實有些在中學教育裡已經佔了缺(就像上書裡舉的文學和歷史),然而這不代表哲學也應該獲得相等的地位,起碼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等等也不在其列,他們的畢業生也一樣在社會上很難找到真正與所學相應的工作,也渴望政府拿點資源出來幫幫手,可是我並沒有看過他們這樣上書討資源。我相信有人馬上會說,那憑什麼文史可以獨佔資源?憑什麼其他人文科系只能乾瞪眼?不過我想這件事的舉證責任應該在主張改變現狀的人身上,他們要證明自己的學門起碼跟文史一樣對社會有必要性。更有甚者,我要說,哲學的舉證責任又比其他學門更重,因為哲學家最擅長的,甚至唯一擅長的事情,就是論證,如果哲學家沒辦法給個「我真的就是這麼必要」的論證,代表的豈不是自身最重要的價值不過爾爾,更沒有資格跟其他學門一起索討資源?

一直用「討資源」這種字眼,我想一定很多人看了覺得不舒服。拜託,這是哲學耶,百學之首,眾學門的女王耶!你沒看人家先進國家有多重視哲學教育嗎?你沒看過法國高中的哲學考題嗎?是,這些我都知道,我也覺得那很好,但那是人家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學習文化,是由下而上長成的,他們的土地裡本來就有那養分。我們今天要學那一套也不是不行,但是我們真的能忽然變得跟人家一樣嗎?我非常懷疑。我要先聲明,我不是反對哲學教育進入中學,我也覺得哲學真的很美好,從來沒有一刻後悔自己選擇唸了哲學,至今我依然在哲學中不斷獲得智性上的啟發與樂趣。但是隨著自己年紀越大,對台灣這些年的「哲學推廣」現象看得越多,我越覺得哲學要推而廣之沒有那麼理所當然,起碼我們得要幾步一回頭,看看我們到底想推廣的是什麼,真正推廣的又是什麼。

前幾天臉書有一則也頗為熱門的貼文,是一位彭先生寫的,談中國與西方在思想源頭的差異,導致後來為什麼中國是聖人壟斷話語權進而步入專制,而西方則從亞里斯多德開始就走了共和路線。短短的文章錯誤百出,從基礎事實到因果關係全部一塌糊塗。作者後來接收到不少批評,也頗有風度承認寫得不周全,另發了篇文章「自呈」。然而我覺得真正有意思的是兩篇文章所獲得的讀者反應之比較,亂寫一氣的那篇有兩百多則轉貼,而且幾乎一面倒都是附和與稱美(起碼公開可以看到的是如此);而澄清那一篇的轉貼數不但是個位數,而且下頭還有人留言批評不該示弱。其實只要願意查一下維基百科,就知道原本那篇文章有多誇張,然而網友們不但懶得這樣做,甚至有人還會反對這樣做,說白了,就是我講了八百遍的,網路上極少人真的願意講道理,只想找件稱手的兵器。「這是戰爭!」

一個社會為什麼需要推廣哲學?或者說,我們需要的是怎麼樣的哲普?我聽到的通常都是很好聽的答案,把哲學的種種好處講得天花亂墜,什麼促進公民意識、深化人文關懷、增進理性精神等等,我卻常想問,這些事情別的學門辦不到嗎?你哲學真的做得比別人更好、更出彩嗎?說這些話的人自己有多深的人文與理性深度呢?我不是說哲學一無是處,但我不樂於看到人們是因為話術而支持哲學、喜歡哲學。哲學如果只作為一種知識,那真的不用教給一般社會大眾,否則就像強迫背四書五經一樣無聊。哲學最該要教的,反而可能是一般人對哲學最不耐煩的一點,就是不停的追問,永遠不滿足於簡單的答案。說得難聽又直白一點,哲學腦袋裡永遠要有一種擔心、懷疑,甚至叛逆,總是想著「真的這樣嗎」、「反對的立場會怎麼說」、「憑什麼你可以如此斷言」等等。

這些年台灣很努力在推廣「思辨」,什麼東西都可以跟思辨扯上邊,可是思辨也好,批判思考也好,到底是在做什麼?回到這股熱潮的源頭,也就是幾年前Sandel那本《正義》,這本書裡談的哲學知識在學院裡的人看來多數都只打到了點醬油,但整本書所傳播的卻是思辨最重要的精神,反覆詰問,問別人也問自己,不要看到自己不喜歡的那種立場就覺得人家一定很壞很呆。台灣有多少人看過這本書,在談論這本書?可是有多少人真的去實踐書中的理念?而且真正的思辨不是光發問光懷疑就行,我們已經不是活在古希臘時代,只有問問題的形式是不夠的,否則很容易就會陷入亂問亂答的局面。

前面講到法國,我們就用法國當例子好了。台灣人那麼崇尚法國人對於哲學的重視,每年都要把法國高中畢業會考拿來「拷問」自己的高中生與大學生,問他們是否答得出來,我看到這些行為時馬上想到的是「百萬小學堂」 - 為什麼人家的小孩那麼厲害?為什麼你那麼糟糕?接著我又想問,既然法國人在教育裡接觸了那麼多哲學與思辨,還要舉辦一個考試來證明你真的不算偷懶,那為什麼法國社會的理性對話能力並沒有比較好?常看國際新聞的人,應該都知道法國是西歐甚至歐洲最常「翻桌」的地方,從政府到民間,立場相對的兩造少有良好的對話基礎,一旦有人想稍稍妥協或讓步,自己的陣營會立刻翻臉,談判時更喜歡訴諸武力、綁架、毀謗、惡意散播等小手段,完全一副被意識型態綁架的模樣,這是怎麼回事?我不是說這樣就一定不好,但是當我們沒有搞清楚人家的文化背景之前,就先追捧個半天,然而那一套真的對我們有多少幫助?我們真的學得來嗎?我們真的願意學嗎?當去年《查理週報》遭到恐攻屠殺,多少台灣人跟風在臉書上貼著「Je suis Charlie」,可是有多少人在半年後關注過《查理週報》如何處理那位在沙灘上死去的敘利亞3歲難民的手法?法國人的言論自由精神到底是什麼?我們真的需要或想要學習嗎?如果有人覺得就算不同意《查理週報》的言論風格,我們還是應該要勇於「當查理」,那麼有一天我們如果看到黃安的基本人權受損,會有人出來喊「我是黃安」嗎?

上頭講的,有很多政治不正確的問題,但是真的要思辨,就不該滿足於政治正確的答案。就像每次發生了殘忍的兇殺案,馬上一群鄉民衝出來罵主張廢死的人,搬出萬年金句「如果發生在你家人身上你再來講廢死」,這固然很蠢,但另一造也馬上會冒出一堆人喊:「死刑既殘忍又懶惰,問題出在教育、家庭,和人際關係上,政府應該加強這些!」然後「對話」就結束了。可是我依然滿心疑惑,為什麼在教育和人際關係上著力改革可以減少這種犯罪?那是什麼樣的教育?台灣人現在最喜歡鼓吹歐美的教育理念,不少人更是言必稱北歐如何如何,然而他們的隨機殺人犯比我們少嗎?不但沒有,他們還有連續殺人犯、歧視殺人犯、富流感殺人犯、校園大規模殺人犯…等等等等。我不禁想問,當我們追求西方的那些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精神的同時,卻要求人與人之間要有更緊密的連結,教育要更能掌控孩子腦袋裡的東西,確保他們不要「走偏」,這裡頭有沒有矛盾?為什麼別人做不到的我們剛好就做得到?為什麼大家聽到罵政府不夠努力、教育不夠進步就好像覺得找到解方心滿意足了?為什麼不能舉更清楚的細則講講可以從哪邊著力,這樣我們不是就能檢證裡頭會不會有根本的價值衝突了?為什麼我們的「思辨」常像是裝了風向導航系統,碰到簡單卻響亮的口號就會停下來,就像是尼采說的,「驢子來了,漂亮又強壯」?

哲學常被認為是極其抽象玄妙的學門,我卻越來越有一種感覺,哲學想要在土地上紮根,反而應該要格外觀察與體認現實世界。哲學家(尤其是想推哲普的人)應該要對世界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在這因果關係錯綜複雜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真正想問的問題,以及發問的理路,並且避免簡單卻好聽的答案。我不是說每個人都要變成韋伯那樣的博學家,也不是說哲學人不可以有自己的立場與意識型態,就像Sandel一樣,他有很明顯的哲學立場,但是在推廣思辨教育的課堂上,你幾乎不會知道他主張的是哪一門哪一派,因為思辨教育不是在教學生「你應該選擇哪一種立場」,尤其不應該教「為什麼你們應該支持我喜歡的立場」,如果像我們一些公知或公民老師一樣,明面上滿嘴思辨思辨,結果都在開順風車,對手在他們口中都是蠢貨與惡棍,這種哲學「深耕」就會搞成前面講的那種情形,隨便一篇沒有常識的文章就能引起眾人大聲附和,只要符合最膚皮表淺的刻板印象就好,只要能打擊我們所不喜歡的那些立場就好,要再走深走前幾步,大家既已沒有心思,也沒有那樣的能力。

哲學要不要再往下紮根,配不配分享教育資源大餅,是否應該深入到基本教育之中?我私心確實希望,但那不能是一廂情願,不能出於直銷宣傳式的空口白話。當此哲學系所招生困難,已面臨裁撤危機的時刻,我們可以看到不管學院裡外,有些哲學人開始用些話術來求取出路,有時讓我輩何止搖頭嘆息而已。當然,站著說話不腰疼,我不靠這些吃飯所以沒有顧忌,也未必是我比他們有操守有良心。可是我依然覺得,哲學這門學問應該奠基於智性上的誠實,而且她真的擁有獨特的魅力,永遠可以吸引一些人投入懷抱,哲學系所也許會凋零,會有淘汰,但不可能消失的,套個叔本華的用詞,永遠會有人被奧妙所激發,一步步走向哲學的道路。至於大眾,如果他們真的還沒有準備好接受哲學,或者我們哲學人其實也根本沒有準備好能夠傳遞給他們什麼東西,如果只是像現在檯面上這種玩法,那麼我認為還是把選擇權留給大家,就像要不要學文言文或四書一樣,由個人自己去選,這不但是種尊重,很可能還更有效果 - 畢竟就像經驗告訴我們的,想搞砸什麼事情,就趕快交給政府去辦;想搞壞什麼胃口,就快點放到教育裡頭。

還有好多想說的,不過天已經亮了,空姐好像已經準備要送早餐,且先打住吧。這幾天有時間有網路的話,我再把文章放上網。願有朝一日,我說的都已是屁話。

21 則留言:

  1. WENSON這次又會觸怒多少覺醒公民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想太多,誰想理一個過氣的部落客?

      刪除
  2. 第一次看到你的部落格----我要提醒自己不用敬語----是我高中時,“台大哲學系如何可能”
    從那以來,我應該每篇都有讀過(至少大致啦)
    我現在是大學生,我唸的是科學,但是一直對歐陸哲學,社會學,人類學都有一份好奇
    你的文章一直影響著我,改變我,使我反省,甚至形塑了我一部分的人格
    從以前到現在我不同意的似乎只有兩個:對吃狗肉的批評(因為我想你把貓狗教人士寫得太弱了),以及中文西化的批評(因為我認為你的反對有滑坡的問題),另也覺得你對歧視的刻畫稍嫌粗糙----不過這邊不是重點

    如今自詡改革的一方又常常把保守方罵得一文不值,像是死刑,核電,同志婚姻....
    我常覺得保守方其實還有一些機會,改革方卻用嘲諷的,四格漫畫,呼口號,片面之詞,帶起風向之後,很多人支持這些改革方時已經淪為簡單的意識形態,而不是思考為什麼他是對的。
    **就算改革方是對的,我們也要思考他為什麼是對的** 本著這樣的理念 我常常和同學辯論
    但我常覺得很痛苦,因為很多人連最基本的哲學概念(也可以說數學概念)都沒有
    用詞不清 不加定義 雙重標準 重點是被糾正了還會說“為什麼什麼都要用邏輯來看” 之類的.....

    Wenson,請你繼續堅持下去,繼續說觸犯眾怒的話,繼續為社會注入一絲不一樣的力量,因為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默默都在看著你的文章,也被你改變....

    回覆刪除
  3. 難得看到Wenson的新文章,感動到要哭了。
    我也是無意間發現這裡之後,不斷翻舊文出來思考思維,改變了我以前的許多想法,
    尤其是性別歧視、三寶、吃狗肉以及死刑那幾篇,

    深深覺得大多數人並不是懷有惡意做出壞事,而是因為純粹的「無知」,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些甚麼
    版大也是讓我對哲學有所認識,進而產生興趣(第一次覺得哲學的奧妙),希望Wenson能繼續寫下去。

    回覆刪除
  4. 這是篇難得的好文章

    更難得的是把它寫出來

    這篇文章讓我回想起當年為什麼喜歡上哲學

    回覆刪除
  5. 一直很喜歡Wenson的文章,帶給我許多新的思維以及想法,也讓我開始對哲學有濃厚的興趣

    誠心希望Wenson能繼續寫下去,無論寫甚麼都好

    回覆刪除
  6. 看到新文章非常開心。雖然自己是個不喜歡思考的人,但是讀到溫和清楚又認真的文章時,還是覺得心嚮往之。拜託常寫一點啦!

    回覆刪除
  7. 大部分人都討厭數學,而且絕大部分人也不會從學更深奧的數學當中得到實用價值,但就因為要考試,所以養活了非常多學數學的人..這代表要賺別人的錢有時並不一定要討好他,相反地,而是要用制度去逼迫他。討厭哲學的人變多,也許是哲學進入義務教育的必然結果。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理工科系超級需要數學,商學院財金跟經濟到了研究所以後,數學用了可多了....,即使是人文,很多到研究所做研究也都需要用到統計,真的以為數學沒用? 數學不是只是拿來算買菜錢啊...

      刪除
  8. "願有朝一日,我說的都已是屁話"
    那就是今日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今日你個雕,我還子日咧

      刪除
    2. 如果你的回覆言之有物,並完整的反駁了Wenson的觀點
      那最後加上這句話一定會帥到掉渣
      但若整個回覆只有這一句,看起來就只會像小孩子吵架一樣沒水準

      刪除
    3. 呃?我可以問一下為什麼是今日嗎?

      刪除
  9. 非常好的反思,當這個社會一面倒的時候,希望能有多一點像你這樣政治不正確卻言之有物的聲音

    回覆刪除
  10. "為什麼在教育和人際關係上著力改革可以減少這種犯罪?那是什麼樣的教育?"
    覺醒公民會跟你說,這是政府的責任,他們不用管具體方案或可能性,反正就是要有一個安全自由解放又廢死的進步社會,做不到就是政府無能。

    回覆刪除
  11. 我很好奇,哲學除了在腦袋世界波濤洶湧外,在實相世界生意可以有出色的幫助?

    回覆刪除
  12. wenson寫部落格除了弄到工作不順,何明諠因為超義務的事不想跟你講話外,還得到些甚麼?你都不覺得你有很多意見真的很偏激,只適合在匿名的場合發表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哇塞,閣下比我還了解自己,連我自己寫部落格寫到工作不順都知道,我自己都不知道有這種事,厲害!
      然後何明諠是誰啊?為什麼我也不知道我很想跟他/她講話?
      至於我覺不覺得自己偏激,愛在哪發表文章,既不干閣下的事,也不需要你的意見。

      刪除
    2. ..有時我還真羨慕像你這種健忘的人,[因為寫部落格而工作不順]是你直接跟我講的,你還問我何明諠大學讀甚麼,難道這一切都是我的幻覺?

      刪除
    3. 我大概可以猜到閣下是誰,但我不記得我告訴過你寫部落格而工作不順,而是說我在工作時有被認出Wenson這名字,對方說是我的讀者,所以我後來工作時改了英文名字,這跟工作不順的距離也太大了吧。事實上,我的工作跟部落格根本完全切離,互相沒有交集。

      至於何明諠,我剛剛查了,應該就是之前在部落格罵我不要臉的清大學弟吧?這跟他理不理我有什麼關係?況且我為什麼需要跟他講話,打過幾聲招呼就好,說真的我反而覺得悲哀,一個唸哲學唸到碩士的人居然連一點智性上討論的空間都沒有,我並不想跟他深談,要不是他「自首」說就是罵我的人,我哪知道他誰啊。

      裝熟適可而止,這位學弟。我只跟你淺談過一次,如果你沒感覺到的話,那次我並不是太想跟你聊天,而你幾次寫在我這裡的回應,大概也證明我那次的感覺是對的。

      刪除
  13. 我接觸哲學尚淺,在接觸後是認為,哲學應該要在大學前教育就要學習。
    把哲學帶入大學前教育,的確如版主所言,恐怕也只是造成多數「死背哲學」的學生吧。而教育的成果也需要長時間等待,可行性待確。不過個人認為至少有兩項可以被帶入高中教育。
    可說最有實用性的,就是「基礎邏輯」吧。學習清淅地表達自己看法,和認知她人的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基礎能力。「邏輯」會強化人的語言思辨力。越能有邏輯地對談,也越增加人們之間對彼此語意的認知能力(認不認同是另一回事而已。)
    「哲學入門」,先曉得哲學在學什麼。以自為例,我身邊幾乎沒人真正知道「哲學」學什麼,連我自己也是半年前才從一位哲學系的親人身上得知,現在都有了點歲數才發現這項興趣。

    回覆刪除

1.請不要對我用敬語,例如「您」、「Sie」等等。
2.我尊重任何言論,但請諸位至少留個代稱,否則回覆時很不方便。
3.有時候留言會被系統誤判為垃圾廣告而封鎖,我會定期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