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on的隨筆網站

Wenson的隨筆網站

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讓人幫你來讀書



為什麼要讀書?或者說,人非要讀書不可嗎?不讀書的就是懶人笨人嗎?如果你從每個個人來看,我認為讀書並不必要,甚至也不重要。出社會多年來,我看見過一些腦子很活的人,有的是廚師,有的是公關,有的是業務,他們既沒什麼時間讀書,也無心於書本,然而他們對於自己的職業和生活有很敏銳的洞察力,觀察之細每每讓我訝異。對於這樣的人來說,我們似乎很難講他們如果不讀書就會如何如何,畢竟我們不太可能找到一個跟他們境遇類似卻剛好愛讀書的對照組。然而我有另一個觀察,這種人在「成功」之餘,往往也會很喜歡發表對專長事物以外的看法,而且通常都是很武斷,甚至偏狹的見解。碰到這種時刻,我心裡就會冒出孔子的話:「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當然,孔子這話的原意多少跟我要表述的不同,我是把「質」類比為自己的觀點和判斷力,而「文」則是要吸收他人的思維。對我來說,上述的那種人對世界確實是有觀察力、有好奇心的,他們通常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也有出色表現,然而一旦跨出了經驗與眼界之外,這種積極的發言態度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寡聞少識。想要「文質彬彬」,最好也最快的方式,還是得靠讀書才行。

也許有不少人會覺得我的描述有些空泛,甚至會說:「我怎麼就沒碰過你說這種人?」其實我們都看過的,只消打開電視,每天都會有這種人上場,他們還有個現在已經不太好聽的頭銜,叫做名嘴。

名嘴之所以成名,通常是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下過不少功夫,台灣早期的名嘴大半多是記者出身,有的跑社會,有的黨政,有的財經,乃至於娛樂;然而一旦他們當上了名嘴,為了爭取更多的上場機會,到後來什麼都好像很懂,什麼都敢講,最後不論什麼專業出身的人說起話來都一個模樣,既要擺出正氣凜然、勇於揭發天下之不公與黑暗的氣概,可是講出來的東西其實就跟八卦媒體差不多。這三五年台灣有越來越多人也覺得這些名嘴太誇張了,尤其是上那種「寶傑,我跟你說」的節目,沒料卻漫天鬼扯的樣子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漸漸地,名嘴這詞成了貶義,名嘴不再願意說自己是名嘴,年輕的世代尤其討厭這些電視名嘴,他們也不太願意花時間看這些電視上的評論節目,而把更多的時間與注意力轉移到了網路上,再加上臉書等社群網站的興起,於是乎誕生了另一批不同於以往的新名嘴,借用中國的詞彙,他們叫做網路公知,或者你也可以說是名嘴2.0。

名嘴和網路公知有不少相同的地方,包括會跨界胡說,會討好觀眾照劇本演出,這些我在以前的文章裡已經講過,不再重複。然而2.0版本畢竟也還是有增加些新技能,首先,網路時代的公知出身會比較多元,幾乎各行各業裡比較有觀察力或比較資深的人都有機會軋上一角,加上每個讀者都可以挑選自己要收看的「頻道」,或者說,選擇追誰的臉書頁,就好像國外的有線電視自選方式一樣,所以我們很容易就能擴充自己有興趣的資訊。此外,雖然新公知跟舊名嘴一樣,談論時事是最重要的人氣或收入來源,可是評論的切入方式就不一樣了,名嘴通常是從政治立場的角度來發言,誰誰誰就是壞,哪一方本來就是素行不良永遠居心叵測,網路公知們也可以講這些,畢竟這種談法的衝擊力最強,帶來的人氣效應也就最大,但重點是不能直接講,一定要有特殊的洞見,例如講一個小故事,學問大一點的就舉出一本書或某某學說,能用上一些看起來很有智慧的術語夾槓更好,重點是要有「知識感」,讓人覺得這說法不是來自於特定立場與意識型態,而是基於學問與思辨。

明眼人都看得出,我上頭的文字帶著一種嘲弄意味。確實是如此,但是即使你看了以後覺得「沒錯,就是這樣」,我還是要請你先緩下腳步,想想為什麼這樣做好像有問題。我說過很多次,有立場從來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只有簡單的立場而沒有複雜的思辨,在於不肯理解各種立場之中的利弊得失,直接產生獨斷的判斷甚至律令。所以用知識或學問包裝立場再加以傳播有什麼問題嗎?我認為問題剛好相反,在於知識與思維的含量往往不足,用中國的網路用語講,就是「含知量」不佳。畢竟網路走的本來就是輕薄短小路線,社群網站上尤其如此,太長太硬的文章很少有人會看,所以最好能用簡單的一兩個點做出明確的訴求,讓讀者容易吸收,馬上認同。況且這現象已經不是網路所獨有,出版界也是如此,在Sandel的《正義 - 一場思辨之旅》暢銷之後,「思辨」近些年在台灣成了關鍵字,一大堆的出版品甚至活動都趕緊掛上這個頭銜,或者直接加到名字裡,可是到底有幾個是真的在思辨?我們就用Sandel的作法來當標竿好了,請問現在市場上流行的這些思辨,有多少真的會挑戰自己的想法?會反覆提醒讀者事情可以有多複雜,你的選擇有多麼可能顧此失彼?我看到的現象其實幾乎都是相反的作法,只是冠以思辨之名,用一些簡單的套路誘使讀者快點選邊站,快點加入「正義的一方」。搞到現在我聽到思辨就害怕,都快覺得這兩個字是貶意了。

從網路公知那邊獲取知識與觀點的另一個大問題,在於讀者自己的(壞)習慣,雖然那的確和網路這個環境有關。因為種種原因(意思就是我不打算細談),我們在網路上閱讀往往都比較草率,甚至常只是看個大概的印象就覺得算數了,用這樣的方式閱讀文章,其結果可想而知。我碰過不知多少次(以前也說過),看到臉書上有人轉貼了某某文章,有些人還會加上幾句看起來很不錯的心得,可是真正聊到內容時,卻發現他根本沒搞懂那個文章的重點,也沒反思過裡頭沒有有哪裡有明顯的問題,可以說只是為了轉貼而轉貼。文章本身的養分已經不見得豐富,閱讀的消化又不良,即使大家轉貼來轉貼去,結果真正傳播出去的毋寧是立場和傾向。我還是建議大家,轉貼文章之前,請先想像你要跟另一位沒有讀過此文章的朋友解釋這篇文章在談什麼,以及你認為為什麼說得有道理,如果你在心裡可以說明無礙再轉,這對別人和對自己都比較好。

話說回來,為什麼大家那麼喜歡轉貼自己沒看清楚甚至沒看懂的文章?或者說,這種「按讚即肯定,轉貼即擁有」的心態是怎麼來的?其實我也不確定,不過我們應該一直是有這種「根底」的。回頭想想我們的名嘴吧,這是一個沒辦法真正翻譯成英文的字,西方當然有常上電視談論時事的人物,然而他們多多少少還是都訴求專業導向,換句話說,電視台會請你來談一件事,要嘛你是當事人或關係人,再不然你就是該領域的專家或意見領袖,即使pundit這個詞彙已經變得帶有講話天花亂墜的貶意,可是跟咱們寶島相比還是差太遠了,我們的名嘴個個都像不世出的大才,每天可以上好幾個節目、講好幾個小時而永遠不怕無話可說,像一隻蜜蜂採集了太多的蜜,需要那些伸出來要討取的手,只好下降到深淵裡,為我們帶來養分,甚至帶來光明。為什麼我們會產生出這種人(乃至這種職業),而他們講話一直還是有人愛聽呢?豈不代表了我們骨子裡其實就有這種成分,喜歡跟大家分享收集到的那些蜂蜜,裝填那些一心想要滿溢的杯子嗎?

名嘴尚在深淵裡渡緣說法,但偉大的星辰已經換角,到了網路公知時代,名嘴2.0有更多元的專業,有更深入的見識,也更懂得風向和政治正確之道,「戰時」會挺身而出針貶時弊,「承平」也不免要介紹一些知識,曬曬學問。這種風氣造成了出版界近年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明明銷售數字、閱讀人口一直在縮水,可是人文社會科學的冷門書卻出得比以前多,而且有不少都變成了話題書,即使沒讀過的人也多少都聽過,最好的例子當然還是未上市先轟動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當然不是所有的書都可以這麼幸運,就我所知,這些年出這種人文社會大部頭專著的還是賠錢貨居多,就算賣出去了,大多數也是買來供著的,拍張照放上臉書講幾句就算完工了,但是現在冷門書要吸引注意力還是比以前簡單很多,只要能有幾個公知談過這本書就好,可以維持好一陣子有話題、有熱度。不過整體來看,閱讀風氣沒有太大的改變,出版界的寒冬依然是寒冬,真正的賺頭還是要看個別出版社的手法和功力而定。

從名嘴到名嘴2.0,從電視到網路,處處充斥著滿滿的見解,隨便都可以找到一大票的意見領袖(以及努力成為意見領袖的人)。我們對知識的好奇心增加了,我們表達意見、交換意見的管道變多了,可是我一直沒看到整體的知識與思辨水平有明顯的提昇。當我們可以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意見領袖,一邊轉貼著他們的意見和文章,另一方面也把產生意見、閱讀更多東西的責任交給了他們,這與其說是粉絲跟偶像的關係,不如說是一種代工制度。當思考外包化的時代到來,個人或許依然擁有選擇的自由(尤其如果你看得懂外文),然而這個社會的整體走向,是不是已經喪失了改變的機會?我們是否只能永遠一直抱怨,為什麼媒體這麼淺碟,教育這麼僵化,鄉民這麼無知…一個苦惱於物質產品總是在代工困境的國家,是否已經意識到,在思想上也碰到相同的問題了?

不論是哪種代工,在這個講競爭賣品牌的年代,似乎都看不到出路。

6 則留言:

  1. 回覆
    1. 你是認真在說還是在諷刺嗎?

      刪除
  2. 讀書讀多除了變成招搖撞騙的名嘴以外,好像也沒有其他功能。

    回覆刪除
  3. 現在回頭看看這篇文章,發現除了「思辨」之外,現在黑掉的字彙已經一大串,而且還在持續以驚人的效率增加......

    回覆刪除

1.請不要對我用敬語,例如「您」、「Sie」等等。
2.我尊重任何言論,但請諸位至少留個代稱,否則回覆時很不方便。
3.有時候留言會被系統誤判為垃圾廣告而封鎖,我會定期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