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on的隨筆網站

Wenson的隨筆網站

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這些年,我們一起弄髒的詞彙



語言跟服飾一樣,也講究時尚。只是以往一個流行語的生成與消失時間拉得很長,動輒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見真章。
網路時代把這速度加快了許多,一個新用法可以在數日之間便在鄉民間廣為流傳,過了一兩個月也可能又沒什麼人繼續用。
這種汰換有時候是出於自然的淘洗,大家不自覺地就揚棄了某些用法,例如前幾天我跟王老先生鬼扯瞎聊之時,
他忽然講出「次文化」一詞,講完後又加了一句:「現在好像沒什麼人會講『次文化』了,次文化變成了次文化!」
的確,幾年前在網路或新聞裡常出現「次文化」這個字眼,好像是一種很特別又值得關注(甚至應該憂心)的現象,
然而這個詞語本身有貶意(之嫌),隨著社會的演進與網路的發達,許多小眾文化大放異彩,「次」字好像也就漸漸少用了。

流行語有習焉而不查的選擇,當然也有刻意為之的改用。為什麼大眾會忽然有意識地避免使用某些原本很流行的詞彙?
最簡單的理由,就是因為某些事件改變了大家的印象,把這些字眼給弄髒了,導致風氣丕變,一下子產生了雲泥之別。
我這所謂的「髒」有個簡單的判準:當你發現有某些人事物明明符合一個詞彙的意涵,但是對方卻不肯冠上這個頭銜,
換句話說,這些現象並沒有消失,只是不再使用同一個稱謂而已,因為那些用法已經變成負面字眼,或常被大家拿來取笑。
例如英文的「fashionista」,雖然字典告訴你要翻成「時尚達人」,但是現在在網路鄉民或年輕人的口語中已非如此,
反而常常成了一種諷刺,用來講那些沒品味又愛打扮來嚇人的傢伙。類似的情況台灣也有,而且這兩年有幾個特殊的例子,
我瞧著覺得有趣,也認為背後有一個共通的法則,在此且說出來給大家聽聽,諸位也可以跟自身的經驗對照一下。


1.懶人包
這大概是除了馬英九以外,這一兩個月來最常受到批評的對象,我之前也寫過文章,不過現在看來大家好像有點矯枉過正了。
我說過懶人包本身只是工具,問題出在人太懶而非懶人包,不過因為這次服貿議題裡,懶人包成了淺碟與偏頗的圖騰,
所以現在大家整理資料時紛紛開始避免使用這樣的字眼,甚至還有標榜「不懶人包」的資料出現,懶人包的形象惡化可見一斑。
然而網路的文化與鄉民的習慣在短期間是不可能發生重大改變的,只要沒耐心或沒時間的人還是那麼多,懶人包就不會消失,
不過名稱大概會換成「一覽表」、「比較圖」、「事件始末」…等,或是改以「戰爆文」、「打臉文」的形式呈現。

2.小確幸
這同樣也是在這次服貿議題前後受到嚴重影響的詞彙。我記得第一次看到這三個字是在大約八年前,我還在當編輯,
有篇稿子寫到國外的農夫市集遊記時用小確幸來描述心情,之後一隔數年都沒有再見過這個詞彙。
不過約莫從三年前開始,小確幸忽然大舉入侵網路,處處可以看到人們在喊小確幸,甚至還轉從虛擬進入現實,
台北街頭也陸續出現了一些標榜小確幸、或乾脆直接命名為小確幸的商家,約莫一年前再進佔電視,在新聞裡經常出現。
可是這兩三年同時也是我們開始對於未來感到嚴重焦慮的時刻,加上政府的種種施政一再遭人詬病,三不五時就上演個鬧劇,
當情緒不斷累積卻又沒有足夠的出口,漸漸開始有人把矛頭對準了這種追求小確幸的舉措,認為這反映的是「順民心態」,
明明就有那麼多應該解決的大問題,應該要意識到問題甚至展現行動力的時候,大家卻還是只寄望於「微小而確定的幸福」,
小確幸的意義在許多人口中逐漸變成了「公民社會的鴉片」。然而這個現象還沒有全面在每一個媒體平台中發生,
新聞媒體到現在還是很愛用小確幸,由此看來小確幸還不至於完全被弄髒,有時候依然會用於正面表述。
但是從傳播力更快速的網路來看,使用小確幸的人明顯變少了,依據我的經驗,網路上甚至比較常用小確幸來表現諷刺。
這情況有點像是「魯蛇」,雖然用法一正一反,但常常都被用來諷刺現況,現在大家勇於自稱魯蛇,藉以表達出不了頭的無奈;
同樣地,當鄉民們說什麼什麼事情是小確幸,往往也是在講背後更大更沈重的無奈,可以說都是對於現實社會的反向控訴。

3.文青
文藝青年自古皆有,然而「文青」並不見得是真正的「文藝青年」,翻成白話也可以說是「追求風尚的小屁孩」。
這種人從來都不少,歷來也有不少小說在嘲諷他們,前幾年黃凡寫過一本《大學之賊》,更早些陳映真也寫過〈唐倩的喜劇〉,
再往前則有錢鐘書的《圍城》,每一個都把這種小文青的喜好寫得活靈活現,包括愛賣弄術語、裝腔作勢、追求知識名牌等等。
不過要說諷刺得最露骨、最淋漓盡致的,我覺得還是要屬艾倫坡的名篇〈How to Write a Blackwood Article〉。
有趣的是,這些小說雖然分屬於不同時代,但是裡頭文青的手法看起來並無二致,只是各時代有不同的名稱與偏好而已。
「文青風」大約在十幾年前悄悄在台灣吹起,後來逐漸成為大宗,這幾年網路上還出現了許多教大家如何成為文青的文章,
雖然裡頭多少有些諷謔的意味,可是標榜文青風格的衣物、雜物等商品依舊大行其道。只不過,這現象很可能還是山寨來的,
美國這幾年很紅的一個字是「Hipster」,幾乎與我們現在這些文青的品味如出一轍,不過人家比我們早出現而已。
然而假掰到頭終有時,文青風跟小確幸一樣,在這兩年碰到了瓶頸,主因是出了點毛病,只不過病況恰好相反,
文青風被認為是無病呻吟,小確幸則是有病卻不作聲。雖然風氣依舊不減,但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會願意說自己是文青了,
大家只是繼續戴粗框眼鏡、聽獨立樂團、穿超窄管褲、手上拿本怪書,然後不時罵罵社會和資本主義,但不說自己是文青。

4.超譯
好吧,關於這個詞彙被「污名化」的因由,本部落格應該可以說是濫觴之一,我在此也願意承認自己是首謀。
不過就跟太陽花學運一樣,我一開始也真的沒料到會引起那麼多迴響,那篇批評《超譯尼采》的文章說起來寫得還挺隨便的,
本來是想抱怨一下,花個把個鐘頭寫了篇文章宣洩,但是後來卻變成這個部落格點閱數最高的文章,而且數字還在穩定增加。
雖然《超譯尼采》照樣突破了九十刷,《超譯尼采II》也一樣大發利市,不過鄉民們用到「超譯」時卻幾乎都用於負面表述,
這現象代表的是一種割裂,不知情的人依然沉醉在超譯後的「尼采」魅力之下,知情者則有許多對此手法感到反感。
說起來還挺奇特的,因為即使是在超譯的發源地,也就是日本,這個詞彙到現在大致上還是乾淨的,超譯系列一本接著一本出,
但是在台灣,雖然去年還是有幾本書搶著跟風冠上超譯的名號,不過銷售情況並不突出,網路上更是把超譯拿來當笑話看。
其實我並不覺得超譯一定不好,只要作者願意聲明自己在幹的是什麼事,讓讀者知道讀的是經過刻意編造與改寫的東西,
那要怎麼超譯就隨他去,這就好比是作文改寫比賽一樣,怎麼改沒有規則,改得好了,受到歡迎,也是人家的本事。


看著這些語詞從正面變成負面,由寵兒變成敝屣,我腦子裡不禁會想起尼采所說的「價值反轉」(Umwertung)。
不過這情況還是和尼采所講的非常不一樣,因為就如我強調的,這些東西並沒有消失,只是換了個面孔再重新問世而已。
然而也許我們可以再深入一點來細究的是,到底是什麼促使我們揚棄了這些字眼?是什麼價值觀讓大家變得討厭它們?
我認為上述四個詞彙背後有兩大共通點,一是「輕鬆快速」,也就是不需要太辛苦、花太多工夫就可以達成目標;
其次則是「潮」,你可以發現這些東西都有很強的感染力,很容易在臉書等媒介裡頭傳播,讓自己顯得有某種見識或品味。
也正因為這兩點,所以這些詞彙或作法可以獲得強大的共鳴,一下子讓大家投入或模仿,直到發生了某一些現象,
使得大眾忽然強烈意識到這背後的闕失,畢竟我們總還是喜歡強調要腳踏實地、認真苦學,此時就會把這些文字圖騰扔到一邊。
但是事實上人的天性本來就貪圖輕鬆快速,本來就追求流行,既然本性難移,於是這些現象也就只好來個「永恆復現」,
每次被扔掉之後,下台一鞠躬,換個希臘人演戲時所謂的「人格面具」(persona)後就再度登台,照樣有歡呼喝采。
直到下一次的反省,接著下一次的輪迴。讓我不禁想用哲學術語套改麥克阿瑟的名言:「指涉不死,只是述詞轉換。」


29 則留言:

  1. "文創"這個字眼 最近也被弄得很髒...

    回覆刪除
  2. 所以,馬先生把服貿當作特效藥。形容的很貼切。

    回覆刪除
    回覆
    1. 財長:太多資金流到房市,對經濟不利?
      (請教一下,有哪位先生可以看出這句話的玄機)
      http://times.hinet.net/news/15210925?m=cl

      刪除
    2. 太多資金流到房市,對經濟不利?

      更正:這句話應該改說成--耐人尋味。

      刪除
    3. 指的不是當過多資金在房市 容易造成房價上揚啊...

      刪除
    4. 馬先生的大水庫原來在這裡(房地產)。
      央行:利率非房價上漲主因
      https://tw.news.yahoo.com/%E5%A4%AE%E8%A1%8C-%E5%88%A9%E7%8E%87%E9%9D%9E%E6%88%BF%E5%83%B9%E4%B8%8A%E6%BC%B2%E4%B8%BB%E5%9B%A0-220008190--finance.html
      有關許嘉棟評論,長期低利率造成資產價格上揚,林宗耀也指出,利率不是影響房價的主因,影響的是持有成本,不必然會造成房價上漲。影響房價的因素很複雜,台灣高房價集中在大都會區,這牽涉到市場游資、稅負、交通等因素。

      刪除
    5. 水的源頭--美國「聯準會」。
      彭淮南想升息擠泡泡?!還沒被柏老耍夠嗎?
      http://accrcw75.pixnet.net/blog/post/52937556
      人民的財富,就會因低利率使然,從消費、儲蓄、高房價、高物價流出;上層階級則因為是貸方,擁有不對稱資訊,所以得到廉價貨幣投機,財富從房地產、投資建案、商品價格、股票市值等投機產品流入。社會的財富,就因此而轉移了。

      刪除
    6. 對於二低(低指匯率與低利率)而言,有人得利,就有人遭殃,這是不容狡辯的事實。

      刪除
    7. 全世界的經濟政策都相似或者雷同,而台灣的財政狀況,整體的貧富差距,就像一個大隊接力一樣,尾巴被拉個老長。全世界除了比出頭之外,同時也在比,看誰的尾巴拉的比較長!

      刪除
    8. 安倍計畫明年開始調降企業稅
      巴克萊集團(Barclays Plc)首席日本經濟家森田京平(Kyohei Morita)表示:「展現企業稅調降和下階段銷售稅調升方向,是重大的政治行動。」「這是往正確的方向發展,但只是一小步。」
      http://www.epochtimes.com/b5/14/6/13/n4177666.htm%E5%AE%89%E5%80%8D%E8%A8%88%E7%95%AB%E6%98%8E%E5%B9%B4%E9%96%8B%E5%A7%8B%E8%AA%BF%E9%99%8D%E4%BC%81%E6%A5%AD%E7%A8%85.html

      刪除
    9. 我知道你們內部正在爭論,有個兩岸經濟協定(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政府認為它對台灣有利,但是有其他團體質疑,能不能進入上海或北京是誰的利益,我想你們必須有雪亮雙眼和冷靜頭腦。
      台灣也有利益團體樂見台灣跟中國越走越近,因為他們從中大發利市,是吧?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IndepArticle.aspx?ID=22631&pnumber=1
      台灣想加入tpp,我想老美還是會說那句老話:「你準備好了沒有!」。

      刪除
    10. 歐巴馬曾經說過一句話:把餅作大。背後影射的不外乎就是指分配的問題。很巧的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在互相排斥也是因為分配的問題。不知「把餅作大」與資本、共產主義對抗兩者是否相關?

      刪除
    11. 大到不能倒 !老百姓買單
      金管會接管國寶、幸福人壽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兩家公司淨值至六月底為負491億元,財務情況越來越嚴重,已經不能再等下去...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63818/

      刪除
    12. 相關閱讀:保險退場機制出爐 四百億保險黑洞 要全民買單?


      立委、監委 逼出退場措施

      事實上,金管會即將公布的保險退場機制與配套,是被立法院與監察院逼出來的。

      五月初,立委費鴻泰在立法院提案通過,要求金管會在七月底前,依據保險法一四九條授權,擬定保險業退場機制與配套實施方案,未來如再有壽險公司被接管,保單將不給予全賠保障。

      費鴻泰解釋他提案的背景,因為有選民告訴他,現在還有壽險公司用政府會全賠的藉口來賣保單,「這不是吃定政府,吃定人民嗎?」他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0760

      刪除
    13. 體弱保險公司退場 曾銘宗:條件不夠成熟
      體弱保險公司退場 曾銘宗:條件不夠成熟

      金管會表示,儘管國外已有推動問題保險業立即糾正及退場機制等,但現階段我國似未具備成熟推動條件的相關監理機制,為維護國內金融市場穩定發展為前提,金管會將審慎評估相關機制的推行對國內整體經濟及金融市場安定的影響程度,以及國內外不同金融業間的行業特性及發展差異,納入下一階段保險法修正工作。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429/351866.htm

      刪除
    14. 沒有壽險業退場機制(她說台灣還尚未進步到有退場機制這個程度),代表老百姓還要繼續買單.
      我不認為台灣有這麼落後,但是我承認台灣老百姓的錢很好花.

      刪除
    15. 保險業不保險/殷乃平

      前金管會主委處理一個淨值負590億元的國華人壽,規模僅173億的保險安定基金根本無法支應,最後賠付出去883億,不但資金耗盡,而且還向銀行團聯貸570億元。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40827/458657

      刪除
    16. 你是把別人的部落格當筆記本了吧老兄

      刪除
    17. 你怎麼知道他不是在跟版主聊天?

      刪除
    18. 返還無趣的金融體系(吳惠林)

      這種情況有如「銀行大到不能倒」的現象,也好似已故的蔣碩傑院士生前的名言「五鬼搬運」、「金蟬脫殼」,以及羅伯遜的「盜竊行為」之上演,凸顯出衍生性金融「有毒商品」的本色。

      刪除
    19. 地溝油(油品內容)與美國的次貸與金融衍生性商品及垃圾債卷始末的發展脈絡,樣態也很像,(尤其是雙方政府各自對處理事件的態度可以做比較),最大的共同點都是對產品內容,包含哪些了解不詳細.(經濟學稱這種現象叫作資訊不對稱)

      刪除
    20. 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

      而當市場失靈時,人們慣性的反應就是「政府」應該扮演糾正市場的角色,好讓經濟行為的效率提高。
      貝克指出,這種政府一定可以修正市場沒有效率的假設,實在過於天真。因為我們在做這樣的預設之前,最少應該先認真地探討「政府會不會失靈」的問題。如果政府失靈的情況很嚴重,那我們應該問政府的介入到底會讓問題緩解還是惡化。
      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1/3622

      刪除
  3. 但是超譯百人一首是非常好看的故事(淚)

    回覆刪除
  4. 「利大於弊」哭哭表示:我根本沒流行過,一開始流行就髒掉了

    回覆刪除
  5. 沒了"文青"還有"小清新",一樣的~

    回覆刪除
  6. 我是個大一學生,因為媽媽介紹所以來看Wenson的網站,因為看到版面有契訶夫所以更喜歡了。
    但是一直處於一種混沌的價值觀不定狀態,我很喜歡獨立樂團,也都看一些同學認為的怪書,雖然穿窄管褲只是因為想要看起來瘦一點。不過會看怪書是因為家庭因素,也從來沒有人說我是文青...反而在臉書上打一些奇妙文字放上天空或是大海照片的人會被稱為文青。關於愛倫坡的高中曾經讀過,但沒有更深入,原來是在講這種現象。

    只是想知道這些曾經公開無病呻吟的人過了這個階段後是否會被打回原形呢?

    回覆刪除
  7. 髒的詞彙還有理性中立客觀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些暴民覺得理性中立客觀很髒,其他人未必覺得

      刪除
    2. 應該不是覺得髒, 只是觀點比較接近黑格爾.

      刪除

1.請不要對我用敬語,例如「您」、「Sie」等等。
2.我尊重任何言論,但請諸位至少留個代稱,否則回覆時很不方便。
3.有時候留言會被系統誤判為垃圾廣告而封鎖,我會定期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