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on的隨筆網站

Wenson的隨筆網站

Da sprach es wieder ohne Stimme zu mir: "Was weißt du davon!
Der Tau fällt auf das Gras, wenn die Nacht am verschwiegensten ist."

2012年4月25日 星期三

為什麼很多人畢業了就不再碰哲學?



「喂,我找劉小姐。」我說。
「她今天請假喔!」電話的那一頭回答。「請問有什麼事嗎?」
「我明天再打好了。」我有點猶疑,可能對方也聽出來了,又說:「我可以幫你留言。」
「嗯…我是校友,她問我是否可以回去參加29號的所友會,我說我還不能確定,她希望我在20號以前回覆,好像說要訂餐。」
「我後來時間OK了,可以回去,麻煩幫我留個話。」電話那頭窸窸有聲,大概是在找紙筆。「請問你的名字是?」
「我姓葉,叫做葉XX。」沒想到對方回答:「喔,你是Wenson嗎?」我吃了一驚:「你怎麼知道我是誰?」

在真實世界裡,我偶爾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碰見這個部落格的讀者。

約莫兩個禮拜前接到電話,清大哲學所又要辦一次大型的「所友會」,所辦的秘書問我是否可以參加。
沒想到時間過得這麼快,轉眼間距離上一次的大型所友會,三載流年已然偷過。看看自己,除了體重之外好像也沒什麼長進,
尤其我必須承認看完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之後,我就沒有再好好讀過比較硬底子的哲學書籍了,
書架上的尼采全集也少有翻動,捫心自問,我比起去年在徐豪婚禮上碰見張、趙兩位師長時,好像更無心於哲學許多。
當然,所友會不是「哲學成就查核大會」,我的心虛與否跟要不要參加可以全然無關,不過心虛就是心虛,
尤其當學弟告訴我,原來不少學弟妹會看這部落格,更讓我汗顏添了三分。好吧,在此公告,我的胡言亂語跟我唸哪裡無關。
唸清大哲學所的有很多是現今社會上正常且正派的好人,在學學生們也都是勤奮認真的好青年,不像我們當年都拼命在打AOC。

話說回來,這次找畢業生回籠的名目是「哲學所所友返校座談會暨所友會成立大會」,這就讓我不禁有些狐疑和擔心了。
三年前那一次不是就已經成立過所友會了嗎?當時還連會長、副會長都「選」出來了,怎麼現在又有一次成立大會?
難道是覺得之前那次的組織只是個名目,這次開始想玩真的嗎?那…回去參加會不會又被分配到工作,而且是「真的工作」?

我記得三年前那次的會議裡有個構想,要定期請每位「所友」寫些東西,看看大家最近在幹些什麼事、讀什麼書,
然後整理成Newsletter發送給大家。我覺得這個想法很不錯,畢竟會來唸這種所的特別多神經病,喔不,是奇人異士,
大家定期互通想法應該會很有趣。只不過這個時代的變化速度真的太快了,現在看看,好像大家彼此加一加臉書好友就好了嘛!
畢竟現在應該所有畢業生都有臉書帳號,然後再成立一個粉絲團,要所有成員定期上去丟東西,只要有人負責統籌和催稿就好。
我提出這個想法,是因為上次張老師指定我當這個Newsletter的編輯,這回有了臉書幫助,我應該可以全身而退了吧。



閒話表過,我在心虛於自己越來越不讀硬哲學(意即一般網路文章不算)之餘,卻也知道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不,我應該算是特例了,因為就我所見所聞,只要是離開學院的哲學人,很快(頂多兩三年)就再也不讀哲學了。
只唸到學士的這情形尤其嚴重,每當我發現一個認識的人以前在大學唸的是哲學,我若呱啦呱啦講起幾句哲學來他們都不想聽,
不過我可以替這些人設想,畢竟在大學階段其實讀的都是概論性的哲學書居多,而且很多人搞不好只是剛好進了哲學系,
如果當時成績高一點,他們更樂意去唸志願表上的其他科系。但是問題來了,為什麼唸完哲學研究所的人也一樣?
這些人總該是對哲學有興趣的了吧?而他們也在學院裡接受了足夠的訓練,系統性地唸過不少硬底子的哲學專著,
既然都寫得出碩士論文了,就算離開學校,也該有能力自己再讀點東西,可是絕大多數人卻都選擇遺忘,選擇不去碰。
這樣的現象,我不認為單純用「懶惰」、「鬆懈」等理由就可以解釋,因為要唸哲學需要的熱忱超乎很多非哲學人的想像,
尤其是唸完研究所的,這些人當初就不是為了學位(唸哲學系和哲學所對一般職場來說沒什麼差別),為什麼這熱忱失卻了?
我認為這應該是有特殊原因的,於是轉而開始思考,這幾天來我想出了幾個可能的解釋:


一、職場上的競爭和壓力太緊迫了

最近推甄好像剛結束,自然又有一批新血要加入哲學圈子裡。去年我寫過一篇有點告誡性質的文章
告訴對哲學好奇、想加入這個圈子的學子們,我所看到的現實社會是什麼樣子,以及哲學人打滾其中的利弊等等。
然而,去年是去年,那時經濟看起來有點起色,大家還不知道八月開始歐洲和美國會開始新一波的失業狂潮,
前兩天我看到一則新聞,裡頭是讓人看了更覺得憂心忡忡、前途茫茫的消息:

為了怕被記者胡編亂謅所誤,我還特地上網查了查資料來源,看來中文版說的不假。
要知道,美國因為沒有像台灣這樣大學浮濫的情況,加上學制設計也不同,就我所知,就算是從純理論科系畢業的人,
以往在就業市場上並不像台灣那般弱勢,這也是我不贊成拿美國哲學系畢業生的收入和職業來證明唸哲學會有競爭力的原因,
因為美國的大學生比例本來就比台灣低很多,就算兩邊的大學畢業人數都超過市場需求,但是超過多少是非常重要的,
這就像是「穀賤傷農」的道理,當供給超過需求一成,可能售價也是跌一成;但是超過三成時,售價可能要跌超過一半以上。
現在看到連美國都開始「賤」了,唸哲學真的是一條辛苦的路。就我自己的所見所聞,的確多數哲學人對找工作是有焦慮的,
而且這焦慮往往在還沒踏出學院時就已經出現了,當年我們還有一個唸得不錯的學姊,忽然之間就休學了,跑去學寫程式,
然後投入職場找到了工作,她認為這是出於效益計算,明智的選擇。我不是鼓勵大家這樣做,因為我怕老師罵我把學生嚇跑了,
我是要說找工作真的很競爭,就算找到了也還要努力保住職位、力爭上游,回頭看看那些書架上的哲學著作,難免覺得無力。


二、無法再創造可以專心研讀的環境

這點和第一點有延續關係。我上家教課時常會建議學生,希望他們能一輩子保持「閱讀文字類書籍」的習慣,
因為有太多人一從學校畢業後,除了雜誌和漫畫之外就什麼都不讀了,好像終於解放了、解脫了一樣,視讀書為苦役。
然而,讀哲學書籍需要比讀一般書籍更嚴苛的條件。我想只要唸過哲學研究所的人都有經驗,唸書時你必須規劃進度和時間,
如果是「想到的時候才讀」、「感覺來了才讀」,那一定讀不好,而且這跟天資或程度沒有多大關係,就是非得如此不可。
為什麼?因為哲學與一般書籍不同,裡頭通常是環環相扣的,充滿了一個又一個論證,放掉了一個,可能後面就讀不太懂了,
一般的小說或知識性書籍不會如此,就算你隔了一陣子沒看,忘了某一個關節,後面還是可以繼續讀下去而沒有障礙。
不只這樣,因為「硬哲學」的書很難、很細,所以也不是心血來潮時想看就能看,要讀這種書還需要一個長期融入的心理狀態,
這情況有點像運動,一個平時不運動的人,你要他忽然之間跑一萬公尺,恐怕還沒跑到一千就累倒了,
然而讀哲學書就是得要「跑一萬公尺」,所以你要常常跑,甚至天天跑,就算再忙再累再心不甘情不願也要保持跑下去的習慣。
想想看,這對於一個正常的上班族而言是多麼高的門檻?更不要說如果結了婚、生了小孩,有多少人還有時間搞這種東西?
也難怪,看看實際的情況,所有的哲學家都是出現在學院裡的,再怎麼樣不世出的天才,不在學院裡就寫不出哲學著作。
這讓我想起了哈金的小說《自由生活》,裡頭的主人翁在完成了世俗化的美國夢之後,到頭來居然跑去當一個櫃檯人員,
因為他希望能夠當個詩人,而他已經不在學院裡了,唯有從事這樣的工作他才能擁有專心寫詩的環境。
同樣地,要不是我不再當上班族,只願意當個「自由的矛」(Free Lance),大概也不會看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了。


三、自我感覺良好的傻勁消失了

我曾聽哈金說過,他認為寫小說要有「偉大的幻覺」,換句話說就是要自以為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有朝一日終能成一大家。
轉念想想唸哲學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尤其是初始接觸哲學的年輕人,也許剛讀過一兩本哲學書,往往便急著要解釋全世界,
好像看到什麼都已經很有想法、充滿洞見了一樣。你可以說這樣很蠢,很naive,但是這樣純粹的時刻也有它的好處,
有些哲學家也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像尼采,如果他當年沒有宅在家裡瘋狂閱讀《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然後開始用特殊的眼光去看世界,我非常懷疑他日後只會是Basel大學的一名普通的古希臘文字學教授,不會寫《悲劇的誕生》。
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尼采的腦袋和眼睛,我們一般人的自我感覺良好通常只有兩種結局,一種是從此自覺滿足,不再進步,
如此一來因為碰不到真正的挑戰,所以便可以繼續自我感覺良好下去,我覺得網路上這樣的人蠻多的,不少人還自封大師;
另一種則是鼓起勇氣走進真正的哲學圈子裡,結果呢,看看那些哲學家寫的東西,尼采26歲寫出《悲劇的誕生》,
維根斯坦29歲寫出《邏輯哲學論》,其餘你叫得出名字的哲學家也莫不有驚人的成就,動不動就同是數個領域的大師,
像Whitehead、Putnam、Churchland夫婦…等。好吧,也許有人會說,總有大器晚成的哲學家吧?當然有。
可是你覺得自己到了57歲寫得出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到54歲寫得出Davidson的Agent, Action, and Reason
別傻了,你連要超越自己的老師都不容易了,他們那時代的學者既不比我們笨,卻又比我們心無旁騖,想超越他們談何容易?
哲學不是硬科學,當我學會代數、牛頓定理,當我背了週期表、能階公式,你叫諾貝爾獎得主來談這些也不會比我有權威,
但是哲學呢,一個毛頭小子就算學了半天、想破腦袋,他的論述在大哲學家面前很可能還是漏洞百出、目光短淺,
套個海明威的書名,這叫「to have and have not」,懂得多的越來越懂,不懂的就是不懂,想想也讓人洩氣。
於是乎,看過了學院的堂奧,再走出學院的殿堂之後,很多人便選擇「泯於眾人」,反正多努力也沒用,生活跟哲學再不相干。



我不只一次在這個部落格說過,我很高興自己當初選擇唸了哲學所(所以萬一有人看了我的部落格後休學不唸了不是我的錯)。
我衷心希望自己能跟《自由生活》裡的主角一樣,即使不想成為什麼偉大的作者,但總能分享其他偉大的心靈。
既然聽說有不少學弟妹會看這個部落格,針對這篇文章所提到的「畢業後就拋棄哲學」,我這老生倒有一些常談和建議。
即使你不打算再繼續唸博士了,大家在寫論文時,除了把騙到文憑畢業當成目標外,最好也順便留點後路,
找資料的時候留心看看是否有一些不見得直接相關但有趣的資料,這些是非常珍貴的資產,因為等到畢業後你就沒有心思找了。
畢業後不論是當了兵、上了班,當你進入比較穩定的狀態後,可以開始回頭看這些資料,這會讓成功讀下去的機率大一些,
一來是因為這跟你的論文相關,因此就算兩三年不碰哲學後也還是不會覺得太陌生,而且因為挑的時候已經有些想法了,
所以閱讀時比較不會覺得拉雜沒章法,萬一讀出點滋味來,還可以繼續延伸閱讀該領域的其他書籍或文章。
只是這樣也有風險,萬一讀著讀出了失心瘋,又想回到學校去找尋純粹智性的環境,也許對賺錢和家庭來說反倒是極大的危害。

我又開始胡言亂語了,讀哲學、愛智慧怎麼會對工作和家庭有妨害呢?蔑矣加矣,這等瘋話,當然不是清大哲學所教給我的。

16 則留言:

  1. 我建議你還是不要回去參加那個所友會好了,免得被砍

    回覆刪除
    回覆
    1. 已經有人在講清大哲學所近幾年招生不順是wenson的部落格造成..

      刪除
    2. 怎麼可能?我.....我真的沒有那麼有影響力!
      看來閣下是行內人喔,我之前都不知道招生順不順,嗯,好吧,我以後還是少說實話好了。

      刪除
    3. 你可能得多推廣「偉大的傅教授」的事蹟,來宣揚哲學帶來的好處(誤

      刪除
  2. 我只注意到
    原來除了志僑學長
    我們還有個wenson學長

    不只一個傳奇
    我們有兩個傳奇
    與有榮焉......

    回覆刪除
    回覆
    1. 原來我的胡說八道都是被你們帶壞的~~居然拿我跟偉大的志僑學長相比。
      我只是剛好碰到部落格的讀者,他們可沒有留言寫「給最親愛的Wenson學長,最難忘你的%$#....、最喜歡你的&%$@....。親愛的小XX留。」要說傳奇,我身材方面的變化才比較了不起吧!

      刪除
  3. 那哲學適合選修嗎...
    看到w大的話之後有點疑惑QQ
    自己是對哲學有興趣
    但就怕會出現像剛剛講的情形出現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選修不太會有我講的問題出現,因為很少會有選修的人進入像要寫論文那樣持續而專著的現象。既然沒有那麼投入,何來我所提的荒廢?

      刪除
    2. 也就是說既然沒開始所以沒結束囉?XD
      不過哲學就現在的社會來講真的是報酬率極低的科系...
      看來還是乖乖選修好XD

      刪除
  4. >一般人的自我感覺良好通常只有兩種結局,一種是從此自覺滿足,不再進步,如此一來因為碰不到真正的挑戰,所以>便可以繼續自我感覺良好下去,我覺得網路上這樣的人蠻多的,不少人還自封大師

    這是在說無所不知的彭大師嗎?(誤

    回覆刪除
  5. 請問版主看過Julian Baggini的書嗎,他的著作和整合的哲學還滿容易懂,與日常生活有所互動

    回覆刪除
  6. 看完w大的分享,還是有些疑惑。所以不管再過多少年,還是很難改變現況的嗎?
    那小妹還是黯然放棄的好?但目前台灣缺乏的不就是哲學教育?
    想讀哲學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自從知道社會對哲學的態度後,努力想轉移目標,要自己不要多想,可是這陣子又很想重拾開哲學咖啡廳或教授年輕學子哲學的夢來改變現況...
    似乎如果是這樣的話,讀哲學不一定要讀哲學系 ... 仍在困惑的高三生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哲學不現實,不實用,甚至有很多不有趣的地方(很少人會一邊解邏輯題目一邊覺得好好玩的),這些都是不會變的。即使是哲學思辨遠比我們普及的歐美國家,哲學仍然是小眾之學,所差者在於大眾對於哲學的態度,比較尊重,也比較理解。一進社會,不要說哲學了,有多少人有功夫好好看幾本書的?在這種條件都無法滿足的現況下,真哲學怎麼可能在社會上普及?

      我比較好奇的是你才高三,為什麼已經「想讀哲學多年」,而且看起來似乎目標很確定,就是想改變世道人心。這樣說吧,也許你現在最該權衡的不是這個社會對哲學的態度,而是學院裡頭的哲學到底在做什麼,尤其如果你對哲學的了解多是來自於這幾年網路上流行的「新聞話題思辨」的話,那麼學院裡教的哲學可能離你的想像非常遠,及早認清實況才不會等到入學後追悔不已。

      最後,哲學咖啡廳...這夢已經很多人做很多年了,不是不可能,但是真的好難好難,尤其現在滿坑滿谷滿大街的咖啡廳林立,在你賣出什麼哲學之前,先想想怎麼賣出咖啡,繳清店租才是正辦。

      刪除
    2. 謝謝你認真的回覆 。
      因為很難 ,所以才是夢想 ,你說的其實我之前也有想過 。
      關於多年這點 ,我沒說錯 ,還是我對多年的定義太短了 ?怎麼說呢 ?想像一個國小生看著社會課本附錄的蔣渭水的《臨床講義》想到的是現在缺少的到底是什麼 ?又有什麼可以改變 ?(知道缺乏不等於有辦法改善我知道 ,對於自己得到的答案也很詫異 ) ,只是在意識到臺灣環境不適合後 (不僅是社會觀感 ,還有風氣), 曾試著讓自己放棄,走別條路 。
      關於課程 ,之前有去查過,雖然並不是每一個課程都非常感興趣 ,但學習不就是在你還沒去學之前先不要妄想定論 ?縱使最後沒有真的專精於這一塊 ,可能還是會用選修的方式。
      至於我是不是因為看了最近的那些話題才覺得感興趣 ,我可以說並不是 (在那之前就已經從書本接觸過了 ),而是看到那些後 ,才有那麼一點覺得社會似乎有在改變什麼了 ,才會想知道 ,究竟值不值得我再來走這條路 ,還是是我想多了 ,社會氛圍並沒有變多少 。又或者不是以哲學系學生的身份 ,而是純粹的哲學探索者的身份繼續做自己想做的事,畢竟 ,沒人規定有興趣就一定要讀哲學系 。
      是真的不實用 。可是我不喜歡社會這種以實用或者用利益來計量來評斷一個學科的價值觀 ,這樣似乎太功利 ,也太把一個人侷限了 。

      刪除
    3. 改變社會要先有影響力,否則沒有人會想看你寫的東西,說的話。而讀哲學系所對於成為有影響力的人沒有甚麼幫助。讀書之後沒有因此找到比較好賺或比較體面的工作此事,並沒有像一般人想的那麼不嚴重..,你有辦法接受讀哲學學士或碩士之後當餐廳服務生,然後四十歲之後被嫌太老而只好轉當清潔工?當房仲挨家挨戶問有沒有房子要給自己賣,賣保險結果被親朋好友當瘟神?還是在偏鄉當約聘教師,一年一聘,不知道明年會跑去哪,甚至不知道明年找不找得到工作?以上都是實際發生的案例。或是你家如同權貴般有錢所以甚麼都不怕?那我會非常鼓勵你為了學術[獻身](devotion)。

      刪除
    4. " 哲學不現實,不實用 " ,但是哲學不是有百學之母此一說嗎? " 甚至有很多不有趣的地方(很少人會一邊解邏輯題目一邊覺得好好玩的)" 那Wenson當初為什麼會念哲研?

      刪除

1.請不要對我用敬語,例如「您」、「Sie」等等。
2.我尊重任何言論,但請諸位至少留個代稱,否則回覆時很不方便。
3.有時候留言會被系統誤判為垃圾廣告而封鎖,我會定期去檢查。